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六狼欲攻函谷关 (第2/2页)
,你给寡人说说,此仗我秦国到底有啥难处!” 王翦听言,朗声说道:“启禀大王,根据臣所知。如今我函谷关的守军只有五万之众。而六国联军足有二十五万,人数相差五倍之巨!若是他们带了大型攻城器械,突破函谷关,我大秦便无险可守,然后一马平川,他们便可以直取我咸阳城。” 嬴政此刻听言,心中豪言如风散去,良久,嬴政只感觉腿部发软。说道:“有地图吗?拿地图给寡人看看。” “臣有。”说完王翦从袖口掏出了一个厚厚的竹简。远远望去,竹简透漏着一种历史的厚重,这竹简看来是有些年头了。 只见王翦双手持竹简,恭敬等候侍女来拿。嬴政摆了摆手说道:“啥时候了!王翦你上来,事出紧急,这种事情就不用拘礼了。” “诺。”王翦恭敬说道,然后躬身小步走上高台之上,弯腰铺开了竹简地图。 嬴政看着途中密密麻麻看不懂的符号,有些发懵。这次嬴政可真的不怪地理没学好,就算后世地理学霸级的,嬴政也看不懂这个时代所标志的富豪。 不过嬴政倒是从地图之上,西侧看到了函谷关小篆写的三个字,字特小,再向西不远处,咸阳城也赫然出现在了地图之上。虽然嬴政不会看地图,但也知道,咸阳城和函谷关只见这条康庄大道之间并没有多少阻碍。 “咳咳。”嬴政干咳了两声。问道:“王将军,你跟寡人解释一下吧。” “诺。”王翦恭敬的解释道。手指着地图上函谷关三个大字,“大王请看,这便是函谷关建于崇高峻岭之间,这座关隘,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可以说我大秦有了它便可保我后方无忧。但是一旦函谷关不保,那么后面并无险可守。敌军便可绕过其后的关隘,直扑我咸阳城。” 嬴政点了点头。“这些寡人也知道。我想听听王将军分析一下,他们这次突然六国联军攻打我秦国,到底有何意图。竟然六国聚集二十五之众。” 王翦起身,目露精光,说道:“大王,臣觉得,这一次他们是来恐吓我大秦,大王刚登基月余,他们就直扑我秦国而来,这一定是早有预谋。若是这函谷关破,他们便会轻视大王,轻视我秦国。然后我大秦士气便会一落千丈。就连以后东出,我大秦一定会遇见难以想象的抵抗!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啊!” 随后王翦分析道:“带兵打仗依靠的就是一种无所畏惧的气势,若是这次函谷兵败,气势降低是小事,臣担心这六国中人见到我秦国门户大开之后,然后把国中兵力顺势全部派来。到时候,我秦国很有可能一蹶不振,被六只饿狼撕碎!到时候大业直接葬身于襁褓之中。” 嬴政听言,眉头紧锁,“王将军所说并无道理。” 事已至此,嬴政倒也只能被动应战,说道:“我秦国全国兵力尚有多少?” 王翦恭敬说道:“据臣所知,我秦国自长平之战,邯郸之战之后便未扩军,十年来一直于民休息,所以军力一直维持在二十万左右,山东六国韩、赵、魏、楚、齐、燕六国,各国兵力则是十五万左右。” 嬴政听言,缓缓地坐了下来,冷静说道:“单从数据上看,他们六国每一国的兵力都不足与我大秦抗衡,但是每个人出一点兵力,他们便可拥有比我们秦国多的军队了。这一次,他们六国才出了二十五万人,寡人觉得,他们心不齐啊。” 王翦笑道:“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合,他们互相之间也在相互制衡,臣估计六国的精锐部队,他们都不会派遣出来,而是固守在了后方。他们之间只是因为利益暂时的结合。” 嬴政听言,缓了一口气。“心不齐好啊,心不齐的六只狼,真的不如一只残忍的饿狼!” “大王英明!”王翦夸赞道。 嬴政摆了摆手:“我秦国现任的二十万军队如果全部集结到函谷关需要多久?” 此刻朝堂上静悄悄的,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王翦,太后也露出焦急的神情。 良久,王翦说道:“集结二十万兵力,这是最好的军队数量,但是达不到的。而且全部集结完毕,需要一个月之久。不过臣有一法子。” 嬴政听言,急道:“王将军有啥就请直说。” 只见王翦指着地图,函谷关左上方,正好有一个圆圈,圆圈旁边标注着安邑二字。王翦此刻中气十足,面上一股莫名的自信说道:“大王,这安邑城正在函谷关旁,而且这安邑城靠近河东郡,这可是附近最大的一座城。我们若是从安邑城直接征兵,臣保守估计,可以征集五万之巨。而从这里证明,臣经过昨晚彻夜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如果现在下命令,从这里征兵再顺着官道到函谷关,再加上路上耗时,仅仅需要七天。” 随后王翦指向地图上的咸阳城说道:“大王,如果再加上驻守在咸阳城中的七万兵马。抽取五万过去增援,那么函谷关一周之内,便可拥有十五万之中。” 随后王翦轻松的说道:“依靠函谷关十五万之众,依城固守一段时间,他们自己便会起内讧。” 嬴政此刻也感到心安,笑道:“王将军,你就这么自信他们会发生内讧?” 王翦身姿挺拔,中气十足如虎鸣一般的说道:“哈哈,大王,你太高估他们之间的凝聚力了,臣估计他们六国也没想过能攻破我大秦的门户。这一次主要是显示一下他们的团结力,再加上大王你年幼,恐吓你一下,然后让他们几年中能安稳发展。臣都怀疑这一次的战争就是咱们的邻居韩国发起的一次集体S扰事件。” 嬴政听言,看着有些破旧,却字迹清楚的竹简地图,赫然发现了秦国函谷关的东边较之整个地图,仅仅就那么一小片的地方。而且处在四站之地。这韩国在地图之上,上有赵国,下有楚国,西有秦国,东有魏,国家版图也仅仅只有一郡之地。超过不了两郡,这个韩国,在嬴政眼中,已然是名存实亡的存在了。 遂而嬴政笑道:“这韩国名为国,实则国已不在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