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斯出临相国府 (第2/2页)
,损兵折将,而我函谷关也会陷入一种危险的境地。” 嬴政此刻也知自己有些鲁莽大意了。“是寡人理想当然了。多亏尹关令提醒。” 尹道一面色淡然的笑着说道:“大王,所说的计划也是正确的一条道路,我们可是一头雄狮,那六狼围攻我们,自然也得报复回去。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不过咱们执行计划的时候得需要迂回。不能那么横冲直撞。” 说到这里,尹道一倒是摆出一副神秘的笑容,不再往下说。嬴政本来心下奇怪。不过看着这洗尘殿中繁多的众人,也自是反应过来。这尹道一应该是怕这众人之中有六国的探子,这天下的情报网无孔不入。就像秦国安C在敌国身边的探子一样。尹道一身为函谷关令,也确实是小心谨慎。 嬴政也不追问,尹道一则是继续照着沙盘说着六国联军的动向。还有一些函谷关城中基本的防备措施。就在洗尘殿中尹道一介绍的同时。 咸阳城中相国府中。 吕不韦正坐在密室之中跟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相对而坐,但见这个青年一脸平静,眼睛炯炯有神,面容之上独有一番雄心勃勃的朝气。眼眸之中带着些许挑衅看着吕不韦。 良久,吕不韦眉毛一挑:“你就是李斯?” 青年面色冷静的说道:“楚人李斯拜见相国。” “你有何能耐?”吕不韦问道。心中对于这个胆大包天的年轻人有些质问。同时也隐约有点好奇,毕竟有远大志向的人定不是碌碌之辈。 “我可助相国一臂之力,帮助相国更加平稳的走下去。”李斯一脸自信的说道。 随后李斯分析道:“如今朝政相国一家独大,门庭足有三千食客,大王年幼且尊相国名义上为仲父,嬴家势力代表也与相国亲近,在朝政上,相国可谓是只手遮天。”随后李斯不再说话,而是静静的看向吕不韦。 吕不韦眉头紧锁:“如果你只知道拍马恭维之言。可能你将见不到明天初升的太阳。”吕不韦见过太多只会阿谀奉承之人。神情有些厌烦。他不是一个喜欢被奉承的人,如果眼前之人没有价值,又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他不介意让眼前狂妄的青年付出一生难以承受的代价。 李斯看着吕不韦有些微怒的容颜道:“相国你虽现在只手遮天,但是却也半只脚已进棺材之中。” 吕不韦此刻两眼瞳孔微缩,遂而盛怒道:“黄口小儿,何处此言!” 李斯笑道:“相国,你身为韩人,却在这大秦一家独大,掌控秦国风云,代替秦王站在这风口浪尖之上,可有想过要废大王而自立。”此话一出,如若惊雷灌入吕不韦的耳中。 只见吕不韦大怒道:“放肆!本相乃是先王托孤重臣,效忠秦王。呕心沥血为秦国壮大而努力,天地可鉴。” “相国你门客三千人,这天下四公子也远远不及,得士之多,让天下惊艳。可有?”李斯倒也不慌,缓缓说道。 “此事是真。吾这三千食客皆为秦国所养。天下皆知本相衷心。”吕不韦冷静的看着李斯说道。 李斯听言,站了起来,行走两步,随后看着吕不韦的说道:“正因如此,相国头上时刻吊着一把凶剑,相国门下之士,只知道有相国,而不知道有秦王。他们依仗你的权势四处横行霸道,行些不敬之言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嚣张跋扈,惹得这咸阳城民怨鼎沸。百姓也迁怒与相国。相国这三千门客,众人虽然敬畏相国的权势,却也会猜疑相国有不臣之心。那信陵君为王室宗亲亦是因为养贤纳士,被魏王所猜疑,遂而不被重用,直至老死也无法参与国事。相国非是秦王宗室,却如此大肆养贤,虽然效忠秦王,却是大权在握,独断专权,月满则亏,相国如此大肆养士,今秦王尚幼,不思多疑。但是秦国那些大臣贵胄们会作何感想?到时候众人诬陷相国谋反。相国你也百口莫辩。所以为今之计,相国需要遣散三千食客,以自证。” 说完,李斯复而坐下,静静地看着吕不韦。一言不发。 吕不韦此刻倒是心中被说的有些紊乱。李斯的这一番点醒了他。这也是吕不韦的心病,但是这三千食客吕不韦却是不得不留。他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得留下这三千食客。他要让秦国按照自己的想法,那么必须得有智囊团来为自己排忧解难。而且这食客三千人,关键时刻还能充当自己的护卫。虽然吕不韦贵为国相,但是这秦国的兵权却是一直牢牢掌控在秦国王室的手中。所以他也需要自己的势力用来震慑宵小之辈。 所以虽然李斯把事情说的如此严重,他也不能自断这左膀右臂。 梳理之后,吕不韦神态有些落寞的说道:“李斯,你虽然说的对,但是本相这三千食客一个也不能遣散。” 李斯自然也早已猜到吕不韦会如此说。而且他此行的目的看样子也已达到:“李斯知道相国的难处。” 吕不韦倒是有些诧异。“难不成你有解决的办法?” 李斯笑道:“有,不过这需要国相大肆宣传一番你所著之书!” “先生此言何意?”吕不韦问道。 “古人云,圣人立德、立功、立言。而相国前两项都兼备。唯有正在编纂,这最后的“言”正在规划,相国可让府中这三千食客一同编纂这,这样也能让相国府中这三千食客皆有用武之地,既能起到约束的运用,使他们不至于产生怀才不遇的怨恨感。也可以趁机剔除这食客队伍中滥竽充数之辈。这是一利。再有三千人共编一书,这也是自上古以来从未有过之大事。三千士人的智慧会让相国这本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到时再把所撰之书示于天下人而看。这可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壮举。这样天下人也不会把相国当成那种只为一己私欲的庸臣。” 吕不韦看着李斯,眼眸有些发亮,内心则是被激起万丈豪情,他本来便是要编撰一书,把自己思想传于后世,并且找到一条适合秦国后续发展的道路,如今听李斯之见解。心中对于坐在眼前的青年人多了些认同和赞赏,颇有些相见恨晚之感:“先生大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