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第2/2页)
的人多,想着等会买东西就去那家好了。 到了镇上停牛车的地方,果然找到那位赶车的大叔。李莎莎上前问道:“这位大叔贵姓?”那大叔回道:“免贵姓张。” 李莎莎客气地说道:“张大叔,我家本来要坐您的牛车回村里,可是临时遇上点事,可能赶不上您回去的时间。到时您就不用等我们了,实在不好意思!”那位张大叔倒是让李莎莎说得不好意思起来:“这个小meimei,客气了。以后有机会就坐我的车啊!” 李莎莎连声答好,这才跟那赶车的张大叔告辞。四人先是去李莎莎看到人最多的一个针线铺子,门口挂着横匾只有两个大字“锦绣”。 果然,人多也是有原因的,这个铺子的针线是全镇上最齐全的。李莎莎笑着凑到王氏耳边低语道:“奶奶,姑奶奶给咱们的那几匹料子,就给您和小姑姑做两身夏装,看着料子挺轻薄的,夏天穿着肯定不热了。” 王氏也回头对她说道:“我一个老婆子不用那么花哨的料子,就给你和玉兰做吧。我先买多一些好看的丝线,到时做起来就不会缺线了。” 李莎莎现在也不去跟她强辩,想着就是这次的料子给自己做了,等卖出菜地里的东西卖出多多的钱来,还怕给王氏做不起衣服么。对于买这些东西,李莎莎不是太懂,就任由王氏和李玉兰做主,买了一盒子的各色丝线花了五十个大钱。 几人出了针线铺子,李莎莎又说去一趟荣东街旁边的时令斋,给老太太买些软和的点心。给自家婆婆买点心王氏肯定同意,再说今天这一次卖得了那些钱,是应该给婆婆买些好吃的。 那时令斋人也不少,多亏着李莎莎站得高看得远,见柜台后用几个大大的木匣子分别整整齐齐地码着几样点心。她也叫不出名字来,只好让王氏往柜台前挤了过去。好不容易站到前排了,李莎莎大声问着跟前的一个伙计:“这位小哥哥,有给老人吃的软和一些的点心吗?” 那伙计忙不迭地介绍:“小meimei,这软和的有桂花糕、枣仁糕、白糖糕、松糕,还有小meimei你爱吃的硬一些的芝麻糖、花生糖、桃酥饼,看你要哪些?” 李莎莎想了想:“小哥哥,这枣仁糕、松糕各拿四块,那个花生糖和芝麻糖也麻烦每样包四块。” 伙计笑眯眯地说道:“小meimei好客气,我这就给包啊!”说完转身拿了几张油纸,分别包了李莎莎要的那几样东西,又用麻绳捆成一串,这样方便拎着。 伙计将捆成一串的点心放到柜台上噼里啪啦地用算盘开始算起账来,一会儿抬起头来:“枣仁糕和芝麻糖三文一块,松糕和花生糖两文一块,一共四十文。” 李莎莎扯了扯王氏的衣服,王氏忙从怀里掏出那剩下的一百七十文,数出四十文递了出去。李莎莎见王氏将怀里的钱尽数拿出来,有些担心,就让王氏把余下的铜钱给自己放到背篓里用脚踩着。 四人又去了熟rou铺子,称了二斤酱牛rou和一只烧鸡。见到这些,李莎莎突然想起如果买些大棒骨回去,是不是能每天给老太太熬些大骨汤喝喝呢。她就对王氏说道:“奶奶,咱们去集市上买些生猪rou,明天给大家也吃点好的。” 王氏看着孙女高兴的样子,拒绝的话就说不出来,再说如果没有孙女这些钱也挣不着。狠了狠心点头道:“嗯,去吧,咱们家有两个月没吃过猪rou,到时剁些肥瘦rou我们可以包饺子。” 几人又回到集市上,那些卖猪rou的这时都卖得差不多了,只剩了些特别瘦的和猪棒骨什么的。这时候的人都喜欢肥一些的rou,因为难得吃上一次猪rou,哪像上一世的人们还得研究出什么瘦rou精害人。 李莎莎一见这个正好,就问一个满脸横rou却笑得平易近人的rou贩子:“大叔,您这猪棒骨什么价?”那rou贩子见两个女的带着两个孩子,居然还是那最小的孩子问价,有些觉得不可思议。只是既然生意上门还管那许多,回答道:“小姑娘,如果这几根你包圆,我就只要五个大钱。” 李莎莎见那摊子上摆着六七根大棒骨,就点头:“行,大叔。您给我们包起来吧!”那rou贩子非常高兴,就对李莎莎说道:“小姑娘,要不把这点rou也要了吧,我也不称重了,你给二十文就好。” 李莎莎看那些瘦rou,估摸着有三斤的样子,二十文还是很合算的,就点头同意了。她从脚底下数出二十五文递给了rou贩子。让那贩子用荷叶将rou和棒骨都分别包好,又用草绳系上,这才放入李玉兰身后的背篓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