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第2/2页)
丸可以起死回生,无论什么样的情况都能救活了。下次她就准备买一台能做木制东西的机器,到时给弟弟和meimei做一个双人的木摇篮和双人的木推椅。 没多久,雷国珍在娘家住满了一个月,雷正堂和吴氏将雷国珍和大毛二毛送了回来。已经满了两个月的大毛和二毛长大了许多,会笑、会用眼神跟你交流了,李莎莎觉得两个小家伙太可爱了,她现在最大的爱好就是跟两个小家伙逗着玩儿。两个娃儿的回归,也让老太太悲伤了许久的心终于得到了一丝安慰。 王氏和李玉兰做了很多菜欢迎他们的回归,也是感谢雷正堂和吴氏这一个月对三人的照顾。雷正堂又想起了八月节那日喝的葡萄酒,再三叮嘱李莎莎今年一定要给他送几坛子的葡萄酒,李莎莎头点得跟鸡啄米一般,雷正堂才算是高兴地离开。 日子快快乐乐地过去了,终于到了大毛和二毛满百日的时候。王氏和李玉兰提前一天已经将要做的菜都准备好了,又请了几个相与的来帮忙的媳妇子。一早起来,李德海一家也赶过来帮忙,李先平和李先智专门负责去借桌椅板凳,李玉兰、李莎莎和李苓苓负责上菜,小张氏和柳氏则在厨房帮忙。 这次满百日,不光是请了自家的亲戚,还有族里的几个耆老和族长,这些都由老太太在主桌陪着。因为今日还要给大毛和二毛上族谱,将两个小家伙的大名公布于众。为了这些老人家,李莎莎想了许多适合的软和一些的菜肴。 这次办百日,李莎莎打着整整十桌,差不多将当日大毛和二毛出生的时候送过礼物的村民都请了来,当日像李德江和李德湖她就没有请了,没必要将这两家请来给自己家添堵,老太太也因为前几次的事情也不再说叫他们了。县城里的小姑奶奶也托人送了请柬,只是她已经回信说自己太忙,不会过来了,只是派了家里的仆人送了几匹绸缎作为贺礼。 随着客人陆陆续续地过来,李莎莎和李苓苓也帮着给客人们泡茶。因为老太太年纪最大,就是耆老们对老太太都非常恭敬。到了上菜的时候,几人忙得团团转,好不容易菜上齐了,老太太陪着的族长和耆老们那桌不是传来赞叹声,都是夸她家的饭菜好吃。 吃得差不多的时候,雷国珍和李玉兰抱着大毛和二毛过来了,专门去了族长那桌见了礼。族长捏着他的两根胡子问道:“两个娃儿的大名取了没有?”雷国珍回道:“大名都是相公给取的,大毛是哥哥,叫李先奉,二毛是meimei,叫李莹莹。相公说了一大堆是什么意思,可惜我不怎么记得了,没法给族长爷爷一一说明了。” 李莎莎听到这,就在旁边插嘴道:“族长太爷爷,我爹说了大毛叫李先奉,奉乃承也,寓意咱家大毛承继了咱爹娘的长处,而且会将这长处继续传承下去。二毛大名是李莹莹,莹字取尚之以琼莹乎而。也就是似玉的宝石。” 族长听得李莎莎这伶牙俐齿地一番解说,不禁对这小女娃另眼相看,这宗辉打小就是老李家的神童,看着这莎姐儿也不简单呢,以后说不定也会有出息呢。 想到这里,老族长打了个哈哈:“莎姐儿不得了呢,比你母亲的记性都好,是不是念过书啊?”李莎莎躬身行礼:“老族长过奖了,我就跟着哥哥认了几个字。”老族长笑着点点头,对同桌的耆老们说道:“你们看这女娃儿可不得了,这就认得几个字,就能将她爹的话记得这么清楚,就是一女神童啊!”耆老们知道李宗辉已经去了府城的书院,拜了当今的大儒风山长为师,这今年的秋闱估计就属于囊中之物了,他们李家村估摸着能出第一个举人老爷了,一个个都随声附和起来。 雷国珍听大家夸自己女儿也喜笑颜开,趁着热闹对老族长说道:“族长爷爷,那今日就烦您给这两个娃儿上了族谱吧!”老族长点头称是,叫了自家孙子过来,让他去祠堂拿族谱。没多久族谱拿了过来,老族长当着大家的面,在李莎莎的名字下添上了李先奉和李莹莹,又让自家孙子将族谱供到祠堂里。 见到两个娃儿的名字都上了族谱,李莎莎的家人这才都安下心来。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吃了这百日酒,王氏和李玉兰又准备了一大堆的礼物,让各家都带回去。李家村从来没有哪家吃百日宴还能拿礼物走的,这一下村里上上下下都对李莎莎家称赞不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