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四三章 (第1/2页)
书名: 尽管茵茵说自己一路游玩,不累,赵燕玲她们告辞离去跟着她的那些人,有些是南落村的村民,还有几个,只是和赵燕玲关系不错,就想看看茵茵这个一品夫人一眼。喜鹃盘子里的点心,没人动,就在她们离去时,每人发了一块。全陈家镇都知道他们引以自豪的陈老爷回来了,又传言说陈老爷夫妇怎样的平易近人、怎样的和蔼可亲,赵燕玲她们平时的那些善举,本就赢得了人心,现在再有这种传言,一时,陈家老宅附近,经常有人驻足,探着脑袋往这边看,希望能领略一品大官的风采。 陈三大是天才来的。陈长庚走的时候,委托他照顾茵茵留下的土地,他本来想给茵茵汇报这些年的收益和支出,没想到那片带湖泊的地,有个长工家里出事,把他叫走了。 “夫人,这地的一部分收入,我捐出来修路、舍粥,还给你留下了许多。都换成了银子,在地里埋着。哦,你放心,就在长工住的炕头下面,每年我都给他们重新盘炕,说是为了冬天好烧了取暖。旧炕土是好肥料的,他们都往那边想,每人有怀疑,现在,炕下面都快让银子铺满了。” “三大大叔,这些年你和婶子辛苦了。”茵茵心里感动。 “夫人这是话,就是有了你的关照,我陈三大才过得这么体面。 “那是你们肯努力啊。哦,对了,大叔,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好好,好得很。我那大小子,读书不成,但总是识字算账没问题,在家里为人又公平岁头上,就当了里正,这都十几年了。” 看棒茵脸上还有询问,他补充道:“以前是肖里正他年纪大了,就是我那大小子接替他的。” “恭喜大叔。” “呵呵,还不是托了夫人的福气?” “那是你和婶子上进,孩子也跟着学好。” “当年,你教了冬生识字,我老婆看冬生变得文雅懂事,心里羡慕这才让了大小子读书,他才有这造化的。” “夫人,我晚上带人,把地里的银子起出来,送到府上吧?” “哦,暂时不用,就放着吧。” 送走陈三大,茵茵和陈奎秀坐了个普通的灰布棚马车在陈家镇上转了一圈,然后往码头走去。.陈奎秀听说,码头有人开了饭店用河鱼做的几道菜很是美味,他们要去品尝品尝。 沿途已经不是茵茵记忆里的模样,各种店铺挤挤挨挨,从陈家镇到码头,已经连接起来,看来,陈家镇俨然一个小城市模样了。 离码头还有一段距离,就看到一栋两层的楼房,一楼是饭店,二楼是客栈房子建造的很是气派。等马车驶近,陈记客栈的牌子映入眼帘,这客栈,却是赵燕玲的手笔。 “没想到你的这个管家,竟然这么能干。”陈奎秀也感到惊讶。 “你是不是知道这些,才一定要回老家来?” “我听说了一些。这个码头还是北方很重要的中转之处,好些官员听说我是这里人,第一句话就说是大善人。有的人,还给我说家里的这些,让我既诧异又感动。我虽然以前给赵燕玲留话,让她把收入都用作善事,可我没想到她们竟然做得这么好。” “那你,是不是向皇上请旨,给以旌扬?” “我得好好想想该怎么办,不然,这是你的人,一个不对,变成咱自己夸自己了。” “嗯,也是。” 两人都着了便装,但他们的气度,当然和普通人差别很大的。客栈的小二很热情,陈奎秀没有选择坐雅间,就在大厅的角落坐了,要了一个清蒸鱼和几盘凉菜。 “盘子装浅一点,我们就俩人,怕吃不完。” “哦,老爷太太,河鱼都很大,我们给你蒸个鱼段可好?”小二很贴心地提示。 “哦,好好好。只要滋味好就行。” 客栈建的气派,手头拮据的就不敢进来。茵茵看到这里的客人,衣着都很光鲜,但层次差别也很大,有人吆五喝六,一副暴发户模样,也有文质彬彬,很是斯文。店小二很会说话,客人安顿地妥妥帖帖。 “难怪生意会这么好,这里的管事可不简单。”陈奎秀赞叹。 “是啊,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吃完饭,两人顺着码头随意转了一圈,除了这个客栈,还有果子铺,木匠铺,酱菜园都挂着陈记的牌子,他们也都进去转了,茵茵还一时兴起,每家店铺都买了些东西。 “咱们铺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