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回京 (第2/2页)
雄黄酒道。 “真这么神嘛,那我听你的,多喝几杯,最近也邪乎,老被一个小丫头片子叫病猫,这也太坠了我十三爷的名头,这丫头片子不就是一股子邪劲嘛。”十三阿哥嘀咕着。 十一阿哥在边上摇摇头,而文茜却有些偷笑,这位十三爷面对小耗子的时候总是有些吃憋的,正说着,曹cao就到了,那院外的墙头上又响起了莲花落的曲儿。 文茜走到门口,冲着墙头上的小耗子招了招手,自上次谈话后,小耗子有两天没来了。 小耗子一蹦一跳的走过来,看着十三阿哥的时候也没往日的那股子针锋相对的劲儿,却多了一份爽气,走到桌前,给自个儿倒杯酒,然后举着酒杯对十三阿哥道:“你剿了太湖的水匪,又整冶了苏州的贪官,以后我不在叫你病猫,你是男儿汉,以后我叫你大哥,听说你要回京了,今天我是来送行的,干。。。”小耗子说完,便昂着脖子就将酒喝了下去,那样子很有些豪气。 十三阿哥本就是豪爽之人,小耗子这一举正对其脾味,便给自己满了一杯,同样喝干:“好,认一个这么有趣的meimei也不枉我这苏州这一趟,以后,meimei若到了京里,大哥请你喝酒。” 小耗子笑咪咪的看着十三阿哥喝完,呵呵一笑,一抱拳就离开了,顺着院子的槐树,跳上墙头,消失了身影。 十三阿哥的酒兴倒是被小耗子调起来了,一杯接一杯的喝着,很快那壶酒也喝光,十三阿哥也有了些酒意,大着舌头有些模糊的道:“这丫头性子,爷真喜欢,只可惜她不是旗人,又是这么自由的性子,怕是呆不惯深宅大院,守不得规矩。” 十一阿哥听着他的话,一脸若有所思的看着十三阿哥。 而文茜对于十三阿哥同小耗子之间那种朦胧的情意还是有些了解的,便道:“鱼儿必须在水里游,鸟儿必须在天上飞,欣赏它们不必要将它们关在笼里,在水边,在天空下,自能感受到他们的自由。” “对,这话对极了。”十三阿哥嘀咕着道。 这时四贝勒来了,看着十三阿哥有些醉意的模样,便道:“老十三又过了,下午还起程不?” “起,怎么不起,别以为我喝多了,这点酒还真不在话下,而这微醺着上路,劲头儿正好,没了分别的惆怅,人间路上有我行着,佛也是我来魔也是我。”十三阿哥眯着眼笑道道,最后更是用上了小耗子的莲花落。 “呵呵,十三弟长进了,说话也打起了禅机。”四贝勒打趣的道。 吃过端午饭,文茜整理着东西,不知不觉在苏州也呆了两个月了,本认为仅仅是过客,却发现这客栈留下了自己太多的痕迹。 不一会儿,下人来报,马车已经套好,先由下人将东西放上车,文茜在最后看了眼这来福客栈的后院,然后挽着十一阿哥的手胳膊上车。 四贝勒坐在前面一辆马车上,十三阿哥却是坐不住的主,骑着马奔在前头。 天热,文茜掀车帘子,除了风,吹进来了便是沙尘,没法子,文茜又把帘子放下,这样子虽热,却不会吃沙土。 马车上有软垫,还有一个底矮的长几,十一阿哥靠坐在软垫上,不一会儿就把棋局摆上了,这人有事没事的,就喜欢摆个棋局,聊天的时候顺手掂着棋子,无聊的时候也掂着棋子,用他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习惯,不过,文茜还是找到了一种规律,不管哪一种,只要十一阿哥掂着棋子,那他一定在想着事情,考虑着什么。 “想什么呢?”文茜转过身,靠着十一阿哥的肩道。 “在想你吃饭的时候对十三阿哥说的话,你是那天上的鸟儿水里的鱼儿吗?,你是不是也觉得自己被关在笼里?”十一阿哥定定的望着文茜道。 原来自己的话引起十一阿哥的感想了,文茜想了想道:“不是,鸟儿在天上飞,需要翅膀,鱼儿离了水就会死,而我的家乡有一种棘草,它可以在任何环境下生存,哪怕是级干渴的土地,它都能为自己找到水源,而我也许就是那种棘草吧。” 十一阿哥沉默了一会儿才笑道,不错,很形象,你似乎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视生活,也能让自己生活的不错。 文茜嘴角微微翘,以前,她奶奶就曾说过:“这小茜啊,没啥优点,但就是有股子韧劲。” 接下来的几天,便一直在赶路。 赶路总是很枯燥的,文茜无聊之余,便陪十一阿哥下棋,偶尔,四贝勒和十三爷也会来凑一局,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文茜同十一阿哥下,不过,文茜懒得费心思,硬是把围棋下成了五字棋。 终于进了京城,熟悉的京城大街,还有那沿街的叫卖声,让文茜都有一种倍儿熟之感,想着纳喇府,想着菊娘也快生了,那情绪也有些兴奋了起来。 在马车路过帽子胡同的时候,却看见一边八旗兵押着男男女女老老幼幼的几十人出来,哭喊声一片,将路都堵住了。他们这一行马车只得停下。 十一阿哥们一掀车帘,对承年道:“承年,去打听看看,发生什么事了?” 承年应声去了,不一会儿就回来道:“主子爷,是京师衙门的人,捉拿前明的一个王爷,前阵子,京师衙门查明,说这个前明的王爷是假冒的,现在捉拿问罪呢。” 而文茜却从那掀起的车窗处看到了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那个跟文佑一般大小的少年,是去年冬天在桶子河打冰的时候碰到过的,那个少年一如桶子河打冰时的模样,冷冷的表情,而文茜却觉得那眼神中很有一苍桑,似乎看透了世情般模样。 其实所谓假不假冒这完全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皇上要安抚百姓的时候,自然会善待这些投了降的大明王爷,可一旦时过境迁,这些大明的王爷又会成为皇上心头的刺,欲拨之而后快,所以假冒之说便成了莫须有之罪。 “即然这样,看着还有一会儿,我们绕道吧。”十一阿哥冲着承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