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09:出银五十万 (第1/2页)
十日后,荣家军终于一鼓作气拿下了富台城。 这是出征以来,打的最久的一战。 但只要过了富台,往前十多座城池都是一马平川之势,要省力的多。 数十万汇合至富台的荣家军,全军欢欣不已。 京中派人押送来了粮饷和军需。 入夜,举营上下举行了庆功宴。 就连出征以来,为了谨慎起见滴酒未沾的荣寅,也同将士们畅饮了几杯。 宴后,荣寅回了营帐内查看各处递来的密信。 “回禀睿郡王,押运来的军粮等物一应入了库。”押运粮草而来的北营校尉来至营中,同荣寅禀道。 荣寅收好书信,忽而问道:“我听闻,此次押送过来的粮饷与兵器,似乎与往年不同。” 看守库房的士兵早早就跟荣寅禀明过了。 说是这次的粮饷,米面皆是最上乘,猪牛羊‘rou’更是较往常多了三倍还不止,就连普通士兵所使用的兵刃等,铸造的材质也提了不止一个等次。不仅如此,还一并送来了全新的被褥衣物,做工布料均是挑了最舒适的。 在外行军打仗,本就是一件极吃苦的差事,这下倒好,吃住穿行,竟是不比在家时差。 荣寅可不认为,这会是卢治的意思。 卢治断然没有这么做的道理。 纵然,此次他冒险配合卢治做了一场深陷囫囵的戏…… 他现在满心想着将青国拿下。早日回京,这一点卢治深知,所以不会给他施这些恩惠。 而且这种近乎奢侈的军用程度……传了出去。定会徒招非议。 只怕如今朝堂之上,又该有人借机弹劾他想要伺机挖空国库,有不臣之心了吧?荣寅在心里冷笑着想道。 却不料那校尉道:“回郡王,此次押送而来的军需,一应都是由百姓捐赠的银两置办的。” 荣寅一愣。 校尉又恭敬的说道:“郡王带领荣家军出生入死,为国征战,百姓们怕士兵们吃住不称心。才发动了捐赠事宜。百姓们有此举动,也是说明郡王极受百姓们尊重爱戴。” 夏国历史上。百姓们除却应缴纳的赋税外,主动捐赠军需物资的,这还是第二次。 第一次,便是当年荣寅的父亲。雍亲王出关征战西域之时。 荣寅不免觉得心头一热。 纵然他本身的出发点并没有那么高大的志向,所做一切皆是为一人而已,可现下猝不及防的,得到了这等至高无上的认可和拥护,作为一军领帅,他为整个荣家军感到自豪。 想到日后要走的路,也觉得越发有动力了。 万青在一侧忍不住疑‘惑’道:“可这么些东西,也不是普通的百姓们能捐赠得了的啊……” 按理来说,百姓们捐赠物资。不过是些粗粮家禽‘rou’食再加上些做工普通的衣物盔甲罢了,像这种,万青觉得实在是……太上档次了。甚至是……有些太铺张‘浪’费了。 荣寅也觉得这太过夸张。遂拿疑问的眼神看向那校尉。 校尉犹豫了会儿,而后‘露’出了一个有些莫名的笑。 荣寅被他这突兀的一笑,笑的有些懵。 “有话便说。”荣寅道。 “是。”校尉忙地点头,脸上的笑却没有淡去,就听他说道:“此次捐赠,据军需处统计。百姓们约是捐赠了三万两银。” 三万两…… 已经是个很了不得的数字了。 这也只能是在百姓富庶的乐宁城里才能做得到,换了其它地方。只怕根本是可望不可即。 可是不对啊! 这些东西……供给几十万士兵吃用的东西,岂是三万两能包的住的! 依照他这些年行军打仗的经验来看,只怕三十万两都有些勉强。 万青愣了会儿,便朝那校尉问道:“那余下的,是开了国库不成?” 若果真如此,可不见得会是一件好事! 指不定那起子人会怎么弹劾他家主子呢! 宁可不吃这些好酒好‘rou’,不穿这些好衣,那也不能给自家主子留下话柄啊! 万青急了,刚要再开口说话,却见那校尉连忙地摇头,而后声音低了低,看着荣寅说道:“除了百姓们合力捐赠的三万两之外……叶记茶铺的东家,捐了五十万两。” “啊?”万青尾音拉的老长,眼睛瞪圆了问:“哪个叶记?” “就是叶落银姑娘。”校尉答道。 万青的嘴巴张了又合,没能发声说话。 五十万两啊…… 荣寅目光凝固住,看不清内里情绪。 时隔已久,猝不及防的忽然再听到这个名字,竟就足以摄住他的心神。 本以为这么久来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