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白富美的私密_第14章 印象吴江三里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印象吴江三里桥 (第1/2页)

      这一晚,我和母亲就是在三里桥附近的大街上过的夜。

      初次到达三里桥,便甚觉三里桥繁华,在三里桥那边有一片广场,叫做运东广场。时值星期天,该处的人群异乎密集。我看花了眼,抽了好几支香烟。三里桥附近的工厂比较多,是吴江市经济开发区的所在地,路上成群结队的,大概都是在工厂上班的人了,年轻人居多,放眼望去,我以为是回到了我当时的学校了,或者是身处大学城附近的感觉了。走在路上的女生,大多穿着与我在学校时见的差不多的短裙短裤。然而,以我的目光来评价,我会这样说,这些女生穿着很普通,对于服装的搭配不会讲究,妖娆中透露着肤浅,举止中脱离不了庸俗。

      逛完了三里桥的中心地段(那中心地段也不过如此),我和母亲就回头走向中达电子厂的反向,母亲逢到几个路人就询问他们关于中达电子厂的信息。有几个小姑娘被问的提高了警惕,不回答母亲问她们关于中达电子厂的信息,但大多数的姑娘还是友好的。她们的警惕性比较低。还有几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也比较说的上话来。

      到了中达电子厂的门口,母亲又去门卫那里询问关于中达电子厂招工的信息,那门卫提出要通过中介。母亲问是否可以不通过中介,于是那门卫就叫我们去中达电子厂的南门那边询问。

      到了南门一,门卫叫我们去南门二询问,那中达电子厂占地面积还真是大,有好几个大门。当到达南门二以后,母亲得出的信息显而易见是通过中介,你要问我和母亲来中达这边干嘛来的,那我告诉你,我们是来这边搞笑的。

      我和母亲又返回经过瑞仪光电厂,在瑞仪光店厂的门口,母亲竟然和门卫的一个姑娘聊了那么久。聊完回走的时候我问母亲跟那个姑娘聊了些什么,母亲说她跟门卫的姑娘聊了些关于工厂里的事。据跟那个姑娘聊天的过程中,母亲得知,那个姑娘是甘肃人,跟我差不多大,二十四五岁。那个姑娘讲,她在到了这个厂里两年,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她说她以前不会喝酒,现在每月发工资以后都要和同事去唱歌,去吃饭去喝酒,如此融入群里以至于不掉队。

      这女生长什么样子,当时我真好奇。

      返回到运东大道红绿灯口的时候,大概已经是十点钟了。我们走的比较累,于是坐在路边的坐凳上歇息。当到过了十二点钟以后,我和母亲从歇息的地方往十字路口以西的方向走去了。在十字路口以西方向,有一座桥,那桥的名字叫做“江兴大桥”。江兴大桥的两边有楼梯直接通往桥面上。当时的路上已经看不到人了,路灯的影子息息晃晃。

      我和母亲过到北边,在一条水泥路的人行道边歇息。我实在是走的累的不行了,于是就睡在了人行道边的水泥路上,那水泥路面上有几只蚂蚁,爬在我背上爬来爬去。我无法睡觉。

      快到两点,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母亲拿出手机看时间,没想到找来找去竟找不到手机。我和母亲于是连忙回去之前歇息的那边寻找。在过去的过程中,我对母亲说,如果手机跟你有缘,那就能找得到,如果手机丢了的话,那么说明这个手机跟你无缘,那么那手机找不到的话也就是天意使然。后来证明那个手机和母亲有缘。

      我和母亲又在找到手机的那边待了些时间,后来天下雨了,我和母亲就又到旁边的公交站台边的凳子上歇息了。最后到了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和母亲就又往三里桥过去了。

      清晨的三里桥,显得那么的宁静,人不似昨晚那么繁华,仿佛一下子由喧闹恢复了宁静。后来母亲去三里桥车站的对面一个中介了解一些招聘信息。

      三里桥村的中介特别多,密密麻麻的店铺,充满了中介一词。对于中介,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好说的,这是一种特色。

      沿着三里桥的方向向东走,前面不远处就是瑞仪光电厂的南门。有缕缕趟趟的身着墨绿色的瑞仪员工进去那厂的大门里。我第一次被这种规模的厂里的员工吸引住,这里简直如同一个村落。

      瑞仪光电厂的大门口有卖菜夹馍的小吃摊,母亲买了两个菜夹馍,看来有不少陕西人在这附近上班。

      吃完菜夹馍以后,我和母亲又往东面过去,在东面有个村子,村子的名字叫做,庞北村。里面住着不少穿着瑞仪厂服的员工,密密麻麻。母亲寻思着去这里租房,我就站在村子的门口等。我总共在此期间抽了几支香烟。

      等待的过程中,人群一趟一趟的从村子里出来去往瑞仪厂,难得见几个身着白色衬衫的员工,那像是瑞仪厂里的管理人员,或是文职类的员工。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我就像个傻瓜一样站在那里等,加上一夜没有睡觉,腰酸腿疼的。出来的有一些人匆匆的看了我一眼,不知道那些人是不是在看一个傻瓜。但是我本来就是过来搞笑的,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一场搞笑。

      在这过程中,我得以欣赏女生,有些女生的腿,屁股,背影,被我一览眼底。说实在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