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欲御驾亲征 (第2/2页)
其余百官若无事。便退朝吧。” 朝臣们此时并不说话,并且相互之间对视了几眼,然后静悄悄的,并没有人说话。 这时嬴政起身说道:“寡人要御驾亲征你们没意见吧。” “没有没有。”朝中大臣不加思索附和说道。 突然!朝中翻起轩然大波,朝臣们面色激动。尤其是那些年老的大臣们神色一变,表情极其的激动。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同时大喊道:“大王!不可!” 嬴政面上刚绽开的笑容,又被硬生生的憋了回去。问道:“你们刚才不是答应的好好的嘛!这才一秒不到,你们就改口了?有没有点立场和底线!”嬴政此刻有些想笑,有些无奈! 这时朝堂之上一个年迈的老臣说道:“大王,你尚属年幼,不可去前线涉险啊。而且君王安社稷,应该立于后方指挥。而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前线!万一函谷关大门城破,大王你可是躲都躲不了啊!” 嬴政听言,心中有些无奈。这个年迈的大臣说的也在理。 这时赵太后也心急说道:“大王,你就听听这些大臣们的意见。别去冒险了。” 嬴政沉默了半晌,起身说道:“寡人是秦王,而且他们六国是上赶着寡人刚登基不久就来进犯。寡人也知道什么君王守社稷,也知道在这里呆着是最安全的!但是寡人终究是个王!不是混吃等死的昏君!寡人此次御驾亲征,一来鼓舞士气,二来可以让这天下看看我大秦的气魄!若是这次赢了,便可让天下人好好看看我秦人怎么以十五万士兵,击败他们六国二十五万兵马!若是败了,那只能说天命不佑我大秦。寡人为护社稷而死,也无憾了!” 群臣听言面色激动。众臣纷纷下跪:“大王不可去!” 嬴政面色坚决说道:“寡人的这个决定不会改!君王守社稷,国难当头,第一个寡人就得上!在后面当缩头乌龟,看着将士们在前线挥洒热血!你们心安,寡人心中有愧!莫说了!” 说完,嬴政看了赵太后一眼。眼神中透漏着坚定。根据脑中余留的片段,嬴政也自然推测出赵太后同样是个性子极其柔韧刚烈的。 赵太后此刻也同样看着嬴政,说到底嬴政还是她的孩子。此刻赵太后眼神中有些复杂。有时候身在其位,赵太后不得不舍弃一点东西。看着嬴政坚定的面容,赵太后哪能不明白嬴政的决心。叹息道: “本宫支持大王的决定,为王者应该有王者的觉悟,普通人面对闯进家门的歹徒尚能以命相博,大王身为秦国的王,面对如今六国联军侵犯我大秦,国门将战,大王虽年幼,但不能安居于后方。不然今后我们母子如何面对天下人!面对那六国君王?这一战本宫支持大王!” 赵太后一番话,自由一番斗争的境界。群臣愣愣的看着太后,谁也没想到,平时朝堂之上显得较为弱势的太后,竟然会有如此刚烈的一面! 嬴政看着赵姬,面上露出感激之情。心中也缓了一口气,同时对于赵太后嬴政心中还是有很大的感恩之情。虽然此时“嬴政”并非真的嬴政。但是面对这一世的生身之母。嬴政始终做不到冷血。而且记忆中赵太后也是个可怜人,赵国都城逃亡的过程中种种艰辛,赵太后从未放弃过嬴政。总是慈爱有加。 哪怕现在的嬴政并未亲身感受过,但是记忆中残留的记忆,确是时时刻刻影响着嬴政。毕竟血浓于水。 朝中大臣此刻并不说话了。于情于理,他们也不再阻拦。嬴政看着寂静的朝堂。在无一人劝阻。继而笑道:“下午,寡人会快马加鞭赶赴函谷关!你们与太后在朝中处理天下政务。寡人感谢你们了。” “诺。”朝臣们神态恭敬的拜道。 嬴政呼了一口气,扫了群臣们一眼问道:“你们可还有事?” 这时吕不韦出列问道:“大王,那郑国臣还要让他过来与你相见吗?” 嬴政思虑了一会,说道:“不用了,你直接让他走马上任,修筑渠水!还有查一下他的家人,若是可以,把他的家人安置到咸阳城中好生照顾!以防被别国所挟持。待寡人得胜班师回朝的途中,会沿途去见他一见。” 后世大名鼎鼎的郑国渠,嬴政没理由不给予最大的信任。毕竟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的证明的。 吕不韦点了点头:“那臣就在朝中恭候大王佳音了。”吕不韦笑道。面上有一种莫名的自信。说完便退了回去。 见到再无事,嬴政起身挥了挥手道:“若无事,你们就退下吧。王翦将军再此等候。” “诺。臣等告退。”群臣拱手大声拜道。随后依次走出殿外。很快大殿之中空空荡荡,只留下王翦独站于大殿之下。 议政殿外的太阳也如日方升,柔和的阳光照耀着门外,入眼处连绵,一望无尽的民居。 江山万户沐日辉,秦朝百官归途尽。殿中秦王胸满志,待出函谷扫**! 此刻议政殿中只剩嬴政、赵太后、王翦三人。侍女刚才也被赵太后支走。 赵太后出言问道:“王翦将军,请明说这一次函谷关守住的几率是多少。” 王翦此刻腰杆挺直。面上一股百战的锐气。极为自信的说道:“启禀大王、太后,这一次函谷关八成几率可以抵抗。大王这次御驾亲征,若是准备先行赶赴函谷关的,有三个时间段大王请注意一下。” 嬴政坐于坐垫上,点了点头道:“将军请说,寡人一定谨记。” 王翦说道:“大王,今天下午若是乘坐銮驾加上骑兵禁卫,日夜奔赴函谷关的话,需要三天,跟六国进攻的时间大致吻合。不过第三天和第五天之内,这两天大王将处在一个危险的状态,因为这段时间函谷关之中只有五万守军,而六国兵力二十五万,这段时间极度危险。” “待到五天后,快的情况下,安邑城军队的增援便会到达。到时候函谷关城防的压力会为之一减。守军的气势也会增加。到时候大王便会进入相对于安全的状态。” “等到七天后,到了咸阳城精锐部队到达,在经过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六国便会退兵,第十天的时候大王危险的境遇便会转危为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