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称皇_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王城六国汇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王城六国汇聚 (第2/2页)

衫,一脸的贵气。霸道盎然。周身气质*人,一看就是久经沙场,享受万民供养的大将。。

    韩国大将申差笑道:“黄歇将军说的是。咱们此间不论私事。”

    楚国大将黄歇一口醇厚的嗓音,继续说道:“要不我毛遂自荐,我楚国这次出兵最多。就由本将军作为这次的指挥官可好?”

    此刻议政厅内,一阵的冷清,无人说话。似是陷入了某种僵局。

    韩国大将申差则在思索此时心中思索,韩国势弱,国力弱,自己不必争此盟主头衔,秦国若是实力强大,联军失败,若是秋后算账,也会找主谋。这样能为韩国争取到一线生机。到时候只要把黄歇是盟主的消息散布出去即可。到时候秦国自然把视线转移到楚国。

    燕国的大将军乐间则是在想,此次父亲要我事事不必出头。只看的其余五家热闹即可。

    齐国的君王后仍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这次本来君王后就打算只出兵,不出力,主要以试探为主。

    魏国大将庞涓,至今未说一句话,魏国同样处于四站之地,与韩国相邻,可谓是一对的难兄难弟,也同样没有出头的念头。

    楚国大将黄歇争取主导权,则是打算这次战役掌控主导,这样可以减少自家的损失。

    至于赵国的大将军李牧,则是非常老神在在的端坐着,老谋深算的他早已看出这次同盟进攻各国各有心思,索性也纯属当一个热闹看看。至于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反正赵国不会妄自使自己兵力遭受损失。

    良久,议政大厅之内空气仿佛凝滞一般,个人都有个人的算盘。短暂的沉默。

    楚国大将黄歇本身就是个急性子,说道:“你们若是没有异议,那么这股盟军,就有我来当盟主了?”说完,黄歇心中想到,若是主动权争取下来,自己成为抗暴秦的盟主,回国之后将是巨大的荣光。至于输赢,黄歇心中对于自己指挥作战的能力极为的自信,而且黄歇早就通过探子打探好了,那函谷关城中只有五万兵马。人海战术加上重型攻城器械狂攻,怎么也能攻破下来。

    韩国大将申差则是爽朗的说道:“我没有异议。楚国要是想当这个盟主,拿去便是。”

    年轻的燕国小将乐间也点了点头:“黄叔叔乃是楚国名将,此番我也没异议。”

    齐国的君太后则是点了点头,清冷美貌的面容之上毫无表情,淡然的说道:“无异议。”齐国的大将看到自己国家的王后都同意了,自然也点了点头。

    魏国将领庞涓也点了点头:“无异议。”

    最后只剩下老神在在的赵国名将李牧。李牧此时面上如铁石一般,作为一个名将的骄傲使得他并不想屈于人下,但是令他感到怪异的是,其余四国人仿佛是商量好的一般竟然没有任何争议,就放弃掉了手中的主导权,让这个楚国名不见经传的黄歇来当盟主。古来文人相轻,但是将军之间也都心中暗自较劲。

    突然李牧心中想到,难道这其中有什么自己不知道隐情?下定决心的李牧打算此番会议之后便开始着手调查。

    这时议政厅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李牧。李牧此时面上并无表情,让人猜不透心思。思虑了一会的李牧,看到众人都答应了。也点了点头。

    楚国大将黄歇心中暗自高兴的同时,多看了两眼李牧。心中哪能不明白李牧的想法,这个房间之中的众人都是精明之人。心中弯弯绕子可是百转千折。至于这么容易就获得二十五万大军的主导权,黄歇心中也是有谱的,一是楚国的领土是如今天下第二大的,军事能力在六国之中属于强者,而且这一次楚国是组成这二十五万大军的主力。二者也与自己先提出来要当盟主,众人不好拂了自己的意有关。

    同时黄歇心中也对在座的诸国大将军如此轻易的答应自己有些防备。毕竟国与国只见是极其复杂的。而且六**队整合到一起,那肯定是事务繁杂。各怀心思。

    不过黄歇心中此刻并不畏惧。站了起来笑道:“那么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就由大家一起讨论,然后一起商量最优的方案,然后在我的指挥下统一行动了。”

    说完黄袍在身,气度非凡的黄歇说道:“根据我的了解,这次六国共凑齐了二十五万的兵甲。分别是我楚国出了八万精兵,韩国三万,魏国四万,齐国两万,赵国五万,燕国三万。而那函谷关中如今共有五万兵马。”

    说完数据,黄歇表情慎重的说道:“如今我们齐聚函谷关前的武王城,不日就可进攻,现在我楚国的八万精兵已然兵临武王城,我想知道你们军队的动向。”

    韩国大将申差说道:“我韩国三万精锐傍晚即可到达武王城。”

    赵国大将李牧神情严肃的说道:“赵国五万兵马已然驻扎在武王城外。”

    “魏国四万兵马已然驻守在武王城!”魏国大将庞涓说道。

    声音至此戛然而止。

    楚国大将兼盟军盟主的黄歇看向齐国的君王后和燕国乐间问道:“那齐国和燕国的兵马呢?”

    齐国的君王后笑道:“我齐国的兵马。最快两天后到达,预计在三天内会到达武王城。”

    乐间少年爽朗的声音响起:“我燕国的兵马也同样,大家也知道,我燕国地处九州极北之地,路途遥远,还得跨越大河群山。所以来的有些晚,预计也是三天内会到达。这一次还跟齐国借了官道。这事齐王后也知晓。”

    君王后点了点头,面色清冷的说道:“是的。齐国地处极东。与燕国接壤。同样路途遥远。所以来的有些迟了。”

    楚国大将军黄歇神情凝重的说道:“如今那秦国函谷关中只有五万守军,现在进攻正是最好的时期!错过了可就麻烦了!”

    燕国小将乐间说道:“黄盟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燕国接到消息后,就派兵前来,但是数万人的行军速度难免会慢些。这也是人力无法克服的事情。而且秦国守军只有五万,哪怕他们得知消息,从汉中调兵驻守,也需要七天之久。只要三天后一同进军便可利用这个时间差攻破他们的函谷关。”

    韩国大将申差点了点头道:“是啊,我大韩就在暴秦之侧,与他们打交道很久,十分清楚他们调兵速度必然赶不上我们这次的突击。估计他们现在正处在焦头烂额的状态中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