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折梅馆重遇 (第2/2页)
很是贤惠,一头乌黑漂亮的长发总是用条碎花的手绢挽起来,干净利索。他家的粉是三块五一大碗,认识我之后还总是送两碟小菜给我吃。每次吃完我都觉得全身暖烘烘的,尤其是冬天感冒的时候,再加一勺红亮亮的辣椒油,吃完百病全消。穿越回来之后虽然日日珍馐美馔,但日子久了也觉得味同嚼蜡,再也找不到当初吃大排档的喜悦。今天这碗鸡汤粉真是深得我心。 “凝曦,你慢点吃。”宇文承基看我吃的实在是狼吞虎咽,劝道。 “阿泽,你应该多买两碗的。现在只有一碗,我就不分给你了。” 宇文承基笑了,“你自己吃吧,我不同你抢。” “曦儿,你吃什么好东西呢?这么香?”隋炀帝已经换好衣服出来,一身便装的他看起来随和了不少,和一般的富家员外爷没什么两样。 “是宇文公子在镇上买的鸡汤粉。” “是吗?朕也想尝一尝。” “皇上,您来晚了。这一碗已经快被我吃完了。” “宇文承基你也太小气了,只买一碗不说,还只给凝曦,实在是不把朕放在眼里。” “皇上恕罪,这种街边小食实在不敢呈到御前。” “这有什么不敢的?百姓吃什么,朕今日就吃什么。”隋炀帝笑着下了龙舟,我们刚忙随后跟上。 广陵在江都郡算是比较繁华的地方了,今日又是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镇上自然是热闹非凡。叫卖的、舞龙的、玩杂耍的,一路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还是南方的百姓性子和顺,不像北边,就爱造反。许是跟风水天气有关?”隋炀帝一路东看西看,每个摊子都不放过,都要过去摆弄一下老板的货物。 “南边气候温和,水土富庶,百姓自是能够安居乐业。北边地广干燥,百姓自然粗犷些。” “嗯。朕很喜欢江都,所以才命人在这里修了丹阳宫。现在东都已经是瓦岗军的地盘儿,这江都倒是可以顶替东都的位置了。”这隋炀帝心可真宽,前段时间还恨李密恨的咬牙切齿,拿不回洛阳誓不罢休的,没想到被江都柔和怡人的春风吹了吹,就彻底放弃东都了。这种领土意识这么不强的皇上丢了江山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咦?前面有家字画店,我们进去看看。”隋炀帝发现宝一样,拐进了街边的一家古董字画店。 我抬头一看这家店的牌匾,就知道隋炀帝干嘛这么兴奋了。这家店叫“折梅馆”。隋炀帝爱梅如痴,看到梅字自然要进去看看。 进的店来发现这家店真是不辜负自己那店名,店里的所有陈设商品全部都和梅花有关。墙上挂着形形色色的梅花图,桌上摆着的都是绘有折枝梅花图案的各种摆设。更难得的是现在已是初春,他们店的花瓶里竟还有怒放的红梅。感情这家店是梅花主题的。 “客官,随便看看。我们这的东西可都是难得的佳品。”店老板上前招呼。 “老板很喜欢梅花?” “是,梅花傲雪独开,很有风骨。不瞒客官说,我这折梅馆在江都郡可是大有名气的,不少文人雅客光顾。” “哦?是吗?那朕……真要看看你这里有什么好东西了。” “客官是想看字画,还是看古董?” “我先随便看看。”隋炀帝踱着步在店里转悠着,一幅画一幅画的看过去,不住点头,我是不太懂得品鉴这些东西,看他和宇文承基的表情这家店的东西确实不俗。 “老板,这幅红梅沁香取下来我细看看。”隋炀帝指着其中一幅高悬的红梅图说。 “客官您真是好眼光,这幅可是镇店之宝啊!”那老板把那幅画取下又在案上铺开。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广陵梅馨玉画,乙丑年暮冬。”隋炀帝念画上的题诗时,我细看了那幅图,这画上简单几笔勾勒出来的傲雪红梅,画风和姿态与萧艳娘是如出一辙,怪不得隋炀帝一眼看中。 “这幅画我买下了。老板开个价吧。”隋炀帝一边说一边已经卷起了那幅画,看来是非买不可。 “这位客官,真对不住,这画只是挂在店里供客人欣赏的,不卖。”那老板陪笑着说。 “不卖?没关系,你尽管开价,我保证绝不还价。” “客官不要难为在下了,这画实在是不能卖。” “怎么?难不成这是你的家传之宝?梅馨玉也不是什么名家啊?” “倒不是这画多珍贵,只是这画是小女涂鸦所画,我看着不错,就挂在店里。闺阁笔墨,实在不宜外传。还请客官见谅。” “哦?是令千金画的?”隋炀帝又把手里那幅画打开细看。“画的真是不错。我很喜欢这幅画。钱我不在乎,还请老板割爱。” “这……”那老板有些犹豫,毕竟是商人,怎么能错过赚钱的机会。“既然客官这么喜欢,那就……” “爹爹,你又想拿我的画儿去赚钱了?”一个娇媚的女声响起,后堂的门帘一动,从里面出来一个一身月白衣裙的娇俏姑娘。 “眉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