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授人以柄 (第1/2页)
见自家娘子,竟是分分钟就入了戏,翎钧不禁一愣。 他知柳轻心是个聪慧女子,却未料,于应变上,她竟也是如此的高才疾足。 “哎!你这女人!” “你怎么能,怎么能悔棋呢!” “落子无悔真君子知道么!” 见婆子已应声而去,算“客人”很快就会进门的翎钧,不禁唇角微扬,佯装愠怒的大喊了一声,心情愉悦的,陪柳轻心演起了戏来。 论演技,他这没有半存后台,却能在后宫倾轧中幸存,还多多少少的,混出了些许名堂来的人,怎会落她下风? 今日,就让他们,给远在燕京的德平伯李铭,演一场能让他无怨无悔的,蹦进陷阱去作死的好戏! “我不管!” “我不管!” “我就要悔棋!” “就要!” 见翎钧跟自己配合的天衣无缝,毫无做作痕迹,柳轻心也故意拉开了嗓门。 戏要做足。 既然,要扮演乡野村妇,那就得,让“看戏”的人,真把她当成是个乡野村妇才行。 “你若不让我悔棋,我就告诉师父!” “说你,说你欺负我!” “让他不给你治蝗虫的药了!” “你!” 柳轻心的“威胁”,明显的“激怒”了翎钧,他“懊恼”的站起身,扬起右手,像是打算给她一记耳光。 “你敢!” 柳轻心也不示弱。 她猛地站起身,与翎钧怒目相对,挺胸,仰头,一副恨不能,用下巴瞧他的有恃无恐模样。 “你,你,你这泼妇!” 翎钧停留在半空中的右手,稍稍颤抖了一下,唇瓣噏动,仿佛,对她的忍耐,已达到了极限。 两人对峙片刻。 听李素等人的脚步声,到了院门口,翎钧才佯装出一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隐忍模样,狠狠的把自己的手,甩向了一边。 “你师父,那般明理通达的一个人,怎就,怎就教出了你这么一个刁蛮任性的徒弟!” 说罢,翎钧无奈的叹了口气,像是打算别过头去,对柳轻心“眼不见,心不烦”,却“意外”的,与定在原地,不知该进门,还是退出去的李素四目相对。 咳—— 翎钧面色微红,轻轻的咳嗽了一下,以“掩饰”自己的尴尬。 柳轻心“闻声”扭头,却是在目光与李素相遇的那一刻,蓦地瞪大了眼睛。 “你!” “你怎么会在这儿!” 沉默。 诧异。 难以置信。 “是谁!” “是谁带你来的!” 柳轻心像是对李素会出现在自家庭院这事儿,充满了意外。 她颇有些焦虑的从石凳上站起来,左顾右盼了许久,突然跑到墙边,抓起一根下人放在那里的,用来敲打晾晒被褥用的枯枝,快步跑到了翎钧的面前,用枯枝的树杈,指向了李素。 “我,我警告你!” “不要,不要乱来!” “我,我可是跟着师父,练,练过武技,很,很厉害的!” 柳轻心的声音里,带着些许牙齿打架的轻响,举起枯枝的手臂,也不停的打着颤。 她在强抑恐惧。 或者说,在别人看来,她是在极力逞强,试图以“气势”,逼迫强敌退去。 “你这是干什么!” “放下!” 被柳轻心挡在身后的翎钧,先是滞愣了一下。 继而,脸色大变,上前半步,自柳轻心的手里,夺下了枯枝。 “他们是我的客人。” “你这般失礼待人,是想让天下人都来笑我,恩?” 说这话时,翎钧的口气里,蓦地带出了些许宠溺。 就仿佛,他突然就对她的刁蛮任性全不介意了,满心只想着,忍让她,迁就她,能让她就这么待在他身边,就好。 被夺了枯枝的柳轻心,“委屈”的抿了抿唇瓣,像是对翎钧的是非不分,颇有些怨怼。 “他们是坏人!” 回头,认真的盯着李素看了又看,确定自己没错的柳轻心,把目光重新落到了翎钧的脸上,一字一顿的跟他强调道。 “李家人。” “跟你哥哥一伙儿的。” “之前,差点儿害死了你的那个。” “要不是师父带我去山上采药,恰好发现你,现在,你早成了一堆白骨啦!” 说罢,柳轻心就要伸手,去夺翎钧掐在手里枯枝,打算用那枯枝“保护”翎钧,让他免受李素等人伤害。 “休要听下人们胡说!” “龙生九子,尚各有不同,更何况是人呢!” 翎钧一边说着,一边躲过了柳轻心的抢夺,顺势伸手,往她的脑袋上,亲昵的揉了一把。 “以后,你会是我的正妃。” “执掌王府后院,一切权力的存在。” “万不可,被那些下人撺掇,乱了主张,明白么?” 翎钧的说法,让柳轻心本能的缩了缩脖子。 她像是有些犹豫,有些不知,是不是该听他劝告,或者说,在更像是在琢磨,到底是她旁听盲信了,还是翎钧太过单纯,遭了李素等人蒙蔽。 末了,她宛如做出了什么巨大决定般的,用力的点了点头,仰起头,看向了翎钧。 “我且信你。” “但若是,有朝一日,被我发现,他们图谋不轨,想要害你或害我,这事儿,又该怎么处置?” 柳轻心一边说着,一边回头,看向了尴尬的站在那里,半点儿声响也不敢发出的李素等人。 她没有压低声音。 确切的说,她并未打算,对他们有所回避。 “对敌人,当然不用客气。” “你师父不是教了你数百种毒药么?” “你大可把那些毒药,一样样儿的,在我们的敌人身上试,试到你开心为止!” 翎钧是个煞星,更是个手段狠辣的疯子。 这一点,久居燕京的士族,可谓无人不晓。 没有人,愿意得罪他这样一个人。 当然,更客观的说法是,得罪不起,还不自量力试水的,都付出了这样那样的代价,得罪得起的,大都深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道理,纵是得罪,也绝不会落下把柄,跟他彻底决裂,偶有被他抓住了“嘴巴”的,便毫不犹豫迟疑的,选择弃卒保车,跟那执行阴谋之人,划清界限,死道友不死贫道。 纵是德平伯府,这实力强横的翎釴党,亦守此理。 “殿下多虑。” “王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