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达夙愿 (第2/2页)
杨大家来雕刻; 据说,辛翁隋尊是同一个人,这一点白马寺已出面证实; 据说,辛翁隋尊神秘至极。至今尚未露真人真面; 据说,若没有临摹这一诗一词,都不好意思以读书人自居; 据说,好事者已满城搜索辛翁隋尊其人; 据说,多个以才貌并举著称的美女纷纷向辛翁隋尊发出爱的宣言; 据说,百里大学士、梅大学士、钟山长等表示。欲与辛翁隋尊同辈相交; 据说…… …… 总之,辛翁、隋尊彻底红了,只要他想,立马就可以平步青云; 若你是,恭喜你,从此踏上金光大道! 也有一两个心思活泛行事龌龊的,听说真人一直未露面,居然跑到白马寺以辛翁隋尊自居…… 结果自然是被揭了底,老脸丢尽,绝了求仕前途…… 原来。人家留了暗号的! 有心愿托付给白马寺,你是不是,一问便知。 而这心愿,除了当评委的几位,没人知晓。 这下,没人再去冒名顶替了…… 几位评委大人愤而谴之。心术不正,不配为读书人,已提请朝延,有功名的,革除功名,无功名的,不允参加应试。 总之一句话,这两三个人,就此绝了前程,终生不能再举仕为官。 名单一出。水无痕就早早得知,前往白马寺,拜读之后自叹弗如…… 不知,是不是夫人做的? 看字,不是熟悉的…… 及至看到“愿见青玉案锦囊”几个小字时。心神一震: 锦囊? 锦囊! 莫非…… 可是,亦会有其他人心愿不好明示,以锦囊装之的…… 不知…… 心头一热一凉,惊喜莫测。 次日又至——是与不是,往生殿中自会有分晓。 第三日再去。 第四日又往。 人人以为寻常——这些日子,但凡识文断字的,哪个没跑几趟白马寺? 至于他每回都要在寺中转悠转悠,这是虔诚的表现——哪能只盯着诗壁不拜神佛? 及至第六日,在往生殿里,他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 新制的黑色紫檀牌位,金粉涂得晶亮夺目…… 是顾公之牌位! 三个崭新的牌位!上书顾公之位,下接生卒日期…… 正是他心心念念朝思暮想求而不得的! 泪水猛地冲出眼眶! 是她!是她! 辛翁、隋尊,是她…… 水无痕双目蕴泪,止无可止! 双膝一软,跪倒堂前。 世界在这一刻静止…… 祖父! 父亲! 叔父! 不孝儿孙泣上! 愿佛祖庇护,魂归魄回,早日超脱! 心情激荡,连连叩拜。 这一刻,想大哭想大笑,祖父!父亲!叔父! 您们在吗? 看得到,听得到吗! 不孝孙苟且存世,cao贱业,令先祖蒙羞,待有一日顾门香火有续,儿自会前往地府请罪认罚! 再回头看诗壁凉亭,百感交集。 夫人身怀奇才,其行其言,淡泊低调,此番破例出手相帮,不知会不会给她带来麻烦? 仔细回想事情经过,知情者不少。 不过,见到他取锦囊,目睹夫人做诗的,也就几个。 护卫们不知诗作内容; 嬷嬷和丫鬟是夫人身边人,想来可靠; 唯三福一个知情人…… 三福是侯爷的心腹,那侯爷? 他要不要先向侯爷说明? 可是,他又该如何说呢? 难道要把这父祖牌位之事讲出来? 他不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这就是他深埋心底的机密。 能与她分享。 却,不愿也不能与侯爷分享。 他应该怎么做? 还是,什么也不做,一切由她做主? 分隔线 外面如此热闹,始作俑者却压根不知道自己做了件大事,成了焦点人物。 直到这一日,与永安侯闲聊时,说起京城的热闹事: “……今年白马寺诗会出了两首杰作,连皇帝舅舅都惊动了,夸这辛翁隋尊有才华。” 什么?什……么! 辛翁……隋尊?! 没等锦言反应过来,任昆从袖袋中掏了张纸出来:“喏,我也抄了份给你,怎么样,比你的中秋月不遑多让……” 不会吧? 入选不意外,就冲着头名去的! 可是,这皇帝舅舅都惊动了,是什么意思? 皇帝不是病了,还有这份闲情逸志? 接过来一瞅……果然! 难道,火候没把握好,风头出大了? 惨了!惨了! 任昆见锦言面色怪异,不由纳闷: 这是怎么了?脸色这般怪? 自己就说了句比中秋月不遑多让,这就生气了?不可能啊,她不是这般小气的! 那,所谓何来? 忽然一个念头窜到脑中: 不会是? …… ps: 文中关于释义的部分文字节摘、整理自着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对此词的赏析要点,特此注明。 谢谢书友寻找于晴的打赏、我爱晖晖仔的粉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