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巡察结束 (第1/3页)
周澈正欲歇息的时候,忽然房间门响了,让孙信起身开门一看,来的人是杜泉。 此刻周澈困得要命,在听了是他来后,还是强撑着起来了,洗了把脸,请他进屋,问道:“椽部夤夜来,可是沈庄有事?”值得杜泉这么晚来打扰的,也只有沈家的事儿了。 杜泉说道:“卿前夜诛暴立威,沈氏族人早已丧胆,能有什么事儿?我今夜来,是为两件事。” “杜君请说。” “一件是我与张君、郭君离府出城前,府君有句交代,托我私下转告给卿。” 周澈心道:“何进还有口信?”打起精神,说道,“杜君请说,在下洗耳恭听。” “府君说:‘光武帝时,清河大姓赵纲为在所害,阳平令李章诈为宴请,手剑斩之,吏人遂安,此固良鹰,以吾之见,不若凤凰。夫威德者,须相济也,专任刑罚,民则不乐生;独任德惠,民则不畏死。闻君任职横路,救民水火,慨然有教化天下之志。再任乡长断狱,亦能从春秋之义,此实大佳。以吾之见,武健严酷,未若礼让化之;使民惧死,未若令民乐生。民惧死则刑多,民乐生则仁爱。周亚夫谓赵禹:虽无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即此是也。愿子思之’。” 周澈聚精会神地听完,明白了何进的意思。何进这是嫌他杀伐太重,劝他慎刑,要多行仁爱,颍川毕竟他才是太守,给他留点面子。 他肃容说道:“澈谨领教。” 杜泉笑道:“卿直法行治,不避贵戚,我辈楷模。府君亦再三赞卿嫉恶勇敢,刚直果决,之所以让我转告卿这番话,也是为卿考虑啊。” 周澈是明知杜泉这是客套话,凭借前世职场老油条心思说道:“何府君教诲,澈必铭记心中。” “这是第一件事儿。第二件事,想问一下卿:沈家族人、奴仆,铁官刑徒,以卿之见,如何处置才是适宜?” 周澈莫名其妙,心道:“办交接的时候,我不是已经说过我的意见了?”他答应过沈家人不追究他们的罪,办交接时,替沈家人说了不少好话,说他们在看到沈汛死后就缴械投降了,认罪态度不错,又不是首恶,建议可以从轻处罚,郭佑、杜泉当时也答应了。却怎么这会儿又来询问? 他搞不清杜泉的意思,怀疑他是反悔了,想从重处置沈家人,含糊说道:“诸君奉府君命来,专办沈家案。沈家人该怎么处置,非我宜言。”他决定先搞清杜泉的意思,再为沈家人说话。不管怎么说,既然答应沈家人了,不能言而无信,怎么也得为他们争取一下。 杜泉说道:“府君说‘武健严酷,未若礼让化之;使民惧死,未若令民乐生’。在下深以为然。诚如卿言,沈家人既非首恶,又在沈汛死后就弃械认罪,在下和郭君商议了一下,决定就按卿之意见,从轻发落。卿看可好?” 周澈越发莫名其妙,既然决定按他的建议办,还说这事儿作甚?他心道:“他只说了他和郭佑同意,没说张综。难道是张综不愿?”问道,“可是张君那里?” “啊?不是,不是。在下和郭君虽还未将这个决定告与张君,但张君宅心仁厚,必是不会反对的。” “那?” 杜泉一改刚才的侃侃而谈,吞吞吐吐起来,说道:“张君不但宅心仁厚,而且清白谨慎。” 周澈等他往下说,他却不说了,拍了拍手,门外进来一人。 只见这小吏手上托了个木盘,不知盛了些甚么事物,垒得高高的,上边盖了层绸布。小吏躬身弯腰,把木盘放在周澈面前的案几上,恭恭敬敬地倒退出去。周澈问道:“这是?” 杜泉打个哈哈,说道:“卿请撩开观看。” 周澈撩起绸布,金光闪眼,定睛一看,是五个金饼。 杜泉说道:“明日卿将出城,依照风俗,在下与郭君本该为卿祖道,饯行相送,奈何公案在身,怕是不得有空。先把程仪奉上,望卿笑纳。”祖道,“祖”即路神,凡远行,通常都要先祭祀路神,称为祖道。 