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玉堂春暖绘牡丹 (第2/2页)
舌当着长公主的面儿讲。 “事情要慢慢来……” 永安侯很看得开,现在这种情形对照以前,简直好上数倍! “你今日又去看花了?” 他可是听说,自打这株御衣黄结了花苞,锦言每天都要去看上一次,每次还带上纸笔对着花涂涂抹抹,画上好一会儿。 知她是爱花人,可没见对哪种花如何偏爱,何时她也犹爱牡丹了? “嗯。” 对永安侯有此问毫不意外,在这府里。若他想知道,就没有能瞒得了的事。 她光明正大看看花,没什么可瞒的。 “怎么忽然喜爱至此?” 任昆很好奇。 理由也光明正大:“……是清微啦,她对号称花王的牡丹极有兴趣。曾戏称若有生之年得见八大名种,此生无撼。” 想起清微,心头就是满满的暖,她含笑。语调轻扬:“侯爷知道,东阳是不长牡丹的,清微也未曾出过东阳地界,正好咱们府上的御衣黄就是她说的名种之一,所以,我就画下来,到时候给她看画,与亲眼看到的也差不多。” 竟为这个? 真是小孩子心理…… 永安侯想着,心尖却犯了点小酸。什么样的好朋友。竟用心至此? 取她的画作来看。 …… 为了让清微能看到花朵开放的过程。锦言是从小花苞开始画的。 象绘制自然花卉图谱似的,从构图、大小比例等,无不精准。 按她的心意。画写实的彩铅画是最好,可没有彩笔。 于是。每两天画一幅静物素描。 计划是选花苞欲放与花朵盛开时,画两张彩画,这样既见证花朵形成的整个过程,又不错过色彩的心动。 花苞还裹得紧,目前画的都是用炭笔绘的非彩色稿。 永安侯看得瞠目结舌: 这是……! 画了些什么? …… 画了些什么?牡丹啊! 锦言有点挂不住。 画得多好啊!她边画边得意自己画技有提升呢,这人,居然看不出画的是什么! 牡丹?! 永安侯仔细端详:这画得……牡丹啊? 哪有这样画牡丹的,不像—— 其实也不是不象,一时之间找不到更准确的词,顺手捡了“不像”这个词。 不像! 锦言脸上的笑快撑不住了——怎么会不像? 什么眼神? 故意的吧? 只听说看不懂写意,没听说看不明白静物素描的! 素描是什么? 老师当年讲过的名词解释她还背得过呢: 素描是一门关于认识和表现形的学问,是指导表达造型艺术的一种最基本的、辩证的、逻辑严密的思维方式,是一门独立的造型艺术。 说她画的素描看不懂——你还能更狠吗!? 她这是画,能入科学图谱的好不好? 任昆虽不知她的心思,看神情,知道这位不悦了,忙笑着解释:“形状还是对的,我的意思是……噢,植株的颜色不对……” 这是炭笔素描! 这些是不上色的!老大您会不会看画啊,连白描都不知道? 只顾郁闷的锦言没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是因为永安侯的评价—— 什么时候,她居然会因任昆的言行举止受影响,生出好强争胜之心? 闷闷道:“……自然比不得侯爷技法高超!不然,您也挥毫泼墨让我等开开眼界?” 原来,她也会生气啊! 那明明气鼓鼓却又尽量掩饰的小脸太可爱了,永安侯发现新玩具般开心。 “好!” 谁让自己不会说话,惹了小丫头呢。 听他答得爽快,锦言反倒一愣,她只是激愤之下的自然反击,没指望任昆真能答应。 话说,古人作画不都十分讲究心情的?创作的灵感来了,才动手? 不象画素描,站石膏像前面,再没感觉,照着样子也能画个七七八八。 任昆也不矫情,自起身去书案上铺了张纸,取了枝笔,扭头对锦言笑笑:“坐好别动,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本侯的人比花娇。” 噫? 要拿她当模特? 他还会画人物? 心下疑惑。 传言永安侯文武全才,至于这才的标准就不确定了。 反正她入长公府两年,听说日日晨间拳不离手,风雨无阻,但未曾亲眼所见。 文才么? 任昆的字写得大气磅礴极有风骨,算是有才? 思维清晰洞察力强,想来做策论应该是把好手,至于吟诗词做对啥的,一概不得知。 这哥们回回来这儿,喝茶吃点心、下棋闲聊天,读书也多选杂记史书,鲜少见他看诗赋,没见有什么才子行为露峥嵘…… 倒是听说水无痕诗琴画样样称绝,莫非近朱者赤,这位私下里受了不少的熏陶,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 且,视目以待。 ps: 摘自清代蔡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