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2章 红裳白玉 (第1/2页)
华灼不知道秦家姐妹还闹了这一出,倒是倪玉特地跑过来跟她说了,还愤愤不平道:“你这两个表姐妹是怎么一回事,竟还不如我信你。”语毕,又冲着华灼笑颜如花,“我便晓得你是个真心待人的,应了我的事,嘴上说没本事,其实背后却下了苦功。” “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华灼放下手中的诗集,稍稍谦虚了一下,至于秦家姐妹闹出的事,她不予置评,好歹给她们留点面子。 倪玉翻了翻庚子诗集,道:“这本诗集都是些寻常诗,诗虽都是好的,却是人人都懂的,没什么出奇之处,我那里有本,一会儿让竹青给你送来,上头还有我的注解,把一些孤僻的典故都写了出来,你仔细看一看,比这庚子诗集要好。” 华灼一怔,道:“是陆安先生收录的么?” 倪玉讶异道:“这你也知道?”然后又笑道,“你总说不懂诗,可是连这么偏门的诗集你都晓得,可见是谦虚太过,谦虚原是好的,但过了就不好,你那两个表姐妹可不就是因为这个而不信你能做评判。” 华灼也笑起来,道:“我说的原是真的,哪里就是谦虚了,不过这本我曾在一位闺中好友的书房里见过,是陆安先生的亲笔汇本,她当宝贝一样收着,我要看,她舍不得,宁可自己花工夫抄录了一本给我,只是我这两年心思不在这上头,虽闲时看过两眼,但里面的内容竟差不多忘了。” 倪玉眼睛一亮:“陆安先生的亲笔汇本?”她一副见猎心喜的模样,“我手上这本,也是旁人的抄录本,陆安先生的亲笔汇本,竟是从未见过,华meimei,不知你这位闺中好友,现在何处?” 才女见才女,不知会是惺惺相惜,还是针锋相对呢? 华灼脑中冒出这样的念头,顿时就觉得有趣,也不卖关子,道:“她家世居淮南府,她的父亲曾任翰林大学士,我的书法便是师从杜学士,你若有机会到淮南府,只需打听杜学士府便知道了,只是她性子好静,不爱与人往来,你登门后,只消提我的名字,她自然不会将你拒之门外。” 倪玉显然是知道杜如晦的,一听华灼的话,立时便道:“我听爹爹提过,杜学士是书画大家,怪不得meimei的字这样好,竟是师从杜学士,这样说来,这位杜小姐必定也是家学渊源,才情卓绝。” 华灼抿唇笑道:“你先前所想,便正如其分。” 倪玉眨眨眼睛,一时没明白,慢了半拍才知道华灼说的是她曾经臆想过的庄铮的未婚妻的模样,顿时就是一羞,转而又无限向往。 “这世上真有这般出色的女子么?” 不管倪玉有多么向往见到杜宛,看一看她是否真有华灼说的这么出色,这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她要全力准备秋风雅集,一丝向往之情很快就被无数的琐事给淹没了。 转眼间,九月初九已过,重阳节时,秦府很是热闹了一场,然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秋风雅集。秋风楼的雅集是怎样一番盛况华灼不知道,但秦府这里的才女雅集,却真让她大吃一惊。 这江南的才女可真多啊。 从一大早就开始陆续有人到来,不过一个多时辰间,秦府门前的大街,便被无数的车辆堵得水泄不通,秦老太爷不得不从衙门里调派了衙役来维持秩序。 “小姐,我数过了,差不多来了四、五十人呢……” 八秀蹲守在秦府的门口,掰着手指一个一个数过去,然后大惊小怪地回来报信。 “这么多……” 华灼真是吃惊不小,江南盛产才女,可是这也太多了吧,整个淮南府,也不过杜宛一人能得才女之名,就是把南平郡所有府城里有才名的女子算上,也绝不会超过五指之数,江南郡虽说比南平郡大,可是这才女也多得过头了吧。 倪玉真准备以一人之力,独挑这么多人么?想到这里,她都不由得要替倪玉捏一把冷汗。 七巧敲了八秀的后脑勺一下,责怪道:“让你去门口看着,不是让你数人头去的,还不快说,这些才女们的穿着打扮如何?” “都挺好啊,哦,她们的打扮与京里的小姐们不同,京中重华贵,衣裙花样极多,色彩繁丽,这些才女们倒是显得雅致一些,唔……就像这江南的风一样,暖暖的,清清的,很舒服的感觉。”八秀这才想起正事,赶紧如实地禀报。 华灼初来江南不久,还没来得及了解此地的风土人情,更不知道像这种雅集,如何穿着打扮比较合适,本来这种事应该去问秦家俩姐妹,可惜那姐妹俩都不大爱搭理她,华灼也不想再去招她们的白眼,唯一与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