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曲有误_第181章 周瑜的建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 周瑜的建议 (第1/2页)

    第181章周瑜的建议

    “周将军这酒果然大妙!”士武赞不绝口,他品尝了一杯之后,欣喜不已。

    周瑜笑道:“此酒与现在大家所喝之酒酿造之法不同,味道倒是极好的。”

    士武令人将酒抬了下去,一旁的士徽看见貂蝉脸露喜色的看着面前的葡糖酒,默默地没有说话。

    士徽心中大怒,他走上前去,走到貂蝉面前,道:“小蝉,这什么酒,给表哥尝尝。”

    貂蝉面色一变,脸色一冷,像护自己玩具似得将酒坛护在怀里,道:“不要。”听她声音完全就是一个撒娇的小女孩。周瑜听在耳中,心中一喜,暗道:“没想到这丫头也有这么可爱的一面,看来这次礼物送的比较成功。”

    周瑜走过来,对士徽道:“不知这位是?”

    士徽冷笑一声,散去脸上的尴尬,道:“在下士徽,天南士家嫡长子。”

    周瑜淡淡的哦了一声,便不在说话。两人其实只说了一句话,但听在众人耳中,已经高下立判。周瑜至始至终并没有提自己是庐江周族之子,而士徽则在两人的第一次会面讲话便用天南士家嫡长子的身份来为自己仗恃,实在是差别已经明显。

    想来是士徽也意识到自己说话有些急切,便道:“久闻庐江舒城周郎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周瑜挥挥手道:“些许虚名而已,何足挂齿?倒是天南交州第一才子之名,我可是仰慕已久啊。”

    士徽眼珠一转,斜眼瞥了一眼在一旁的貂蝉,貂蝉还将酒坛子抱在怀里,正在怔怔的,似乎什么都没听。士徽笑道:“世人浅鄙,胡乱称誉而已,倒让周兄见笑了。”

    周瑜微微一笑,不再和士徽说话,而是转身对士武道:“士大人,今日相见不会是只和我饮酒吧?”

    士武也坐下来,脸色也严肃起来,道:“周将军,我想我的用意你大概也明白,你我相持于曲江,其实从心底里来说,我交州士家并无窥伺荆州之意。只是张津自为交州刺史以来,素来荒诞不经,骄奢yin逸。且处处和我士家作对,所以我想趁着这个机会和将军结盟,如何?”

    结盟?周瑜心中一顿,士家在交州势力庞大,他想过要和士家有所谈判,没想到士武竟然率先将所有事情都说透了?周瑜也没想到士武居然如此说,不由得对士武又高看了一层。

    此人心思深沉,又不拘俗礼,实在是一个极为厉害的对手。

    蒯越看了周瑜一眼,点了点头。

    周瑜道:“我能得到什么?”周瑜也不做作,说些有的没的没营养的话,而是直指要害。

    士武看着周瑜问道:“你想要什么?”

    周瑜低着头,端起桌子上的酒杯,抿了一口,道:“交州素来为边荒之地,但我不同此意,交州临海,南海、合浦、九真诸郡物产丰饶,渔产量高,再加上交趾郡为交州粮仓,实在是一等一的好去处。我们结盟不难,我希望能和士大人达成协议,开放交州和荆州的商路,并且能够沿五岭凿通山道,加强两州的往来,如何?”

    士武有些好奇,甚至是有些惊疑不定了。“就这么简单?”往往结盟,不是有意粮草军械,就是索要土地人口,没想到周瑜不仅没有提这些苛刻的条件,反而只是简单地希望和交州通商,修路。不得不说,士武一时也没想明白周瑜所意为何。

    周瑜道:“不错,就两个条件,其一,统一两地商稅,两州商人可自行南北通商,除铁器外可允许所有商品两州互通,双方官府不得另行加派徭役赋税;其二,两州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通五岭之道,加强两州交流。”

    士武没有说话,而是陷入沉思之中。周瑜的第一个条件可以说几乎就不算条件,这件事情对于交州士民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交州民虽贫,但方物特产甚多。只是因为没有市场,因而百姓并不能用这些特产还来生活所需的粮食衣服等生活用品。如果一旦商路打通,则交州的那些海贝珍珠,以及鱼虾海产便可以就着荆州北上,扩大市场,到时候百姓不想富都不行。

    只是让士武所虑者唯有第二件事情,交州之所以为交州,远离中原政局,一来是因为地方偏远,更重要的则是环境恶劣,道路不通。周瑜所说的修建道路的意思,虽说对交州建设有利,但是对交州的安全也会行成一定的威胁。这件事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了的。

    士徽在旁边听着,不由得道:“周将军倒是好计谋,想凿通五岭,好方便南下交州不成?”

    周瑜转过眼来,看着这个青年才俊,此人有交州第一年轻俊才之称,倒也不是浪得虚名。一眼便看出其中的关键。不过。。。

    周瑜笑道:“士公子说的是,不过我想问问士公子,以荆州的军力,能否轻易南下?”

    士徽哼了一声道:“当然不能,我交州虽然算不上大州,但是天南名郡,猛将良才甚多,以你的才能,不足以南下。”

    周瑜嘿嘿一笑,也不去理他夹枪带棒的嘲讽。

    “那我还有一件事情想问士公子,不知公子是否知道在德不在险之说?”

    士徽笑了笑,这小子,难不成还想考我,道:“当然。”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