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9章 融资谈判 (第1/1页)
阳台上的菜苗都长大了不少,有些已经有一尺高了。 每天去阳台成了李父李母的大事。 他们需要好好经营着这些绿色的天使,因为接下来的绿色蔬菜都得靠它们提供了。 时间进入十一月,天气也开始变得有些凉爽起来,每下一场雨,空气又要增添一分凉意。 八里山第一次钻井终究是以失败告终。 深度八千六百米,总计用时二十六天,除了发现一部分不易开采的页岩气外,并没有什么收获。 这让所有人都感到有些沮丧。 包括李帆,因为他前后投入了差不多一亿多资金在里面,结果什么都没有。 但这种事本来就是有风险的。 其实真要打出油了,李帆也得想办法如何开采出来。 他们虽然有技术可以开采,但难度很大,凭着八里山如今的人员和技术他很难确定是否可以做到。 深度开采的成本也要大得多,因为你需要用到很多浅层开采用不到的技术和设备。 而这些,李帆他们都没有。 尽管他已经让徐游风和石油局那边交涉谈判,增购相关设备,但进展缓慢。 有些设备是有限制的,虽然没有名文规定不可以卖给私人,但很麻烦。 接下来,是否进行下一步钻探,众人迟疑了。 李帆给王大绩打电话。 从之前到现在,他一直很相信王大绩。 李帆一直认为,这种事情,相信一个人总比一点主意都没有的好。 因为钻探失败,给王大绩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大家对他似乎没那么信任了。 但他丝毫没有停下脚步,停止钻探后,他立马带着一些测量设备住在了山里面。 李帆问他接下来有没有目标。 王大绩说有,但给他半个月时间,他心里有个位置,但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李帆告诉他,之前的那次失败就当是给所有人练手了,他再给他一次机会,希望王大绩自己把握。 对李帆的信任,王大绩只用了一句话来回答他。 我会找到石油的。 李帆在建行的二十亿贷款手续已经完善了,于十一月一号,二十亿贷款陆续打入恒远集团的账户上。 打入私人帐号是肯定不行了,李帆暂时用集团帐号进行周转资金,虽然这可能会稍微麻烦一点。 以邓礼为代表的谈判团队已经于十月底和华美超市进行了第一轮融资谈判。 第一次只是一个初步试探。 华美超市总经理王超,四十六岁,零售起家,最初是开副食店,后来自己做零售批发,于1998年开了自己的第一家超市。 五年的时间,利用之前的人脉和自己的能力,在南宁连续开了四个大型超市。 其中最大的一个店面积达到了八千平,比一些商场都还大。 首轮谈判中,李帆作为主要投资人并没有参与,由邓礼代表他进行谈判。 王超则是亲自参与了此次谈判,毕竟他是总经理,任何融资都没办法避开他。 首轮谈判中,两边暂时还没有涉及到具体资金,王超则是对华美自身的发展做了一个规划,另外表示需要资金,但不希望影响到他对超市的管理。 邓礼试探了一下王超的底线。 目前华美超市共有大小股东十六人,其中股份超过5%的有六个人,王超为最大股东,占股34%。 他们可以接受的股份转让不会超过30%,而且资金不能低于十个亿。 这和李帆的预计差不多,十个亿的融资,意味着华美资本应该能超过三十个亿。 这是第一次谈判的基本情况,邓礼和李帆做了一个详细的汇报。 李帆对邓礼问道:“你觉得王超有多大的松口?” 邓礼犹豫了一下说道:“最多应该不会超过40%,而且他的那份应该不能低于30%,我大概听出了一点意思,王超好像希望我们替他整合一部分股份,但他手里的不能动”。 李帆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能做到这个地步的都不是笨蛋,他希望我们给他肃清一部分障碍,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做好了,你可以下去准备下一轮的谈判了,我估计到时候你面对的就不是王超一个人了,三天之后,我会给你华美各个股东的详细资料,怎么获得主动,就看你的了”。 邓礼知道这次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只要办好了,以后他就能成为李帆身边的人了。 所以这让他有些小小的兴奋,“董事长放心,我会准备好的”。 …… 和华美的谈判是最近李帆的重点,但他需要关注的重点可远远不止这一个。 经过半个月对朱子明团队的观察,叶丛兵已经有了一些底了。 叶丛兵给李帆打电话,表示可以进行第一轮的试探**锋了。 李帆将见面的地点定在了九天茶楼。 半个月的时间,只要是老顾客,都会发现九天茶楼发现了不小的改变。 首先是茶楼的空间布局上,桌椅变少了,但私密性更好了,增加了包厢的封闭性,同时新增了一些选择,比如茶餐厅。 茶餐厅的出现成为了九天茶楼最火爆的生意,这是王安没有想到的。 于十月二十八号正式投入使用的茶餐厅,每天只接两单生意,就这样已经排到了本月中旬。 在这一点上,李帆对王安的工作表示了认可。 因为他确实做得不错。 王安亲自请来了对茶艺烹饪较为研究的一位大厨,高薪聘请,同时请来了一个茶艺大师,每天坐班。 茶餐厅目前每餐供应六道菜,还在出新中。 这成为了他们茶楼的一道特色。 甚至有不少人想要来一品佳肴。 李帆作为东家,自然是尝试过的。 观赏性是足够了,但味道上还需要改进,和茶有关,但有时候茶味也不能过浓,这对大师傅是个考验。 前期他们可以靠着新鲜感赚取人们的钱,但如果不能不断改进,那以后又靠什么来维持这样的生意。 所以李帆找王安说了,大师傅的本事是需要不断进步的,这就必须要有压力,拉拢的同时也需要适当的让他感受到进步的必要性。 王安表示明白。 李帆就喜欢用这样的人,一点就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