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种出好姻缘_第二四零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四零章 (第1/2页)

    收费章节

    第二四零章

    不是自己说不当功臣,那就不是功臣的。。。皇上登基,有意无意的,对他们几个赏赐很重。物质上的倒还罢了,上有赐不敢辞,几个人都乖乖接了。

    下来,先是封了赵承邦为靖国公。赵承邦在勤政殿前跪了一个时辰,给推辞了。接着,就是封苏君青和陈奎秀,他们比赵承邦推辞的坚决,但在勤政殿前跪的时间也长。毕竟,人家那是郎舅,他们这是二家旁人。

    几个人,官居一品,赏无可赏,提拔也没空间,小皇上很{为难,几个臣子很惶恐。憋了几个月,陈奎秀病了。

    他们三个,自小练武,身体都没得说的,小病小灾,有时连‘药’都不吃,打一通拳,出出汗,病就好了,茵茵几乎都没给他熬过‘药’。可这次不行了,陈奎秀烧地都有点‘迷’糊,脸‘色’苍白,把她吓坏了。

    皇上派了最擅长治疗伤寒的太医孟兆麟过来,把了脉,开出方子。茵茵正想让人去‘药’铺。跟在孟太医身边的小太监已经麻利的接了那纸张,对茵茵行了一个礼:“皇上让立刻报给他,‘药’也要从宫里拿。”

    这是圣旨的,茵茵不敢违抗,小太监一溜烟走了,出‘门’骑马,一路飞跑,一刻钟就把‘药’拿回来。孟太医要亲自煎‘药’,茵茵说了好多话,这才让喜鹃煎‘药’,他在一边守着。

    孟太医在陈府住了两天,陈奎秀的烧完全退了,人也开始吃饭,他才告辞离去,回宫复旨不提。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陈奎秀大概也是‘cao’劳过度,身体有亏欠,这次养了一个月,脸‘色’才好起来,他开始打拳,也开始上朝。

    一个月,他这个位置,要攒下多少公文?茵茵劝他悠着点,他哪里能做到?结果,夜以继日,‘cao’劳了两个多月,养病胖起来的那点‘rou’,又没了,人也黑瘦了,胡子都长得飞快。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留一绺美髯,经常早上刮干净了,一天忙下来,晚上都能长出来。

    其实这是茵茵的错觉,有时陈奎秀回来晚,她都睡了,再见人,说不定都是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了,当然看着胡子拉碴的。

    陈奎秀再次不舒服,这次不是发烧,而是腹痛。皇上那天见天‘色’太晚,赏了他们几个宵夜,也许是年纪大了,皇上吃的不少,一点事儿也没有,他和苏君青都不舒服。

    这次,皇上依然派了太医,前后紧跟,对他们好得不得了,同时,接受了陈奎秀的建议,把扈飞雄从江南调进了京城,分担陈奎秀的职务,不久,又让廖三老爷当了苏君青的助手。

    他俩这次病好了,不像陈奎秀上次一样,急急忙忙就去朝中当值,而是奉了圣旨,在家荣养。

    两人每天,坐一起喝茶聊天下棋画画,日子悠闲又充实,三个月下来,都变得红光满面,这才奉旨上朝,要做的事情让人分去大半,不用再那么夜以继日,他们两个有时晚上下朝,还要对面厮杀一盘,这才回家。陈家老宅在东城,苏府在西城,幸好陈奎秀现在的新宅也在了西城,还不至于两人南辕北辙。

    苏君青在陈家吃饭的时候很多,下了棋,常常天就要黑了,赶上吃饭的点,那也不客气,他还常常一边吃,一边赞叹陈家的厨娘比他家的好,茵茵有时就让他带回些点心给碧莲。其实,他和碧莲的口味相差太大,他觉得好吃的,碧莲并不爱。

    皇上对陈奎秀和苏君青日益淡出朝中事务,持漠视态度,让这俩更加逍遥。

    转眼过了年,振声要参加恩科考试,苏君青的大儿子也要参加。他比陈振声小,还是前一年的恩科才中的举。

    两个当爹的借口要督导孩子读书,都向皇上请假,这在朝中,是史无前例的事儿,皇上偏偏都准了,扈飞雄一看把事儿都扔给他,‘私’下里还把陈奎秀骂了一顿,其实他最是喜欢那种忙碌生活,毕竟,管的事儿多,权利才大啊,他这还是刚刚坐上阁臣的位置,心正热着呢。

    茵茵以为他俩不过是借个由头不上朝,没想到她还真想错了,陈奎秀天天起来,陪着儿子打一通拳,然后读书,父子两个揣测皇上命题方向,讨论策论怎样写,文字怎样处理,最能得主考官鲁翰林的青眼,竟然将近两个月,陈奎秀也没去苏府,苏君青也没过来。

    终于等到考完试,陈奎秀才开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