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三章 激将城关骂战 (第1/2页)
函谷关中,守关的士卒也是一宿未安稳,虽然也是轮流守关,不过这城外浩大的声响,却也惹得关内秦军睡不安稳,而一切的起因同样都是因为函谷关兵卒少,众人心中不安稳。 此刻秦国关内之地,调兵行动亦是如火如荼的展开着,援军源源不断的,浩荡朝着函谷关方向赶去。 而嬴政离宫的这两天,赵太后也没闲着,反而更加勤快的查阅各地的奏折,以防变故。嬴政不在宫中,赵太后心中时刻萦绕这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她一出生并不是富贵人家的女子。反而出身贫贱,还曾是吕不韦府上的歌女。直至遇见嬴异人,她的人生才出现转机,不过幸福生活没多久。 嬴异人回国成为秦国的大王,她独自与嬴政在赵国过着提心吊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以说她的前半生,二十多年一直是生活在惶恐与害怕之中。经历过动荡不安的日子。 直至嬴政的父亲也就是秦国的先王,把她们母子俩接回宫中之后,才过上安稳的日子,不过这种安稳的日子也没持续多久,毕竟嬴异人是男人,在她不在的这段时间,也宠幸了其他女人,比如生下嬴成蟜的周太妃。为了保住自己与嬴政的地位,赵太后自然也有过一段时间争宠与其余妃子争斗的经历。这也是身为古代女人的悲哀。 当然这种宫斗的日子,也未持续多久,大概嬴异人忍不住诱惑,亦是纵欲过度,也是短命,没享多少福,在位没多久就离世了,也幸得嬴政是长子,又深得华阳太后的喜爱,外加也有嬴异人对于嬴政幼时漂泊在外的补偿,更多的原因估计是因为嬴异人也做过一段时间的人质,所以对于嬴政这个长子有些同病相怜的感觉,俗话说就是类己,心中也是喜爱。所以嬴政登基并未有太大的波澜。 不过由于嬴政年龄太小,赵太后也自然垂帘听政,自此之后,赵太后第一次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感觉,身为女人她体验到了权力所带了满足感,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与尊重,再无一人可以制约她,再无一人可以控制她。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由她言出法随。很多事情都可以一句话得到解决。 权力就像是比毒品十倍令人上瘾的毒药,尤其是对于一直没有安全感的女人来说更是如此。只要沾上,这一生也便再也难以戒掉。 一直以来她对于周太妃还有嬴成蟜都是放任的态度,心中感觉他们对于嬴政已然造成不了什么威胁。 但是嬴政离宫御驾亲征的这两天,周太妃经常带着嬴成蟜前往仁寿宫,这极大的刺激了独守宫中的赵太后,一种深深的担忧的产生在赵太后的心中,她清楚的明白自己所拥有的权力来自于何处。如果嬴政发生意外,那么嬴成蟜便是王位的继承人,周太妃会如何对自己?而自己又将陷入何种境地?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得到后再失去,这比杀了她还难受。赵太后由此变得极其的敏感,尤其是对于函谷关和周太妃的动向极其的关注。 尤其是在晴儿的密信之中说嬴政失踪的时候,她的心紧紧地被触动了,不过现实却并不允许她动身前去函谷关。心中隐约还有点后悔答应嬴政御驾亲征的鲁莽冲动。随后立马又派了几个探子前去探查。同时又不住的催促王翦快点前去支援。 此时独坐在椒房殿中的赵太后,正在心烦意乱的阅着各地的地方官汇报上来的竹简,虽然心中烦闷,但是只有这样更加勤奋的阅读,才能让她感到一丝心安,仿佛权力就在自己手中一般,她此刻自信的感觉,只要自己的一个命令就可以让某个地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了这种命令轻易也是不能下的,一切都以维稳为主。 端坐许久,竹简也看了成堆。赵太后终于觉得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下去。继而继续加派人手持续的打探周太妃的动向,又叫来吕不韦进宫相商议。 而吕不韦同样也在府上并不闲着,一边忙着著书,一边忙着见向自己送好处,或者进言的官员。送往迎来好不热闹。虽然吕不韦的心中也讨厌这样的热闹,但是只有这样才不会得罪人。 当官同样是在做人,虽然他是秦国的相国,还是嬴政名义上的仲父,似有天大的荣耀但是若不上下都打点一番。遵循着某种规则的话,他的话语也不会有人捧着。命令便也通行不下去。培植党羽有时候也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哪天要是自己出事了,连为自己说话的人都没有。作为一个优秀的商人,他同样也是一个卓越的政客。 就在赵太后传唤的时候,吕不韦正好送走了一个拜访自己的官员。连口水都没喝,便匆匆上了马车,此时非常时期,嬴政不在其位,稍有不慎便是变局,所以吕不韦对于赵太后的消息非常的敏感,一者二人一直以来便是同盟,虽然联盟很脆弱,但是关键时候却也不得不相互抱团取暖,二来,吕不韦若是想实现自己的治国抱负,也不得不依靠赵太后为自己行的方便。所以纵是匆匆,吕不韦也得以最快的速度赶往。 终于吕不韦到达椒房殿之时,赵太后神情急切的说道:“大王消失在函谷关了。你可有消息。” 吕不韦刚进殿中,身型还未稳,听言更是大急:“消息可否准确?”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嬴政有事,他的仕途也便不好说了。 赵太后蛾眉一簇,点了点头:“当然属实,我派去的贴身宫女传来的密信。说是跟着那里的关令去了某处,然后再也未现出身影。” 吕不韦此刻也冷静下来,天大的事情如若发生,再着急也没用。解决问题才是正道。“太后你也别急,那函谷关令尹道一世代驻守函谷关,同时与我秦国中央来往密切,若是大王发生什么不测,也必定不会有所隐瞒,大概真的是大王有什么事情被耽搁了,而且需要保密。所以才至今没了消息。” 赵太后听言,心稍微落了下来,人一紧张,如果听到安慰的话语,也会不由得相信。“希望真的如此便好,对了本宫找你前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