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曲有误_第140章 兄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兄弟 (第1/2页)

    第140章兄弟

    这一夜终究不凡。

    周瑜自然知晓幕阜和莺莺两个女人内心的不满,于是挨个前去安慰,在付出了极大地“代价”和甜言蜜语之后,两个女人才总算原谅了他,只不过周瑜心里就发苦了,这现在才两个女人就闹成这样,这以后还怎么办啊。

    望着怀中玉人娇弹可破的细嫩脸蛋,周瑜感慨良多。

    看着幕阜已经熟睡,周瑜轻轻解开锦被,然后偷偷出了门,来到后花园的一座凉亭下,这座凉亭不高,周瑜只几下便攀了上去。坐在凉亭顶上,手中拿着一壶酒,感受着微微的凉风。周瑜着酒,望着月,回忆起这里的点滴来。

    这座亭子顶上,周瑜和孙策曾经仗剑相向,比试武艺。在孙策待在武昌的那段时间,两人基本上都是读书比剑讨论天下大势。并且一到晚上便来到这里,坐在亭顶,对酒当歌,抒发胸中万丈豪情。

    马上就要成为对手了吗?

    周瑜想着。对于孙坚,周瑜其实心中并不喜欢,勇将莽夫而已,可称得上骁将,但难成大器。在前世是宁浩也好,还是来到这里阴差阳错的成为周瑜也好,周瑜对孙坚的态度评价也就那样。可对孙策,他确是极其喜爱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那样相交甚厚,交谈甚欢的原因。

    如果可以,他希望两人的兄弟感情能够长存。

    这可惜,在这现实中,情意终究难敌岁月利益的侵扰。

    周瑜衣带飘飘,站在亭子顶上,腰间悬剑,仰首北望。低声道:“我们曾有过诺言,终身不复侵。这一点,我会做到。袁术虎狼之贪,你可要小心啊。”

    晚风微凉,月明星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生总是如此出乎意料。

    。。。。。。

    襄阳自古便是一个军事战略要地,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虽然在汉代这种战略地位还并没有凸现出来,但区域性的要地也是受到人们认可的。

    孙坚很苦恼。

    关东盟军虽然已经解体,但是许多诸侯仍旧在这里同董卓作战。他怎么也没想到,袁绍竟会成为背叛他的第一个人。

    想他辛辛苦苦带着南境几千子弟北上讨董,历经数战,那一次不是冲锋在前,数十万盟军前沿不前,为董卓所败,是他第一个击杀董卓骁将华雄,并将董卓打回长安的人。

    甚至董卓都派人来许以婚姻,想和自己结儿女亲家,是自己坚持本心,将使者赶了出去。

    是他,攻破洛阳,修葺宫室皇陵,十万英豪,谁有他的功劳大。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袁绍竟然派周昂袭击自己的大后方豫州。

    让自己竟只能落得居于袁术之下。

    围困樊城已经好几日,双方各有胜负,但总体上孙坚占据主动地位。

    夜里。

    孙坚将一个装饰华美的盒子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然后小心翼翼的将盒子打开。里边装的是他在洛阳一个枯井中发现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缺了一块,但仍旧不减他的那种神秘感,仿佛能带起所有人的权力欲望,就连孙坚本人也不例外。

    知道孙坚拥有传国玉玺的人不多,除了自己的兄弟子侄,便是几员跟随自己的老将。可不只怎么回事,纸终究包不住火,这个消息终究还是泄露了出去。

    传国玉玺在灰暗的烛光下发着淡淡的光晕,这光晕很柔和,但极易照亮人心最黑暗的角落。

    “父亲,我总觉得这东西并非福气,我们现在带着它会成为众矢之的”在现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孙策反而比孙坚要更加理智,更加的冷静。他已经默默感觉到,诸侯们对他们的改变,肯定与这东西有关。

    “你懂什么?这是玉玺,是传国玉玺,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孙坚看着自己的儿子,冷声道。他现在已经被这个东西迷糊了心智。这些日子,总要在没人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瞧一瞧。

    孙策叹息一声,现在他们军不满万,虽说投靠了袁术,袁术也极为热情的接待了他们,但看到袁术那张虚假的笑脸,孙策总觉得有些不放心。

    “父亲,我总觉得袁术此人阴测测的,似乎在密谋什么,父亲要小心此人才是。”

    孙坚促了一口,轻蔑的道:“袁术无能之辈而已,凭借世家贵族的影响力获得了一些实力,何足为惧?”

    “父亲,袁术虽然无能,可是手下兵强将广,谋士如云,又加上现在已经掌控南阳郡,父亲不能大意。”

    孙坚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对孙策道:“你看,多亮,多耀眼。天下诸侯那么多,这玉玺为什么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