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曲有误_第134章襄阳困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襄阳困局 (第2/2页)

 刘先没有直接回答周瑜的话,而是看了周瑜一眼,道:“主公说先听听你的意思。”

    周瑜面色凝重的站起来,道:“既然我们不得不结盟,那不如行昔日秦国远交近攻之法。”

    “哦,当何解?”

    “袁术占据南阳郡,现在势力已经到达樊城、邓县附近,袁术性贪,早就对荆州虎视眈眈,亦欲取而占之,这对我们来说是腑腋之患。而袁绍兵强,远在冀州,对荆州并无实质性的威胁。况且袁绍如今兵强马壮,士庶归附,德名天下流传,袁术不是他的对手。所以,我的意思是暗结袁绍,共抗袁术。”

    袁术志在荆州,已不是秘密。孙坚在击败周昂的袁绍军后,便南下掠地,连败张虎和陈生于邓县,意在荆州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哈哈,公瑾啊,你的分析的确名不虚传啊。”

    周瑜笑道:“不敢,不知先生持何意思?”

    “我也是这个意思,袁绍者,藓疾之患;袁术者,卧榻之贼也。所以我们应该借助袁绍的力量对抗袁术,我当时也是这样对主公说的。其实主公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他最后说想听听你的意见在做决定。”

    周瑜心里也颇为感动,在这个权力重于一切的社会,王睿能够这样的信任他,这本身已经是极大地恩宠了。周瑜低声道:“恩师知遇之恩,我心中会铭记在心的。”

    刘先点点头,对周瑜也颇为欣赏。善谋略,有武艺还不乏谦虚做人的君子之风,这样的人才,真的是颇为难得的。

    “刘别驾,那如果这样,襄阳便是我荆州的北方门户,绝不容有失啊,张虎、陈生虽然有万余部众,若是据守襄阳要隘还好,若是轻易出击野战,恐怕在猛将孙坚的手下,走不了几回。”

    “是啊,我就是为这个事情而来,上次主公采纳你的意见,暂时以张虎为襄阳太守,陈生为将,招抚他们,令他们守卫襄阳,如今恐怕不行了。”

    周瑜也明白,原本定下的先南后北的战略恐怕行不通了。荆州兵少力弱,若是让孙坚袭破襄阳,袁术必然遣大军南下,失去襄阳之险,则袁术军水陆两面都可以进击荆州腹地,实在是不容有失啊。

    周瑜已经明白王睿的意思了。

    现在王睿手下能用之兵也就只有自己了。南郡的荆州主力现在正在华容和贝羽鏖战,无法脱身,如今事态紧急,恐怕只能自己率兵北上攻夺襄阳了。

    而且如今的襄阳局势还不明朗,张虎、陈生虽然上次接受了王睿的任命,但并不代表他们就真心归顺了王睿。周瑜这一趟既要让张虎陈生平安的将襄阳移交过来,还不能将他们逼到袁术阵营中去。其中的火候,甚是难拿捏。

    “刘别驾,我这就准备率兵北上。”周瑜向刘先行了一礼。

    刘先笑道:“公瑾知道就好,我也就不多说了,这次主公让我监运粮草以助将军,裴潜仓曹已经押运粮草往宜城而去,就等将军你了。”

    “哈哈,能得刘别驾和裴仓曹相助,我喜之不尽啊。到时候,还需要刘别驾为我画谋啊。”

    周瑜虽然是江夏太守,但有爵位,又是伏波将军,官位自然在刘先之上,可周瑜说话从始至终,没有流露出一点对刘先的不敬之意。刘先心里也极是欣喜。

    两人将粮草之事又说了一会,才亲自将刘先送至馆驿休息。月色如水,在返回的路上,周瑜并没有骑马,而是步行返回。周旭和卫兵跟在身后,看他正在低头沉思,不敢上前打扰,只是远远地跟着。

    周瑜心里却颇不平静。

    袁术派遣孙坚进攻襄阳,这是一个什么信号。

    原本在历史上,孙坚北上时便已经逼得荆州刺史王睿吞金自杀。然后董卓才派北军中侯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刺史的。刘表依靠蒯良和蒯越兄弟的谋划,以及襄阳大族蔡瑁的支持,单骑走宜城,平定荆州六郡。

    而后孙坚和袁绍发生矛盾,刘表又与袁绍结盟,于是孙坚便来攻打以襄阳为荆州州治的刘表,结果几场大战,刘表大败,被孙坚大军围困于襄阳。后来黄祖率部前来救援,开始时也是大败而归,后来黄祖利用孙坚轻敌冒进,将孙坚诱入襄阳北城外的岘山中,才射杀了孙坚,解了襄阳之围。

    如今一切都那么相似,一切都那么熟悉,但一切都已经不同了。

    王睿不仅没死,还成了主宰荆州未来命运的荆州牧。并且到现在还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统一荆州。再加上襄阳也并不在王睿手中,这场仗的难度,不低啊。

    提前登上历史舞台的自己,又会在即将而来的大时代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