周澈看看金饼,再看看杜泉,心道:“程仪通常十钱、百钱。我前离安成去洛阳,以公覆、玄光、伯涛之亲,尚不过只各送我百钱,黄忠家富,又感我之恩,故送了一块金饼,已是太多。我与这杜泉、郭佑并不相熟,他两人怎就送我五块金饼?” 杜泉又说道:“漆盘太小,盛物有限。此五金之外,另有箱中百金,在下放在了室外廊中。卿若不弃,在下就告辞了。” 周澈险些笑出声来。若只五金,他还有些犯疑;一百零五金,这暗示也太明显了。 他已猜出,这些金饼必是沈家之物,杜泉刚才无缘无故地又提起沈家人,想来也只是为此找个引子。他心道:“钱财动人眼。不是我一人看上了沈家的家产啊!杜泉和郭佑也定是想从中捞上一笔,又怕我知沈家财货的底细,故送来了这百余金饼,分润于我。也难怪,沈家金山银海,只要是个人,看到了怕都会心动。”假意推辞,“这怎么使得!” 杜泉正色说道:“卿轻身犯险,为民除害,驱逐郑促、手剑沈汛,阳城数万百姓因卿以安。今卿将启程再行,案巡诸县,岂可无程仪壮行色?莫要推辞了。”起身告辞,不顾周澈挽留,带上候在门外的小吏,大步踏夜色出院。 周澈追着送他了一程,转回院中,果在门外廊上见到了一个箱子。 他也没打开看,坐回堂上,看着案几上的几块金饼发了会儿呆,感叹地想道:“世上有几人能做到富贵不能yin?杜泉有才名,郭佑大家子弟,以他两人且不能免俗,何况、何况……哈哈,何况庸碌如我者?”又想,“要是这杜泉、郭佑知道我已从沈家大捞了一笔,又会是何种表情?”猜了会儿,觉得无趣,困意上来,招呼在门外值夜侍卫的孙信,令他把这几块金饼也装入了门外廊上的箱中,搬入辎车里,等明天带走。 孙信应命,捧了漆盘要走,周澈又把他叫住,斟酌了一下,说道:“这件事除了你我,不要让别人知道了。尤其是公达、元皓他们,更别让他们知道。”贪污不是好事儿,杜泉、郭佑都是郡中大吏,传出去对名声不好,也算为人隐恶罢。 周澈拖着疲惫的身体想着:我竟然做了回曾国藩。 清代名臣曾国藩,做人处事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内圣者--按着本色做人。持己以正,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不被外在的诱惑所改变,持守自己的良知和信念,让自己在内心里成为一个圣贤。所谓外王者,就是“按角色办事”。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扮演着不同角色,所以不能有太多棱角,要懂得妥协退让,这样才能调动一切能够帮助你的力量,来帮助你这个角色成就一番事业。 所以他行事坚持八字:外圆内方,外浊内清。所谓外圆内方,就是一方面坚守良知,一方面又和光同尘,必要时可向不合理的现状妥协。所谓外浊内清,就是一方面坚守清廉,一方面又包容潜规则,必要时愿意“同流合污”。他所求的不是虚名,而是要做大事。坚守内圣外王之道,他终成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次日一早,诸人起床,洗漱、饭毕,乘车骑马出了馆舍,沿街西行,朝西城门去。 杜泉昨晚说怕今天不能送行,那只是托辞,还是来送了。张综、郭佑也来了。此外又有本县丞、尉,沈纳等人。周澈当着沈纳的面,又向张综、杜泉、郭佑夸了他几句,搞得他欢喜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投向周澈的目光中,多了五分感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