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七章 老袁的烦恼 (第2/2页)
“避祸。” 袁守城神色肃然地吐出了两个字。 “以袁道友之道行,尚须如此?” 陆北抿了一口茶,好整以暇地问道。 “此事说来话长…”袁守城挥手以法力隔绝周围空间,缓缓言道:“陆道友得的是人族一脉,火云洞的传承,贫道也就不瞒道友了。” 袁守城说着,便慢条斯理地从头叙述起来。 原来,袁守城此人在五帝时代,曾以巫之祁之名作乱淮河。 当时的五帝之一,大禹还在治水,并未成道。 虽然大禹得一些能人异士之助,但仍然不是巫之祁的对手。 最终惊动了人皇轩辕座下的应龙。 袁守城面上露出了钦佩之色,回忆道:“应龙道行高深,神通卓绝。贫道当年不是应龙的对手,被他生擒。后来却被应龙义释。” “于是,贫道心中感怀应龙道友恩义,便欣然承诺帮助大禹治水,初始极为顺利,不想其后,却得罪了九位实力不可测的大能。” 陆北心知下面定是关键,“哪儿九位大能?” “祖龙的九个儿子。” 袁守城面带怅然,连声音似乎都低沉了一些。 传闻,祖龙生九子,这九子是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屃、螭吻。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祖龙九子性情贪虐残暴,当时自持道行兴风作浪,祸乱洪荒大地…最终因贫道之故,此辈被人皇亲手镇压了五万年。此辈不敢怨怼人皇,却从此怨怼上了贫道…” 言及此处,袁守城苦笑一声,“后来贫道心中惶恐,苦求人皇轩辕陛下,受其一番暗示指点,只要在九子脱困前找到九疑鼎,便能永镇九子。” “可九疑鼎早就不知所踪!贫道无可奈何,这些年只得隐姓埋名,暗中查访九疑鼎所在。” 陆北听完这般前因后果,眸光闪烁,恍然道:“原来如此。” 他终于明白当年袁守城为何要去零陵郡了。 在未来的大唐,这位西游第一神棍、赤尻马猴,之所以要猫在人道重地的长安城,正是为了避祸! 据西游记载,袁守城每天要吃一尾含有龙族精血的鲤鱼。 以陆北度之,此举正是凭借一丝龙族精血,好以血脉秘术去感知祖龙九子踪迹,提前防备。 为了防止被九子察觉,这龙族精血当然不能取多。 念及祖龙九子,陆北放下茶盏,面色稍稍凝重。 据上古典籍记载,这祖龙家的九个傻儿子…道行最低者,都是三源金仙。 说不得,还会有太乙之辈。 此辈不敢怨怼人皇镇压他们,修为低微的袁守城,就成了他们的出气筒。 一想想九个道行至少在金仙境界的大能,时刻惦记着如何报复自己,袁守城又岂能不惧? “道友,这九子脱困之期?” 陆北凝声问道。 “七百年后!” 袁守城涩声道。 陆北眉头皱了皱,心道,果然。 那时,正是西游量劫刚刚结束,宝莲灯大劫还未开始。 陆北念及此处,莫名一笑。 宝莲灯大劫…应该不会有了吧。 陆北深深地看了袁守城一眼,“待到那时,陆某最多也只能替道友挡住两到三人…袁道友仍需早作打算。” 袁守城叹道:“陆道友好意,贫道心领,可惜九子之中,却有三人在太乙之列。” 此言一出,陆北心生凛然。 三尊太乙金仙,确实棘手。 五帝城中,他可是直面过太乙金仙之威的。 见陆北神色微变,袁守城秀丽的仪容上,愁色更郁,沉声道:“陆道友若当真有心助我,到时可助贫道去夺九疑鼎。有此宝在,震慑祖龙九子不难。” 陆北思索片刻,便点了点头,应允了下来。 袁守城面色恢复淡然,道:“尽人事,听天命吧…当真事机不谐,贫道就躲在长安城不出,此辈难道还敢杀进长安不成?” 闻言,陆北一时默然。 蓦地,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九疑鼎多半是寻不到的。 就算有他这个变数存在,九疑鼎也不会称心如意地落在老袁手里。 无他,袁守城正是西游大劫的拉幕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