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润军功潜规则 发干小儿是潘璋 (第2/3页)
故人、旧部来叫嚷不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姜枫、一个韦强。姜枫现在在安成护卫家眷,那么这样做的只能是韦强了。所以,周澈谁也不问,直接就问韦强。 韦强俯在地,说道:“主公,我不是不服,只是不忍看我等兄弟拼死拼活杀出来的功劳被别人夺走。” “那依你的意思,我等该怎么办?” 韦强悄抬起了点头,瞄了周澈两眼,见他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壮起胆子,说道:“以我的愚见,不如趁那个北军的郎将还没有到,咱们抢先渡河,先把东武阳、阳平等县打下!” 周澈转脸瞧了眼荀攸和桓玄,笑道:“公达、楚虚,你们说,这得有多大的仇才会想着置我于死地啊?” 韦强等茫然不解,但却也听出了周澈这话不是什么好话,韦强问道:“君此话何意?” 周澈霍然起身,翻然变色,说道:“军法:不从令者斩。皇甫将军将令已下,你等却撺掇我违令,韦建博,你这不是想要置我入死地么?” 韦强惶恐大惊,叩头不已,连连叫道:“主公,小人绝无此意,小人绝无此意!” 其余请战等人亦惊惶叩,表示自己并没有这个意思。 “你们若无此意,又为何撺掇我违反军令?” “吾等……” “我知道你们是不忿失去战功,但却要知:行伍征战里最大的不是战功,而是军令。今日你等撺掇我违反将令,便不说下场后果,只说如果我带头违反皇甫将军的军令,你们日后会怎么样?” 韦强、庆锋等不解周澈之意。 桓玄替周澈解释,拍案斥道:“今日你等撺掇主公违逆皇甫将军的军令,主公若从之,那么日后你们的部众是不是也可以撺掇你等违逆主公之军令?” 带兵之将最忌讳的就是部众不听从指挥。韦强、庆锋等也带兵了一段日子了,听得桓玄此言,明白了周澈的意思后,比刚才更加的惶恐起来,众人齐齐叩,叫道:“吾等绝不敢违逆主公军令!部众里若有人敢撺掇小人等违逆主公军令的,小人等必斩之,将其级呈给主公。” “那么按你们的这个处置办法,我是不是也该斩了尔等,送尔等之级给皇甫将军呢?” 韦强、庆锋等早没有了初入帐中时的不满情绪,一个个惶恐害怕。周澈治军有两个特点,平时厚待将士,爱兵如子,但一旦严厉起来却是铁面无情。周澈熟视他们良久,说道:“念尔等这是初犯,便暂留下尔等的级不取,若有下次,定斩不饶!” “谢主公开恩!”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伯涛、季业,依照军法,该如何处置他们?” 周涌、徐康两人现在代掌军法,同时兼职周澈的文书。周涌恭敬答道:“依律当斩,不过如主公适才所言,念彼等初犯,可改鞭笞之刑。” “即将渡河攻战,这鞭笞之刑且先寄下,待战后由你亲自来监视行刑!” 周涌应诺。 “下去吧!” 韦强、庆锋等跪伏地上,膝行倒退出帐,出了帐篷,彼此对视,额头上都汗涔涔的,却是皆被周澈吓出了一身冷汗。听得周澈在帐中说道:“伯涛,派人去把公覆、元福、典韦、叔至、何仪诸人请来,今晚我和他们一块儿吃饭。”周澈麾下有头有脸的诸人里,却是只有黄盖、周仓、典韦、陈到、何仪五人今日没来,很显然,周澈请他们晚上吃饭意在褒奖。 庆锋大悔,瞪了韦强一眼,说道:“下次再也不听你的了!”从地上爬起来,转身离去。 韦强苦笑一声,心道:“唉,只顾着想夺回本属我等的功劳,却怎么忘了主公当年在横路别院说的话?” 周澈当年初建东乡别院,对姜枫、南凌、韦强等这些轻侠、门客说过一句话:“不违吾法,则来日若能建立功业,保尔等富贵;若违吾法,莫怪我无情。” 帐中,听着韦强、庆锋等人相继离开,周澈摇了摇头,说道:“这些骄兵悍将,三天不收拾就要给我惹麻烦,现在连皇甫将军的将令也敢试图违背了!” 话虽如此说,周澈对此其实还是颇为满意的,违反皇甫嵩的将令当然不对,得严厉训斥,但由此却可看出,韦强等人对汉兵并无多大的归属感,换而言之,也就是说,他们从内心深处就认为他们是周仓的私兵,要不然,他们绝不会来鼓动周澈违抗皇甫嵩的。 而至於皇甫嵩遣人“抢功”之举,周澈对此倒是没什么不满。一来,皇甫嵩对他很提携,让他放手打战,没有在一旁指手画脚,周澈是个知恩之人,对皇甫嵩的这份提携厚待之恩,他铭记心中;二来,他也理解皇甫嵩,皇甫嵩麾下将校云集,这些将校各有来头,该给他们些功劳的时候也要给的--这是官场潜规则! 等了两天,皇甫嵩派来指挥周澈部的那个北军郎将来到。他随行只带了五百三河骑士,周澈把皇甫嵩借给自己的三千步骑转交给这个校尉,并恭谨地带本部听命於其帐下。 这个郎将知周澈自从征以来战功赫赫,倒是没有以所谓自己是“朝廷禁军”的态度视之,颇为敬重,甘为副将。全军离开东阿,渡河西进,先击东武阳,果如程立所言,一战而下。这个郎将也知皇甫嵩给他这个差事,实际上就是送功劳给他的,因为皇甫嵩还派了另外两路人马,故此为了争功,没有在东武阳多停。 周澈随军而行,自也就没有时间去查访陈宫。东武阳和阳平离得很近,只有几里地,阳平的黄巾兵闻风而逃,散藏於田野,这个中郎将没空去剿灭逃跑的黄巾兵卒,进至阳平,分了些人马暂且留守后继续前进,向西北三四十里是发干县。 发干和阳平一样,城中的黄巾兵卒闻风散逃,汉兵抵达时,城中已没一个敌人。这个中郎将为了抢功,至城不入,简单地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