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鸿雁 (1万,我好骄傲) (第2/4页)
十阿哥心里撇嘴,四哥这话真让人扫兴。不过他第一次有这么正式的差事,虽说是个副手,可他知道跟着四哥绝对不会是那种被高高架起来没有事情做的。这其实才是他喜欢的,他就是喜欢四哥这脾性。 当然还有一点是,正好躲在暖阁里偷听了那么一点小“秘密”的十阿哥决定自己还是稍微让一让四哥,不要和他计较。他暂时做个好弟弟算了,谁叫他这个好弟弟知道了哥哥的糗事呢。 “四哥,我知道了。就喝三杯,嫂子说了是梨花白,不醉人的。”十阿哥说完还朝宛宜笑了笑,他可是佩服极了这四嫂。 同样没想到四嫂竟然可以这么“不要脸”。 不是贬义的,就是……就是,十阿哥心里琢磨了半天也没能很好的形容,反正发生同样的事情,他敢打赌兄弟中没有一个人的福晋会敢说四嫂刚才说的那话。毕竟一般的嫡福晋都是被教导过贤惠端庄,这另一个名词就是古板,还有刻板教条。 十阿哥的乖巧让四阿哥惊讶,同时脸色好看了一些,点了点头。“府里还有一些好酒,你若喜欢,从塞外回来的时候,让你嫂子送给你。” 虽然没有直接说,但十阿哥奇迹般地听出了花外音,这话的前提条件一定要他跟现在同样乖巧,不给惹麻烦。 别说十阿哥还真没想惹麻烦,但是麻烦找上他的话,他也是不管的。不过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当着四阿哥的面,是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 看他们两兄弟喝上了,宛宜就告退离开,理由也是现成的。“我再去看看,别丢落了什么。” 离了正堂,宛宜悄悄去了暖阁。 榆嬷嬷迎了出来,脸上带了如释负重的笑。 “我还真怕外头闹起来呢。” “那是爷体谅。”说那些话的时候,宛宜自己也知道这是在挑战四阿哥这个皇权主义、大男人主义的脸面。 好在这几年的徐徐图之,的确有一些成果见效。 这让她对未来的把握更有信心,历史因为自己的扇动发生变化没关系,反正她来到这个时代,终生研究的目标唯有四阿哥一人。 她要研究透了他,或许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 但只要有见效,那就足够了。 榆嬷嬷请了宛宜进去。 宛宜先去看了看三个孩子。 这才发现屋子里面竖立起了屏风,原本靠在墙壁的十二扇的山水屏风被搬了出来,正以一种半圆的包围形态包住了靠窗的大坑。 “外面的声音大了一些,小主子们容易受惊。十阿哥的心真好,这还是他帮着一起摆正好的。”要不然这边听到外头的动静,外头也能听到里头的动静。知道可能被暖阁的人听到是一回事,可若是暖阁里面的人发出声音,四阿哥就算不怒也必须怒了。 无关其他,不过面子而已。 这山水屏风图,是四阿哥从库房里扒拉出来的,送到暖阁后就一直没怎么用上。刚开始是夏天,巴不得屋子里空旷凉爽了,就搁在旁边。后来是伺候的人多,进进出出的,放着这么大的一个屏风有些妨碍。 可这又是四阿哥的心意,宛宜就让人放着,一直也没有拿回去。 不想今日终于是派上用场了。 整个大坑都被包住。 宛宜过去的时候,榆嬷嬷用力才拉开一道勉强让人通过去的空隙。 三位奶嬷嬷们正诚惶诚恐地坐在坑边,一看到宛宜就站了起来。 宛宜抬手,拦下了她们的请安,探头往坑上看,三个孩子睡得正香甜呢,当然好好的睡姿是一如既往的奇葩。 也一如既往的表现了她的霸气。 别人都是规规矩矩的,小手搁在两边。就好好四肢大开,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的发育似乎总比坏坏和暖暖快了一些。 难道搁肚子里的时候,所有好的养分都被好好给抢走了? 宛宜有些忧伤了。 从小看到大,这话她是不全信的,可一放到自己的儿女身上,就很容易不自觉地开始担心这担心那。 她的女儿会不会太霸气了。 本来就不好嫁了,难道以后招婿?还是养个小夫郎,来玩个养成游戏? 一旦这种想法滋生后,宛宜就越想越觉得可行。 要不是心里还有点理智,已然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刻出去喝四阿哥共同探讨研究一下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比如康熙是否应允? 比如小夫郎的人选要怎么挑,有几道人选?比如抢了人家的儿子当童养夫,会不会不太妥当。 毕竟谁也不想孩子不在眼前不是? 正想着,榆嬷嬷在屏风外小声喊道:“福晋。” 宛宜回过神笑了笑,轻轻甩头,把脑海里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暂时给甩走。低声嘱咐了奶嬷嬷们几句话,这才出了屏风外。 顾忌着孩子们还在睡觉。 两个人走到门边,压低了声音说话。 “……在屋子里也不知道宋格格来了,只后来十阿哥突然进来了说是看小主子们。奴婢就想着出去泡茶。”怎么说是十阿哥也该好好招待,榆嬷嬷是非常有意识地给四阿哥和四福晋拉拢人。只是她这才去了门边,就听到四阿哥一声喊叫:“滚。” 当时的好好他们正在睡梦中,被这么一叫,小眉头都皱起来了,眼看快哭了,还是奶嬷嬷们眼疾手快一人去抱了一个。随机又听到了外头忽高忽低的声音,显然四阿哥是想要压下声音,可有因为愤怒忍不住大了嗓门。 “十爷扫到屏风就来帮忙了。”说到这,榆嬷嬷脸上带了笑。“十爷力气大,奴婢就是出了一点小力。屏风抬过来,试了一试,传来的声音就没这么大了。外面的声音也小了一点,站在门边的时候才能听到宋格格的哭声。” “那到底是什么事?”宛宜之所以刚才在堂屋的时候没问,是怕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问了什么会不会被迁怒。 “还不是她想得**。”榆嬷嬷撇嘴,不高兴地说道:“爷这是去办差又不是去游玩。就是去游玩,爷身边跟什么人,也是福晋您的吩咐。宋格格不来求福晋,直接去找上爷,期间……” “期间什么?”宛宜看榆嬷嬷不说话了,忍不住跟着一问。 “就是福晋上一次去江南的事情。”宋格格说四阿哥上一次去江南不也是差事,还不是和福晋在江南一呆就一个月。 说白了,这蠢女人压根不信四阿哥是真的失踪了。 毕竟身边只带了一、两个人和单枪匹马没什么区别,却能从包围圈中逃出来,宋氏就以为是假的。 这种事情历来也不是没有,许多事情都是有夸大的。比如某某人只能举千斤石,就会被说成可以举起一座山。又比如说某某人的肚子好似无底洞,不过是比寻常人能吃一些,却也是被夸张成可以一气吃了上百人的饭量。 只是…… “她怎么会这么想?”宛宜觉得实在好笑,四阿哥这人让他夸大一点不是没有。这种政治意思他还是有的,可最多也只是把能吃一碗饭说成十碗,而别人则是一桶饭。这就是里面的差距了。 再者事与事之间也有不同。 金坛县一事,归根结底涉及到了曹家。康熙**爱曹家是有目共睹的,而四阿哥是要搬到曹家,那么在这个基础上他就不可能夸大事实,更必须要实事求是。 情况也的确如此。 正因为四阿哥实事求是到,康熙问了许多人之后都知道这个老四说的是事实才更无奈,从而曹家也让他暗生不悦。 朕这般器重你,对你好。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