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中平元年 (第1/2页)
夕阳西下,渐渐有些凉意。 询问。 交谈。 官路旁,郭嘉望着远去的客商陷入了沉思。 “果真已过了一年有余,而如今已却是中平元年..” 十月前,一八四年年关。 灵帝与帝都昭告天下,令起年号,中平。 “而五月前,一唤做黄巾的教众起义..” 郭嘉喃喃。 向着洛阳方向走去间,回想之前那名客商所言.. “此事从中平三月讲起..”离去客商的话语,在他脑海中回响.. .. 中平三月.. “苍天已死,黄天当道!” 祭坛上,张角举杖向天。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台下,数万练气修士高吼应声。 头带黄巾,手持利器。 落步无声,远行百里。 “师傅,弟子马上就能完成您的嘱咐了..” 夜色下,张角望向第一座城池。 风起,雷动.. .. 城破,慌乱。 中平四月,灵帝得知后大怒。 “谁能镇压了这些叛军?” 无言,低头。 朝堂之上,众大臣因灵帝大怒而一片安静时。 “老臣倒有一人之选..” 一身着文士官服的老者,向着灵帝跪拜.. .. “圣上有令,命董卓镇压黄巾叛贼..” 中平四月末,朝廷指令降下。 凉州城内,董卓望向与府外走来的一名文士道:“朝廷派我去镇压黄巾,文和有何妙策,不妨说来?” “此行为祸。” 贾诩开口,望向因自己言语,而露出紧张之色的董卓解释道:“黄巾之中,多有练气之士,普通将士不是其对手..” 张角呼之雷法,黄巾众人力大无穷。 “那该如何?!” 听到贾诩之言,在想起黄巾当中称作黄巾力士的练气士,董卓心中一慌间,摊在了椅子上。 朝廷之令不可违,黄巾之军不可胜。 “此乃我董卓的死局!” 悲痛,董卓大呼间,猛然向着贾诩躬身拜道:“还请先生救我..” “主公言重。” 贾诩叹息,连忙扶起董卓间,腰间贴身的一块奇石却发出亮光。 温暖,却不冰。 “这是何物?”董卓无意看到间愣神时。 “凉为,无福无祸,暖为,祸事将至。” 贾诩喃喃,贴身附与董卓耳边道:“主公当败之,避之,方为上策..” .. 中平六月.. 董卓大军败,紧守凉州。 此时的黄巾,越发势大。 “还有何人可派?”灵帝恐慌。 “老臣愿为先锋。”朱儁与皇甫嵩等人相视一眼后,一同跪拜。 .. 七月.. 张角已成元婴修士,招手雷来,千军万马不能挡,已占大汉三州。 “张梁,张宝。” 祭坛之上,张角望着自己的二位兄弟道:“你二人已修成金丹,可使太平神书之上的术法为其百姓造福。” 太平要术之上,张宝修雨之术,张梁练唤电之法。 “且他们二人已结成金丹,如今已可施之雨露,解田地干旱,已保万民生计..”张角叹息,望向远处干旱的农田。 十三州,今年大旱。 河有干尸,路有死骨。 中平元年,苍天不降雨露,不仅黄巾范围内三州的百姓,为其生计,以多数入黄巾。 就连三州之外,也有许多百姓为求温饱赶来。 只因黄巾当中,张梁唤电凝云,张宝引云落水。 轰— 闷雷,落雨。 一座县城外,二人施法时,脸色郑重,已不见一年前的心躁。 “我等定不能负兄长所托..” 欢呼,祈祷。 二人离去时,望着农田里正在接雨水的百姓间,疲惫的脸上露出笑意.. “也不能让百姓失望..” .. 八月.. “黄巾之势太大,不可挡..” 溃败,逃往。 皇甫嵩离开了五州境内。 十万大军,如今只剩千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