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并进( 6000+) (第3/3页)
,朝宛宜福了福身子。“福晋,爷在您昨夜睡下后是**未睡呢。” 宛宜楞了一下。 若是苏培盛不说,她还真的看不出来。 “四爷怎么想的?” “爷,爷担心九格格呢。” 宛宜蹙眉。 “四福晋,不如就屋里坐一会儿。”梁九功笑眯眯地说道。 宛宜想了一下,点头笑道:“许久未见梁公公了,近来可好? “奴才伺候万岁爷,平日做事也是方便。”他得康熙重视,宫里的人也都看他几分面子,梁九功的日子自然是好过。“对了……”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梁九功双手呈到宛宜面前。 宛宜没有接。 “这是奴才欠好好格格的。” “好好?她做什么了?”一个话都不会说的孩子和梁九功能有什么关联?宛宜压根就想不出来。 “这事奴才知道。”苏培盛之前和梁九功有聊了几句,也是交换一种信息,当然更多的是苏培盛向梁九功习。 有关这件事情也听梁九功提了几句,若是其他的话,苏培盛也不会说话了,毕竟他是四阿哥的人,就算梁九功是伺候万岁爷的,可若不是万岁爷点头,随意接东西,也等于私相授受。 这种罪名可大可小,较真的话,兴许还会影响到四福晋的身份。 宛宜道:“你说。”顿了一顿把荷包接了过来,暗中按了一下,硬邦邦的,一粒一粒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有一回梁公公受万岁爷的派遣来宁寿宫里看望三位小主子。”其实这件事情还是宛宜在金坛县的时候。 她是屁股拍拍就跑去找四阿哥了。 三个孩子虽不放心但康熙已经说出口了,也就留在太后的宫里。只是康熙这边,人一走,他把孩子往宁寿宫里一丢,就放心了,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了。于是一连小半个月压根就没有想起宁寿宫里还有三个孙子孙女。 就是太后这边,也是不清楚康熙的态度,虽是喜欢好好他们,也总是在康熙来的时候让奶嬷嬷把孩子带走。 直到时间久了,难免就被康熙去请安的时候撞见一次。那个时候太后正在逗容易暴躁发脾气的好好。 康熙本来随意看一眼,只是不知道怎么地,突然就想起了小时候的胤禛,也就过去然后……母子二人一起逗小孩。 结果当然是好好嚎啕大哭了。 当皇上和当太后的一下子就僵住了,也算是心里有小小的心虚吧。殿内的气氛一时就有些尴尬了,最重要的是没人接话。 下人们都吓傻了。 梁九功就在这时跪地,他把好好的哭揽在自己身上,说是自己的刚才挤眉弄眼吓坏了孩子。 别说这事是真是假。 康熙顺着台阶下了,假意给了梁九功一个惩罚,让他把好好哄住。美其名曰谁弄哭的谁负责让他不哭。 这可把梁九功愁坏了,他是个阉人,这一辈子就注定不可能有子嗣。以前伺候万岁爷的时候,是见过几个奶娃娃的皇子,可这根本不用他上手。地位高一点的例如四大妃、贵妃她们生的,身边跟着成群伺候的人。地位低的,梁九功也根本没必要去赔笑脸,横竖不是有宫人在嘛。 虽说他这态度是看碟下菜,太现实一点了。但梁九功是什么身份,他每天做最多的事情就是在心里揣摩皇帝的心思和想法,哪有其他多余的时间来浪费。 好好一被送到他怀里,梁九功就僵住了。他原本是跪着的,一下子就站也不是起也不是,双手还不敢动。 康熙非常无良,看好好一到梁九功怀里不哭了,秉着不偏心其中一个的想法去逗弄暖暖和坏坏了。 这两个孩子乖,康熙就放心了,一放心就继续逗弄了,也不知道那天怎么来的心情。反正梁九功只能苦着脸小心翼翼地把好好包好,琢磨半天想到有小太监孝敬来的吃食,他一手把好好搂住,一手摸出一个荷包。 只是一打开是空的,后知后觉的梁九功想起,好像里面的梅子被他无所事事的时候给吃光了。 但好在,好好总算是不哭了。 梁九功这也算是大功告成。 本来这件事情也就算是过去了,只是不知道他怎么得又想起来了。 宛宜听罢后拿着手中的荷包哭笑不得,半晌后向梁九功道谢。至于好好这个时候根本吃不了梅子的事情,她还是选择不说了。 毕竟是梁九功的好意。 宛宜打开看了一眼,拿了一颗含在嘴里,朝梁九功笑道:“难怪惦记这么久,这梅子的确好吃。” “这是御膳房的一个老人独家秘制的,奴才也是前阵子才知道。福晋若是喜欢,只管让人去说一声。” 宛宜笑着说是,随手把荷包往怀里一装。 宛宜去了旁边的空屋子,喝了一盏茶后,四阿哥才被苏培盛带了过来。梁九功此时也回到康熙身边了。 康熙从宁寿宫走了出来,脚步一顿,往宫中藏书的宫殿走去。 “万岁爷。”梁九功小跑跟上。 “去把顾八代和……裕亲王叫进宫里来。” 梁九功应声,停下脚步,看到康熙远去,另有二等太监追了过去后,才转身打算去让人情两位王爷和大人进宫。 “皇兄?”裕亲王眯了眯眼睛,心想莫非是曹家的事情。难道皇兄终于打算对曹家下刀了? 也好,不用他准备一番话想去说服了。 想起曹家的所为,裕亲王冷哼一声。这曹家的气派都快赶上宗室了,他一个亲王都没敢随意草菅人命。 这曹家好生大胆。 裕亲王是立足对曹家下旨惩罚的,这一次的事情他是非常欣赏四阿哥。就是以前喜欢的八阿哥,都要靠边站。 他固然喜欢八阿哥,可皇室的威严不容侵犯。 今日有一个曹家,保不齐明日还有其他家族。一个皇帝的养成从小到大身边有多少伺候的人。 有时候不需要皇帝重赏,也会有人拿着鸡毛当令箭。 这一次必须杀鸡儆猴。 裕亲王翻出早就写好的折子塞到袖子里就上了马车往宫里去,在门口的时候与顾八代碰面。r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