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真好 (第2/2页)
太亏待皇帝了,国家都跟着显得没面子。大臣们也会指手划脚,就连唯一的皇后,怕也要跳起来,赶紧给皇帝纳宠。 曾经有一世,萧清商很认真很努力地想经营好与皇帝的关系,很坚持很固执地要求彼此是唯一,不再随意,不再敷衍,认认真真与那个人做一世夫妻,所以,容不得彼此之间,还有第三个人。那一世,她所承受的压力之巨大,她自己心里很清楚。她不信妞儿可以扛得下来,就算扛下来了,其实也未必是福。除非她一定能死在李旭之前,否则真的坚持一夫一妻,等同绝了许多人上进之路,也等同站在世人认同的贤德对面,一旦没有了李旭的保护,她的下场必然十分凄惨。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如她萧清商,有着逆天的金手指,万事都不必担忧。<> 而李旭,虽然不会刻意去充实后宫,但有别人来忙这件事,他也未必会抗拒。这对妞儿未必就不是一种保护,何况,从政治角度来看,妥善利用后宫空余的位置,于国家也不是没有好处。就象如今的三嫔那样…… 如果没有她萧清商,现在的苏贵妃就必然是皇后,但她与吴王的关系,未必会比那些分隔两地的官员夫妇之间,就更亲密多少,甚至因为没有漫长的时间与空间相阻隔,彼此的淡淡疏离会更加明显。 谁又能说李旭不对呢。他还天下一个太平,他不弃贫贱,依旧立旧时乡间村女为后,并给她足够的尊重与关心,如果这还不够,那这个女人是不是太贪得无厌了呢。 妞儿没有这样想。 再没有比经历过足够苦难的人,更容易满足,更懂得感恩的了。 她的感激是真切的,她的知足是真诚的,然而,正因如此,萧清商才觉得心中难过。就算知道,妞儿与李旭,苏贵妃与吴王之间,深切牵系的,始终是亲情,她依旧觉得怅然难过。 她坐在她身旁,一时竟是默默无言。 反而是苏贵妃一直在笑,或许是因为有了孩子,她连笑容都是恬静温柔的。 “我不是没有遗憾。可谁活着就能真的万事如意,就算是皇帝,有点儿不称心的事,也是应当的,老一辈都说,人不能活得太圆满,否则,神仙都看得眼红,就要早早收了你去了。清商姐,真的,我没事” 她有可怨恨的呢? 深深宫墙,冷冷寂寂吗? 她曾经整整十余年,没吃过一顿真正的饱饭。她曾经,连这样贫寒饥饿的日子都求而不得,有家不能归,眼睁睁看着全村被官兵焚为灰烬,她曾经千万里逃亡,看赤地千里,人间地狱。她曾经朝不保夕,每一夜在饥饿寒冷中睡去,被自己瘦得支离的骨头咯醒。她知道,头上有一片瓦是多大的福份,身上有一块布有多么幸运,她知道,饿狠的时候,几块树皮,一堆观音土,那都是无比珍贵的。 而现在,她住在最华丽的地方。每天有饱饭吃,有华衣穿,有人照料,有人关心,再不用半夜被噩梦惊醒,在寒风中瑟瑟发着抖一路逃亡。 那些整天喊着宫禁深深,不见天日,远不如民间自由的人,其实根本没看过真正的苦难。 她有可不满的呢? 她的男人有太多女人吗?她的丈夫心中真正所爱,其实不是她吗? 她曾见过,十几岁的少女,脱光了衣服奉承三四个男人,只为了一顿饭,她曾见过,瘦得皮包骨头的父母,流着眼泪把哭叫着的儿子阉掉,就为了送到乱世中,到处称王称帝的人那里当奴才,至少,可以活下去。她见过表情麻木的人们,默默地烧热铁锅,锅里煮的rou块是别人的孩子,而他们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的锅里。她见过,女人被四五个男人按着手脚压在地上**,她自己的男人被逼跪在旁边看着,她的儿子被挑在枪尖上。还没有死,仍然在痛哭。 二十年天下离乱,数万里人间地狱,她都看过,历过。没有李旭,没有萧清商,没有那一次次援救,一回回相助,她连骨头,都不知能剩下几根来。 经历过这种事的人,才会真正知道,生命多么珍贵,活着多么难得。 每多吃一碗安乐饭,她都在心中为自己的幸运而感激神明。每多穿一件好衣裳,她都觉得,现在的日子无比幸福、安宁。每多过一天,她都觉得,她真的是有大福份的人。 每一回看到她的大牛哥,她都会想起,那宫门之外,再没有了百姓流离,再没有了易子相食,再没有人会象她一样,家园尽毁,四下逃亡。 这样的好日子啊,以前做梦都不敢梦到呢。这样的好世道啊,还能有不满足,不知足的呢? 他活着,真好,她活着,真好。 天下太平真好,他当了皇帝……也是真好 情愿他三妻四妾,情愿他另有真正心仪之人。有这太平天下,有这安乐人间,有这样年年岁岁,饱饭暖衣,无忧无惧,真好……而今……她有了一个孩子……真好 ... Ps:书友们,我是老庄墨韩,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