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曲有误_第189章 周瑜的底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9章 周瑜的底细 (第2/2页)

。周将军以三千浔阳军,在西陵城下,以少年英姿,阵斩江夏贼首赵慈,此为将军成名之始。而后以白衣之身,入仕荆州,成为荆州刺史王睿的得意门生。随后便一发而不可收,自将军领兵以来,先以建威中郎将的身份督夏口,后又借平定武陵蛮和江夏蛮部之功为江夏太守,年未及弱冠而以郡牧之尊,国朝四百年来,也屈指可数。”

    周瑜静静的听着,不时的喝一杯茶。然后脸上的表情也很淡然。仿佛他说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关联。

    中年文士继续道:“后来,周将军押解税粮入京,卷入朝廷党争,先助何进灭蹇硕,后又离奇得罪大将军何进,被按下狱。然后又借董卓之乱摇身一变而为有功之臣。一下子变成了武昌乡侯,伏波将军。周将军的仕途真是精彩纷呈啊。”

    待他说完,周瑜道:“你想说什么!”

    中年文士洒然一笑,道:“我并没有别的意思。自从得到将军之后,王荆州不仅州内盗贼晏然,就是民生经济也大为好转,南郡、江夏两郡,年年丰收,商路畅通,大批的人口和商贩涌入,荆州百年,从未见如此的繁盛景况,我就在想,这谋策应该就是出自将军之手吧。”

    周瑜脸色微变,微眯着眼道:“你说的不错。”

    中年文士接着道:“以陆康之才,一郡已是顶峰。王睿之智,一州便是所能。可我观将军在江夏以及长沙诸郡的政令,颇有眼界和胸怀。以我观之,将军之眼,绝不会止于荆州吧。”

    周瑜忽然脸色舒缓下来,其实这些事情说透不说透,于周瑜而言并无差别。

    汉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

    况且如今天下纷乱,流民四起。正是我辈扫清寰宇,还百姓一个清平天下之时。

    又有什么可避?

    周瑜道:“先生此言差矣。袁绍绝步冀州,在北方四处兼并土地百姓,晏然已有不臣之心;公孙瓒虎步幽州,身下白马义从天下精锐,胡人尚且丧胆,黄巾焉能抵抗。曹cao称雄兖州,也有天下之志。陶潜在徐州,马腾韩遂在凉州皆是一时之雄。我小小的荆州恐怕还入不了天下人的眼吧。”

    “周将军说的言重了,荆州虽小,却是天下关键,将军此语说的过于谦逊了。”

    周瑜道:“先生今天说这么多,应该不只是来说说我的历史吧。”

    中年文士嘿然一笑,看着周瑜道:“今日我来武昌之时,多看了城中江夏山两眼,发现此山雄峻若此,里面应该有许多好东西的。”

    周瑜皱了皱眉,道:“这话什么意思?”

    中年文士道:“以将军的睿智,难道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周瑜道:“不懂。”

    江夏山是武昌重地,平时守卫森严。虽然现在天下大乱,但大量囤积粮草武器却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毕竟这天下还没有乱到让谋反公开的地步。无论袁绍也好,还是曹cao也好,都要竖起尊王的大旗。

    不过周瑜起初的吃惊过后,也立即淡定下来。这个中年文士既然气质不凡,而且所说的周瑜的事情又那么详细,必然是有所准备的。

    “先生是如何知道的?”

    中年文士道:“猜的?”

    “哦?”

    “我曾听人分析过你,对你是充满了赞誉。而且在她嘴里,从未对一个人有过那样的评价。所以我专门在你的府门前转了一圈,江夏山外松内紧,再看看你对武昌城的设计便知你对江夏山绝不是作为武昌的凭险之地那么简单。”

    周瑜点点头,道:“不错,先生眼光如炬,在下佩服。不过我很想知道,先生今日来说这么多,目的是什么。”

    中年文士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忽然脸上显出一种沧桑的无奈感,道:“其实没什么目地,只不过因为一个人。”

    “一个人?”

    “不错。就是前面我给你所说的给予你评价的人。其实我就是想看看你是不是真如她所说的那样。”

    “那结果呢?”

    “她说的有点意思。你确实是和许多人不一样。”

    周瑜倒有些好奇中年文士口中的那个人是谁了,谁能这样评价自己,又能让中年文士这个人专门来找自己说些这样的话试探自己,可见那个人一定也有不凡的地位。

    周瑜道:“那个人对你很重要?”

    中年文士叹息一声,那是他的女儿,怎么会不重要,是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女儿啊,怎么会不重要。只可惜他们中间隔了一道墙,一道永远也解不开的心结。

    “不错,很重要。是这个世上我唯一的亲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