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荣华 (第2/2页)
左东权倒先提起这茬,“下官奉劝侧妃一句,莫要等到蛋破舟沉之时才去求人,与范家联姻一事,给世子带来的好处多得出乎侧妃的想象。” 危言耸听顾晚晴心里回了他一句,又补了一句,不给你治‘腿’了,哼 顾晚晴在‘门’口和左东权大小瞪小眼的时候,青桐就追了出来,没料到院外有人,被左东权脸上的长疤吓了一跳,微微后退了一步。 左东权立刻半转过身子,遮去面上大半伤痕,顾晚晴心里讥笑,他竟也会体贴人意?脑中突地又晃过一事,她似乎曾听袁授说过,左东权心里有人了,是不会再接受别人的,当下哼笑一声,拉过青桐与左东权得意地道:“左将军常年在外奔‘波’,孤苦一人,我和世子都心疼得很,早想给你成个家呢你看我这‘侍’‘女’怎么样?我这就去与世子说,把她许给你吧” 青桐猛地一慌,手却被顾晚晴紧紧抓住,隐约觉得顾晚晴另有意图,当下不好说什么,但总是羞了个红脸,低下头去。 左东权听了顾晚晴的话也是僵了一阵子,不过目光转到青桐身上转了转,当下单膝着地跪了下去,“属下多谢侧妃安排,这位姑娘入‘门’后属下定然诚心以待” 青桐一怔,顾晚晴也愣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没一会反过味来,急急地把青桐扯到自己身后去,“呸呸呸”连呸了数声,“你想得美”说罢拉着青桐一溜烟就不见了。 看着她们的背影,左东权面无表情地站起来,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转头便对上院‘门’内袁授似笑非笑的模样。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别把她惹急了,不然我不饶你。” 左东权垂目,算是应了。 袁授在王府用中饭也是忙里偷闲,他刚刚抵京,急着处理的事情堆积如山,是不可能再耽搁下去的,当下离了王府入宫,不觉又是数日过去。 因为镇北王昏‘迷’不醒,为表孝道,袁授没有即时登基,不过百姓群臣纷纷上表言国不可一日无君,袁授连辞三次,但不抵民意如‘潮’,终是顺应天命,登基为帝,年号承治。尊镇北王为父王太上皇,生母哈氏为母妃皇太后。 此次袁授由入京至登基不过短短十余日,虽然表象一片昌平之‘色’,但内里危机四伏,重兵在外,老臣反对,甚至有多人未曾出席登基大典,当朝时局陷入了比镇北王掌权时更为动‘荡’的境地,而镇北王一脉承袭皇位终归不是名正言顺,王妃也只能是母妃皇太后,想再进一步,只能等到王妃逝世,袁授才可以追思名义,追封为皇太后。 连续半个月,袁授忙得未入后宫一步,这让早已搬至甘泉宫居住的顾晚晴觉得……她是不是被忘记了? 整个登基大典连带着随后的数项册封,好像都跟她没有半点关系,以致于她现在虽然在袁授的授意下住进了历代皇后居住的甘泉宫,身份却仍是尴尬的世子侧妃。 现在已经没有世子了啊,她给谁做侧妃去? 不过她的郁闷也没有维持很久,王妃……哦,现在应该称之为母妃皇太后,太后很快便将治理六宫之权‘交’到了她的手中,虽然因为名分关系只是“暂时‘交’付”,但她顾晚晴,也着着实实地体会到了当一把手的威风整个后宫,除了太后,谁不得听她的但话说回来,除了太后,后宫还有谁啊? 别说,还真有一个。 真阳公主。 顾晚晴在领了治理六宫之权过后就去见了真阳公主,她现在有权了啊当然得去瞧瞧当初向她求救急着要出宫的公主大人,顺便表达了一下慰问之情。公主见了她十分客气,但有一条,细打听的事一律不说,中心思想只有一条:还是出宫。 其实出宫还不容易么?顾晚晴倒也能理解她的想法,真阳公主本就是个宁折不弯之人,之前不知为何住进宫里,但现在江山易主,虽然名义上还是亲戚,实际上也多多少少有点血缘关系,但总不比之前泰康帝那时了,她要出宫,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因为大家都忙着,后宫的事被彻底忽略了,顾晚晴也就自行做主,送了真阳公主回她的长公主府。 这本是一件小事,公主出宫的时候太后也不是不知情,不过身份尴尬,所以并未相送,但的确是知道的啊就因为这事,以致于突然有一天真阳公主带着她的干孙‘女’乐果郡主突然从公主府消失,引发了一些可预知和不可预知的事情王妃推说不知时,顾晚晴十分诧异。 怎么能不知道呢?要知道她向来敬重太后,后宫一切大事小情虽然处理,但也都会向太后禀报,这太后怎么能这么不讲义气,犯了事就把责任都推到她的身上呢? 再说起来,一个过气公主,失踪就失踪了呗,能是什么大事,可偏偏地,真阳公主失踪的同时另一样东西也遍寻不到,不仅在宣城没找到、在皇宫里也没找到。 于是就有传言,说这公主啊,带着那东西跑路了,那东西么……一般人都管它叫“‘玉’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