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后生存录_第一百五十四章 拥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 拥抱 (第3/4页)

时候,你们可都是遭过罪的。”

    宛宜深有同感:“可不是,当时的汗跟雨水都能比拼了。还是皇玛嬷慈悲,允了日期提前。”

    太后闻言大笑:“也是哀家怕热,早一点举行大挑,也不用顶着烈日去观察那些秀女门了。”

    宛宜只是笑。

    太子妃确定了时间,心里估摸着算了一算,打算下去准备。

    太后这边有消息的话,肯定是康熙那边知道了的。这样一来,大概等御玺重新开封的时候,这个消息也会公布出去。

    不过有了公主府的那件事情,可能要缓一缓,也就是说到时候会更加忙乱。太子妃作为太子爷在后/宫的代表,不得不考虑更多。

    务必要让事情井井有条,不会乱成一团。

    相比之下,宛宜这个四福晋就轻松许多了。就算她现在没有怀孕,太子妃要找她帮忙也得思考一二。

    毕竟三个孩子,那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太子妃也不愿意落一个苛待妯娌的名声。

    太子妃走后,宛宜就老老实实地说了昨天的事情。

    太后不由笑道:“你这是到哀家这里找帮手的吧。”

    宛宜讨好地一笑。

    太后摇头:“德妃到底是你婆婆,她又怎么会害你呢。这事,等她来的时候,哀家就提议提,况且也无关你什么事情。”

    本来她也没有太在意德妃,只是宫里的娘娘这么多,保不齐日后提起呢?宛宜还不如自投罗网,先说了这件事情。

    把可能的危险最小化,这是宛宜住在阿哥所里所学到的。

    有了太后的应肯,宛宜的心情就好了很多,她也不离开,一直等着,没多时德妃等人就到了。

    等德妃走了,她也跟着离开。

    婆媳二人到了永和宫。

    宛宜殷勤地站在一边端茶倒水。

    德妃挑了眼帘子:“事情本宫已经听太后说了,此事也怪不到你头上去。李氏这人……”德妃轻哼一声。

    她当然知道宛宜的目的。

    四爷府的一些事情,只要发生在众人眼皮子底下的就没可能瞒得住德妃。别忘记太后身边的那位陈嬷嬷可是永和宫的人呢。

    只是这大过年的,德妃不愿坏了自己的心情。

    大年三十,因为没有皇后,康熙都是一人住着的。可初一就不同了,所有宫妃们都在争夺这个机会。

    无关侍寝与否,这是一种风向。

    宛宜陪了一会儿,就听到梁九功让小太监过来通知永和宫这边准备。

    德妃脸上一喜。

    宛宜作为儿媳妇,不好恭喜,只是笑道:“额娘这边等一下说不得有客至,儿媳就不再这里碍手碍脚添乱了。”

    “回去吧。”德妃点点头。

    宛宜还没有离开,就听到背后的德妃已经叫人去把十四阿哥叫来。“让他赶紧过来,陪万岁爷用膳。”

    德妃果真是个聪明的人。

    大过年的,不以色待人,反而让康熙感受一家团乐的氛围。

    只可惜,若是那一家人里面有四阿哥的话。

    宛宜作为四福晋才会真正的高兴。

    从宫里面出来,往宫门口去。

    远远地就看到那个男子定定地站在那里,如松柏挺拔。

    就像在雪夜中的导航灯,看见了他,人也安心了。

    宛宜情不自禁地小跑了过去。

    还未近前,四阿哥已经皱眉低斥:“蛮蛮撞撞的,还不停下。”边说边伸手把人一扶,等对方站稳了又松开。

    宛宜讨好地笑了笑。

    上了马车后,谁也没有问对方在宫里的事情。

    只是等马车在四爷府停下来的时候,四阿哥道:“爷去前院。”

    宛宜理解地点头:“戴先生初来府里,爷也应该去看看,还有爷不在的时候,王先生也帮了我许多。”

