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股票回购计划 (第1/2页)
……………… 周一,9月1日,新的一个月开始了。 如果在林风前世,在这一天的微信朋友圈,一般都会被类似“你好,9月”、“Hello,September“之类字样,背景是枫叶、阳光等美丽风景的图片刷屏。 大家都希望在新的一个月里,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都有好的开始。 实际上,每一个日子,都会是全新的开始…… 林风就是在这样一个夏末初秋的日子,时隔近两个月,再一次踏入了他的王国领地。 从在楼梯口等电梯时,就不时有人给他打招呼或者行礼。 “老板好!” “老板早上好!” 虽然还没有搬进属于自己的新大厦,但SOHO现代城A座里,梦龙、风行两家公司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除了32、36层整层之外,不得不在其他楼层零散的租了很多办公室。 两家公司总部的人员加起来也已经超过2000人。 林风微笑点头。虽然其中大部分人不认识,但他知道这些人都是他的员工。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公司是现代社会一种独特的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公司老板对于员工,几乎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毕竟是他聘用了员工,给他们发工资,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大城市里生存,并养家糊口。 忽然间林风就理解了,为什么象那些传统制造业的大佬,到了任何省份都会受到政府的隆重礼遇。 解决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 这种影响力,远远比你拥有多少财富,更加令人尊敬。 ………… 林风来到32层。梦龙公司办公室。 风行最近一切发展顺利,反而梦龙因为最近信产部和移动开始对SP行业进行严管和整顿,上上下下还是受到了影响,他一回京,就决定召开公司董事会,针对目前的市场情况,进行应对和部署。 上市之后,梦龙董事会也经过了一番调整,目前共有7名董事。 分别为:执行董事、CEO李东;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林风;非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王浩;独立非执行董事孟朴,独立非执行董事孟浩然,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法源,独立非执行董事威廉德克尔。 其中早期的董事会成员,徐新、迈克尔莫里茨、切斯科尔曼均已经退出了董事会,其名下所持股份也在逐渐抛售,作为财务投资者在上市后进行套现离场,也属正常。 新的董事会结构中,独立董事占据了4个席位,也是为了符合纳斯达克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席位必须在半数以上的规定。 林风虽然卸任了公司的CEO,看起来似乎没有担任公司在管理层的任何职务,但与王浩不同的是,他在董事会中依然担任的是执行董事,从某种意义上,他对梦龙公司,除了担任董事长,在董事会层面掌控外,在公司经营管理中依然拥有权限。 今天的董事会本来是一场常规的会议——梦龙即将到日期,公布第二季度财报,董事会按照惯例,将在财报公布前先行审议。 但林风认为,公司真正的危机,从来不会立刻就从财报上展现,而是在他自己的脑海中。 正如今天一样。 梦龙2004年第二季的财报依然非常亮眼:进入2004年第二季度,彩铃业务在进入中国一年后,依然在延续其作为运营商现象级业务的火爆热度,业务用户已经超过2200万。 受此影响,尽管在信产部及运营商正在整肃的短信业务方面受到了一些影响,相关收入略微下滑,但作为国内彩铃业务排名第一的服务商,梦龙的整体营收规模依然实现了增长。 梦龙2004年第二季度总收入3.8亿人民币,较上季度增长32.2%,纯利为2.69亿人民币,较上季度增长70.25%。 其中短信收入为9600万人民币(1169万美元),较上季度下降18.6%。 包括铃声和彩铃业务在内的无线数字音乐业务收入达2.84亿,较上季度增长63.58%。 这份财报依然非常漂亮。 但林风知道,利用彩铃业务用户增长的爆发期而享受的红利期,最多还有1年的时间而已。 众人都因财报数据而感到满意的时候,林风注意到的,则是公司目前的现金储备。 截至2004年6月30日,梦龙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总额为4.2亿美元,较上季度又增加了3000万美元的现金。 本来收购腾讯时梦龙也动用了部分现金,但后来通过将股份转让给风行,现金回笼,还略有收益。 梦龙的业务模式导致,它的现金流始终是正向的。 除了购买梦龙大厦的首付1亿美金需要近期支付外,林风觉得这些现金放在账上趴着,对梦龙而言并不是最优的选择——梦龙并不缺钱! 开展大规模的收购,买买买当然是第一选择,比如他一直念念不忘的UC优视、3G门户。 尤其是UC优视。 这是中国第一家在手机浏览器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及完整知识产权的公司。收购它,对于梦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布局,极为重要。 这个时候,UC优视的创始人梁捷、何小鹏,应该已经从亚信离职创业了。 1975年出生的梁捷和1977年出生的何小鹏都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也都进入了电信行业著名的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公司——亚信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分别历任技术经理、研发经理、项目经理等职。 创业前,梁捷是在亚信公司开发旗舰产品——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的技术骨干。在亚信,他和何小鹏曾参与开发出中国第一个通过千万级别性能测试的邮件系统,占据国内40%的市场份额,包括中华网、21CN、人民网、新华网这样的大型网站都在使用亚信的邮件系统。 有这样的背景出身,二人在创业不久就确定了发展方向:开发移动邮件,做中国的黑莓。 二人的技术方向选择不无道理,但在实际推广中却并不顺利,因为当时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非常有限,而中国的手机用户又过于依赖短信沟通,“国情”问题使他们不得不转向专攻开发移动邮件时的一个副产品:手机浏览器。 2004年8月,UC优视首次发布核心产品UC浏览器。 没想到这个副产品却成为了UC优视公司最有价值的产品。2014年,阿里巴巴以超过40亿的价格,将UC收入囊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