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周天下_第六百三十四章 东进南下分两路 帝乡战事太糜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四章 东进南下分两路 帝乡战事太糜烂 (第1/3页)

    从洞口跃出的这个壮汉正是庆锋。

    夜正深沉。

    城下敌我两军交战正酣。黄巾军士卒完全没有想到地底下会突然钻出来一个人来,正在愕然之际,又一块地面塌陷,紧接着,第三块地面塌陷。

    从第二条地道里头一个出来的是韦强,第三条地道里头一个出来的是南凌。

    紧随在他们的后边,许阳、瀚、铁家兄弟、高家兄弟等人一个接一个地冲了出来。

    城头,李钟、周涌同时松了一口气。

    正如一句老话所说:“万事开头难”。地道出击更是如此。地道的口儿不宽,一次仅能容一人出入,动作稍微慢一点,让黄巾军的士卒反应过来,很有可能会被堵住。一旦被堵住,里边的人出不来,这地道也作废了。地道作废是轻,说不定地道里的这些人也全都活不了。

    此时夜色深沉,城墙外的黄巾军士卒如蚁附城,桓玄正在城头击鼓,无暇分神,没办法看外边的形势,一边击鼓,一边大声问道:“怎样?”

    周涌笑道:“韦君、庆君已出洞矣!”

    闻得他两人顺利出洞,桓玄大喜,心道:“仲锐勇武,建博剽悍,有他两人先出,地道里的部曲必无人能当了!”

    韦强、庆锋、许阳等人出来之后,先不急着往外冲,而是依照预定的方案,守在洞口处,掩护洞内的宾客出来。一个洞内五十人,这些人的身手都很矫健,不多时即皆顺利出来。

    全部出来后,按照五人一排,十人一纵,分别组成方阵。

    因为从洞口出来后,马要开始rou搏,所以不需要长兵器,二百个部曲皆执短兵,组成了四个方阵。

    韦强、庆锋、许阳三人打头,将终於反应过来、试图包围他们的一些近处的黄巾散兵打退,便如三头猎豹,冲入了黄巾军的攻城大队之。

    这三条地道的出口是周涌选的,选的非常巧妙。

    首先,这三个出口全在黄巾军攻城的“盲区”里,出口附近的黄巾军士卒不多。这使得韦强等人能够顺利出洞。

    其次,这三个出口最两边的两个较为靠前,间的这个较为靠后,三个出口恰形成一个三角,两两彼此之间成掎角之势,这又使得他们能够互相策应。

    黄巾军的注意力全在攻城,突然之间,腹心之地冲出来一群敌人,这本来已经够他们手忙脚乱的了,雪添霜的是现在还是夜晚。更糟糕的是,出来的这些人额头还抹的有黄巾。

    “额抹黄巾”,这是李钟的主意。

    试想一下,黝黑的夜色下,忽有一伙和己军装扮相似的人冲入了己军的大部队,开始还好,也许尚能分清敌我,等他们冲进来后,等他们把己军搅乱之后,到处都是混乱一片,谁还能分得清楚?纵有火把,於事无补。

    黄巾军几万人,分别来自十几个县、百个乡,不可能互相都认识。而周氏门下的这些宾客,总共才二百人,并且是早厮混熟了的。敌明我暗。

    正是缘於这些原因,战事的发展顺利得出乎桓玄等人之预料,战果也大大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韦强、庆锋、许阳、南凌等人只不过冲了两趟,城下的黄巾士卒深深陷入了恐慌之,大喊大叫,丢盔弃甲,扔下云梯、撞木诸物,一窝蜂地往护城河外溃逃。

    那些在云梯的见城下形势不对,也顿时慌了手脚,再顾不城头了,稳当点的还知道顺着云梯往下爬,昏了头脑的怕落在后边跑不掉,干脆直接从云梯向下跳。

    云梯好几丈高,高一点的还好,跳下来可能直接摔死了;低一点位置的,跳下来没摔死,却摔断了手脚,凄声惨呼。这一点惨呼声,混入黄巾军全面溃逃的背景,好一颗小石子投入了水,很快渺不可闻了。

    城头。

    袁尧、郭济等人欣喜若狂。

    韦强等人入洞前,桓玄还交代他们,命令他们要随时注意城头黑、红两旗的举向,以此来确定他们突袭的方向。万没想到,如今黑、红两旗尚且未动,韦强等人出洞尚且未及一刻钟,黄巾军居然乱了!

    李钟抓住桓玄的衣甲,叫道:“桓君,桓君!”

    城下数千黄巾军乱喊乱叫,溃败散逃。城近千守卒在经过短暂的吃惊后,亦欢呼高叫,以兵器击打铠甲、盾牌。两下的声音合拢一处,声响极大。桓玄没有听清李钟在说什么,扭过脸,只瞧见他的嘴唇快速地开闭,停下击鼓,大声问道:“你说什么?”

    李钟把嘴凑近桓玄的耳朵,高声说道:“我说:贼兵已乱!桓君,你快点齐兵马,从城里杀出去,趁胜追击,定获大胜。平舆之解围,大丈夫之万里扬名,在今夜了!”

    桓玄丢下鼓槌,离开战鼓,俯身观望城下。

    护城河内的数千黄巾军士卒拥挤着逃到河边。河只有几架浮桥,桥少人多,后边等不及的往前推搡,前边站不稳的掉入河。为了争一座浮桥,乃至有刀兵相向、大打出手的。

    在这一片乱麻里,有四支小队伍在其来回冲杀。

    桓玄看得清楚,不是韦强、庆锋、许阳、瀚等人又是谁?

    许阳杀得性起,带了两三个自家的部曲冲在最前头。不知何时,他的兜鍪掉了,激烈的战斗发髻有些散乱,几缕头发贴在脸,手执环首刀,奋勇无前,大呼酣叫。

    周涌、袁尧、郭济诸人都和许阳不熟,前疾次桓玄带人出城也没让许阳冲阵而是殿后预备,韦强、庆锋诸人之勇,他们已眼见亲知,此时见许阳亦如此勇猛,无不惊。

    袁尧笑道:“桓君,周皓粼门下恁多勇士,真羡煞人也。”

    他话音落地,许阳恰好从背后杀翻了一个逃跑的黄巾士卒。

    这士卒手有火把,掉在地,映亮了许阳的侧脸。他脸血污不少,看不清表情,但他正好在高声大叫些什么,观其嘴型,像是“爽哉”两字。

    桓玄哑然失笑。

    人与人性格不同,李钟、韦强杀敌时常常默不作声,庆锋、邢刚则面目狰狞,杀气腾腾,瀚、南凌颇有心机,杀敌时也很谨慎,眼观六路,不会冒进,这个许阳却是一味猛冲猛砍,只求个“痛快过瘾”。

    周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