    “我会带王先生去见戴先生。”四阿哥知道宛宜的意思。

    宛宜轻笑:“还不如我让人送一桌酒菜去,爷再把戴先生介绍给其他人。”虽说看四阿哥的意思,现在在他心里面,最为得用的肯定是戴铎。

    只是王坤和其他幕僚们多年来一直在四爷府效劳,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帮忙到。若是这戴先生一到,就让其他人以低人一等的身份去拜见戴铎,不说戴铎日后怕是麻烦不断,恐有人找茬。就是其他人心里也大概不舒服。

    虽说四阿哥应该会想到。

    宛宜还是忍不住提醒一下。

    毕竟,他们是夫妻。

    回到正院后,宛宜靠在椅背上。

    兰杏搓了搓手,说道:“奴婢给福晋揉捏一下吧。”

    宛宜点头:“你不说我都忘记了,我这肩膀每一次进宫回来后都跟个硬石头一样。”

    兰杏不敢接话,只是等手暖和了,就按着福晋的肩膀。

    宛宜舒服地阖上眼睛。

    红日见状就挥退其他人,示意兰杏继续。

    屋子里安安静静地,只有角落的香炉袅袅生烟。

    宛宜昏昏沉沉地不知道多久,听到有人走近,低声说道:“福晋,乌拉纳喇府送了信过来了。”

    信?

    宛宜睁开眼睛,把信接了过来,边撕开信口边问道:“来人可是说海青回来了?”

    太子一时觉得四阿哥好了,又想起将才他来的时候,自己的态度又那么一点不妥当。要不要补偿?

    自以为是好哥哥的太子直接大开方便之门,虽说他只是个储君,可作为一个被皇帝偏心宠爱的储君,这一点小权利还是有的。何况这一次的事情,太子先前不知,康熙扔给他挂了个名号。

    太子要给点方便,说出去也是名正言顺,合情合理的事情。

    太子做事,康熙默许。

    在四阿哥还不知道的时候,底下的官员已经开始动起来了。是什么事情?一群人就像闻到线索,先是摸到了乾清宫,后是毓庆宫,对比一下时间,很快圈出了几个人。康熙?谁敢去问?

    十阿哥?那个倒是可以,不过这位皇子住在皇宫里,就是想问点什么也不容易。十阿哥性子太憨,可套话的时候,很容易被代跑了。钮祜禄家族里的人倒是可以找上十阿哥,旁敲侧击什么的。

    因着是自家额娘的母族,十阿哥也不好真的一点都不说。不过,他倒是说了,就说了是个兵器。

    至于是什么模样的兵器,一想到现在成品就三根,舍不得拿出去,十阿哥偷偷地好不心虚地瞒了下来。那些人就是想逼问,也得掂量掂量身份。没见这位皇子就算额娘不在了,可照样是皇宫的小霸王。

    五格那边,不是没有人想找上去。

    同乌拉纳喇家有关系的,没那个脸。没有啥关系的,也不敢过去做被打脸的事情。

    至于太子河四阿哥那边更不用说了。

    可还有一个人啊。

    那就是费扬古。

    好你个费扬古,知道点事情,藏着掖着,还想不想打赢战争了。但凡那些人在军饷、兵器、粮草上动点手脚。

    费扬古就容易吃亏,干脆就没瞒着,好好解释了那把军刺的功效。然后先是兵部那群人震惊了,随后是工部那群人。

    有了解打战的情况,知道这军刺的确有人单纯只是高兴的人。也有因利益财帛动人心的人,打造一批武器,前前后后可是有不少程序。扣一点,就是一笔不小的钱财。

    然而那些人没高兴多久,太子已经放风声出去了。

    四阿哥主管,一切事情直接对太子负责,而太子直接上报给康熙,那些想插一脚的人顿时消停下来了。同时乌拉纳喇家的人果然再一次进入了朝堂的中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