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别有用心 (第1/2页)
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 今天是正月初六,还在年节其间,但独辟一处的后山清一斋中,却不见半点年节的气氛。 从初三接到莫致远死讯后,原本挂在院门口和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就已经取下了,贴在窗户上的剪huā也没了,甚至连小厨房里的灶也是凉凉的,没个热络的感觉。 将苏绣锦袍束之高阁,瑾言一大早起来就换上了布衣素服,外罩一件青绿底儿绣淡黄落英的坎肩,配上一条月白的素sè襦裙,头上用沉香木的簪子绾了发,只在侧鬓别了一朵指甲盖儿大小的白sè绒huā,周身上下看起来干干净净,轻轻柔弱,也一眼能看出她在戴孝。 许婆子是懂事儿的,知道出嫁的女子在夫家戴孝有违礼制,可南家毕竟已经没了老的,只剩当朝皇后一个嫡姐,算不得长辈,所以她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过问莫瑾言的打扮。 用过早饭,瑾言就去了清一斋后面一间偏房,这里被辟出来做了小佛堂,供奉着一尊白玉水月观音,香案、木鱼、佛珠、蒲垫,一应俱全。 净手后,先为已逝的父亲上了一炷香,然后瑾言翻开,一边瞧着木鱼,一边手捏佛珠,诵念了一段经文。 前一世,十多年来的日子莫瑾言都是这样渡过的,所以做起来驾轻就熟。 虽然前世里自己是被迫清修,但每每诵念起经文,都令得莫瑾言心绪平缓,心神安宁。转生而来,这是她第一次重拾佛珠诵经,倒是有种淡淡的怀念,启chún间,经文流淌,逐渐闭眼,情绪也归于了恬然地空灵状态。 守在佛堂外的许婆子瞧着莫瑾言这样熟练,觉得有些蹊跷,看向绿萝,小声地问:“你家主子,以前曾修过佛么?” “奴婢也不知道。” 绿萝哪儿晓得这里头的门道,只摇了摇头:“奴婢跟在主子身边,算算也就几个月,之前的事儿婆婆您问我也没用。” 按下心头的疑huò,许婆子没再多说什么,只觉得跪在佛堂里头的莫瑾言有些不简单,十来岁的年纪,对礼佛的规矩一样不差,念起经来更是流畅而虔诚,一点儿没有年轻姑娘的轻浮感。 念诵了七遍经文之后,莫瑾言就收了佛珠,放下木鱼,从蒲垫上起来。 又对着上首的白玉水月观音拜了拜,瑾言这才转身走出了佛堂。许婆子和绿萝立刻迎了上来,一个为她系上披风,一个塞了手炉到她怀里,伺候地十分妥帖。 算起来,自己搬入清一斋,这还是第一次来到佛堂礼佛,瑾言出来之后并未立刻回到前院正房,只环顾四周,见院墙外松竹葱翠,角落处有一个小小的柴门落了栓,突然记起沈画之前所言。 按沈画说的,这清一斋后院下去,有一片地,土质肥沃,适合种植草药huā卉,让她脚伤好了可以去看看,若能种些带香的huā草,以后便可以自己制作香料,也能打发打发时间。 反正无事,瑾言没有犹豫,直接往后院的那扇柴门而去。 “夫人,您要去哪里?” 许婆子见方向不对,赶紧跟上:“这后院出去便是山地,虽然也属于侯府的产业,却是荒废的,除了松竹林子便没有其他景致。” “我不是要看什么景致。” 瑾言来到了门边,指了指门闩:“绿萝,把门打开。” 绿萝有些疑huò,看了看许婆子,歪着头道:“主子您要出去么?” “打开门,我看看后院是什么样子。” 耐着xìng子随口解释了,瑾言伸手催促了绿萝一下。 不敢违背主子的命令,绿萝虽然觉得按照许婆子所说这门后应该没什么好看的,可还是硬着头皮把满是灰尘的门闩给挑开了。 许是多年不曾开过这扇柴门,随着绿萝一推“吱嘎”直响,涩耳之极。 门一开,绿萝就先行探头出去瞧了瞧,然后回头道:“主子,门后有条碎石小路,不过已经被杂草所覆盖,走不得了。” “让我看看。” 示意绿萝侧身让行,莫瑾言走到了门边,不顾门上的灰积了厚厚的一层,伸手推开了些,然后一望。 果然,在密密匝匝的松竹林中间,以门边为起点,有一条被杂草所覆盖的小路,蜿蜒而去,不知重点在哪处。只不过杂草已经有了半人高,就这样是没法走人的。 “夫人若是想出去看看,奴婢让几个粗使婆子来除了草再说吧。” 杂草胡乱的生长着,有些已经枯死,偶尔一两声鸦鸣回dàng于松林之间,许婆子怕莫瑾言就这样贸然地闯出去,遂上前阻拦。 “劳烦许婆婆叫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