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圈套 (第1/2页)
回到玄月宫,满目的白色刺痛了苏月笙的眼。 此时夜已经深了,却没有一个人睡去,玄月宫数百人跪在大堂内外,为宫主守灵。 白色的灯笼在月色的渲染下,越发凄凉。 本是一路急匆匆赶过来的苏月笙在见到大堂内停摆的那副棺木时候,顿觉得步子犹如千斤重。 “少宫主!” 见到她出现,众人齐齐跪拜行礼。 看着他们一贯的恭敬的摸样,苏月笙便知云汐没有将所见到自己杀了师傅的那一幕告诉别人。 如果被传出去了,此刻在这里迎接她的,恐怕也是刀剑相向了。 她镇定自若,目光淡淡的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用毫无情绪起伏的声调问道:“青衣呢?” “少宫主,青衣使不是和你一起出宫的吗?” “咯噔!”苏月笙心忍不住跳快了几拍,这结果和心头某个猜测不谋而合。 果然。 她出征前,她分明记得青衣告诉她,师傅有事传唤,可是她根本就没有回来过。那夜太**变,她听到刘岱被逼入迷雾岭一路急寻而去,那仿似掐着时间来的刺客,又是如何料到她的行踪的? 后来她虽然刺中了燕恒,却仍旧被燕恒机警的反击,她亦受了伤,中了毒。 是不是害怕被自己看出端倪,所以谎称是师傅有事急招脱离自己身边的呢?她犹记得当时在那女子身上闻到了淡淡的有几分熟悉的味道,后来因为战事紧张,她的全部注意力都转了过去,没有闲暇细想,现在回想这几年来,青衣虽然随时护卫在她身侧,但从来都是刻意与她保持距离,包括她的面纱、斗笠,都从不曾让她见着,对于青衣的气息,她倒没什么印象。 是不是因为是她,才会有这般几分熟悉却又陌生的感觉? 人的思维总是如此,一旦有了猜测的目标,所有的线索便悉数自觉的串联了起来。 苏月笙此时虽然表面上强壮镇定,心头却是难以平静。 若是青衣,那么玄月宫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她却连一丝消息都没有听到就也有的解释了。 青衣是玄月宫四使之首,不但负责她的安危,还负责她同玄月宫的联络。若是她利用自身职权,做了手脚,自己这一路都没有收到消息很正常。 可是,真的是她,那么,她又为的是什么呢? 青衣同云汐她们不一样,自小在这玄月宫长大,她是三年前身负重伤被师傅带回来的,至于她的来历出身等都没有被师傅提及,只是等她伤好之后,便成了她的贴身护卫,几乎形影不离。 想起那日在迷雾岭悬崖边,那女子饱含的憎恨和怒火,她看的分明。 想起这,苏月笙不寒而栗。 明日便是各国才俊齐集玄月宫声讨《定军策》的日子,她不可以掉以轻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燕都皇宫,御书房内,燕恒静静的将密使传来的信函看了一遍,眉峰微蹙。 案几上焚着极品的檀香,夏日的骄阳照进这深沉的大殿,连空气里都涌动着令人燥热的因子。但偏偏殿内所有的侍从在看到太子此刻的神情之后,莫不心头打着冷颤。 虽太子素来待人宽和,并非性情暴虐的前太子,此刻也没有说只言片语,但他们仍觉得威严,来自太子本身流露出的强大气场,让这燥热的夏都犹如寒冬。 在宫中服侍,本就是提着脑袋过日子,生怕有任何差池,是以,太子仅蹙了下眉,殿内所有人的心都纠结在一起。 静谧的氛围,泠泠的空气。 宫人们大气都不敢出一声,那紧绷的心弦就要到达极点的时候,只听燕恒淡淡道:“魅影。” 只一声轻唤,便见一道灰色身影一闪,魅影应声出现,躬身跪于案前。 燕恒将信函握于掌心,正欲开口吩咐,就见一个掌事太监急匆匆的前来禀告:“太子殿下,贵妃娘娘病重,太医说……” “说什么?” “太医说,恐怕时日无多……”太监哆嗦着抬头看燕恒的脸色,便见那俊美的容颜,依旧冷凝,没有多余的表情,当下便悄悄松了一口气,继续道:“贵妃娘娘让奴才来请太子过德芳殿一叙。” 这宫里只有两位贵妃,前太子生母赵贵妃已经被燕恒打进冷宫,夺了封号,这掌事太监所说的,自然是真正的四皇子燕恒的生母,李贵妃。 因为当年的事,四弟代他去死,他一直对李贵妃怀有亏欠。他不是真的燕恒,当年被烧的面目全非,外人看不出来,却不一定能瞒得过一位母亲,但这些年来,她待他犹如亲生,外人丝毫看不出间隙,让他都觉得有些恍惚,李贵妃到底是知,还是不知? 无论知否,就论这些年的照拂,他也该前去探望,是以,他对魅影挥了挥手,将刚刚要吩咐出口的话暂且放下,先随着太监去了德芳殿。 燕恒步入德芳殿,铺面而来的草药味让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