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太史辞母(求收藏) (第2/2页)
百的老仆当先迎了出来。 “一切安好,福伯麻烦将马喂一下!”太史慈对于这个看着自己长大,伺候他家两代的仆人还是十分尊敬的,当即热情回应道。 “少爷放心,上好的草料已经准备好了,”老仆笑着说道,自家少爷前些日子骑回来的这匹战马是何等爱惜,他是清楚的。 “慈儿回来的,今日有何喜事如此高兴??”太史慈正与仆人说着,一四旬左右,看上去十分慈祥的妇人在一个老仆的陪伴下走了出去。或许是cao心家务,那妇人两鬓已经出现斑白。 “阿母,怎么出来了,快快回屋这里风大,别染了风寒。”太史慈满脸担心的对着母亲说道。 “呵呵、瞧瞧那有那么严重,母亲还没老。”太史母笑着拉着儿子说道。 “当然,母亲怎么会老,不过这些日子气温有些寒冷,母亲还是当心的好。来母亲进屋孩儿买了些酒菜,给母亲说个好消息。”太史慈笑着将手中酒菜递给一旁的老仆福婶说道。 很快几道小菜摆上桌案,两个老仆退去后只留下个小丫鬟伺候两母子用饭,今日胃口大开的太史慈连饮三杯大呼过瘾,那动作看的一旁的母亲和丫鬟都有些咋舌。 知书达理的太史母一向注重培养唯一的儿子,太史慈也一向在母亲掩饰的很谦逊,可今天他看更像个武夫。自然对于儿子的印象,太史母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作为武人此刻才是太史慈的本来面目。 “慈儿无事否??”太史母担心的问道,儿子回来了半年,哪怕后来到了县中担任官职,可在她眼中都是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眼下不禁猜测,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儿子高兴成这样。 “母亲孩儿今日太高兴了,今日孩儿从州府衙门发来的信函中看到了一个消息,母亲知道是何否!”太史慈再饮一杯后笑着说道。 “是何事让我儿如此高兴,说说让母亲也知道一二?”太史母有些惊奇的问道。 “母亲当知现在外面太平道闹的很凶。”太史慈反问道。 “市井都在传言那些教徒如何厉害,听说所到之处百姓群起附之,我青州不是也有吗?怎么难道打到东莱了!”太史母担心的说道。 “然也,不过我东莱那些人刚刚冒出来就被衙门镇压了,到是无事,反倒是北海倒是挺凶的,那些娥贼刚开始还打着太平道的旗号劫富济贫,不过到后来就成了匪徒,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一说到黄巾教,太史慈就想到自己几次请命,想带着青壮支援北海却未获准许,气愤之下一拳砸在桌案上,振的碗碟四溅。 看到儿子忧国忧民的样子太史母赶到安慰,心想自己一向对儿子严于要求并未白费,心中当然也清楚儿子的想法,再想想这些儿子闷闷不乐的样子,太史母叹了口气看着高大壮实的儿子,她知道儿子大了,已经再也不是在膝下嬉戏的孩童了 “慈儿,是要出征了吗?” “要是那样就好了!”听到母亲的话,太史慈感到失礼了,连忙整理了下衣袍上的污渍摇头叹息道。 “那慈儿今日为何如此高兴?”既然不是随其愿,太史母当下不知道何事还会让儿子高兴了。 太史慈接过丫鬟新拿来的酒盏,笑容重新回到脸上,并开口说道:“母亲还记得孩儿说过,在游学时结拜了几个兄弟吗?” “兄弟、、、哦!想起来了,就是我儿时常挂在嘴边的桃园结义吧!记得你常常说的一个兄弟叫姜、、麒麟吧?”太史母想想说道。 “不是姜麒麟,是姜麒!他是慈儿的四弟、、、、还有二哥关羽、五弟赵云、六弟张飞、七弟童飞。”太史慈如数家珍的说道。 “那少爷是大哥了?”刚收拾完太史慈打翻碗筷的丫鬟好奇的说道。 “那有,我是老三,当时大家没能商量好谁当大哥,就拜天地为大兄,接着按年纪排的顺序。”太史慈想起当时相互的谦让笑着说道。 “天地为大兄,那少爷的几个兄弟都是如同少爷一般的英雄了!”丫鬟继续问道。 “当然,我那几个兄弟自然是英雄,但慈却不敢自称英雄。”太史慈面色一暗说道。 “慈儿怎可妄自菲薄,不是郡守大人都十分看好你吗?”太史母也不知道儿子是怎么了,以往的傲气去哪里了?居然妄自菲薄当即便提醒道。 “比起我那些兄弟,慈自叹不如,母亲不是问孩儿今日为何如此高兴吗?那是因为慈在公文上看到了四弟的消息、、、”太史慈整理了下情绪后接着说道。 “当初我与四弟在辽东初认时,那是的他还是个刚刚出师的少年,一时有缘我等就准备去洛阳建立些功业,不过在邯郸我们分别了。” “慈就如同逃兵一般,当时兄弟们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慈知道他们很伤心。没想虽然慈离开了,可四弟他们并没有忘记当日誓言,如今兄弟们都成了为国为民的英雄。” “今日在公文中孩儿得知,原来四弟从年初就带兵征战四方,平定黄巾乱世,现在四弟已经贵为镇北将军、易阳侯,另几位兄弟也威名远扬,与一位孩儿不认识的将军合称为五虎将、、、、、、” 看着太史慈慢慢说着太史母沉默了,她清楚的知道儿子是因为担心她才回到家中守护,为了尽孝舍弃了兄弟的义气,看儿子在述说中找回自信,太史母起身拉起儿子问道:“慈儿知道母亲为何给你取名子义吗?” “母亲希望孩儿以后是一个顶天立地,忠义无双的好男儿。”太史慈看着母亲的眼睛坚定的说道,着不仅仅是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标准。 见儿子铿锵有力的回答,太史母老还安慰的拍拍儿子厚重的脊梁,说道:“那明日我儿就去找你那些兄弟,为国进忠吧!”说完太史母转身离去,她不敢再看儿子一眼,她不知道下一刻还舍不舍得儿子。 “母亲、孩儿不能舍您而去!!”太史慈听到母亲的话一下就跪倒在地。 “起来、擦干眼泪,我儿已经长大了,只有外面才有让我儿着般雄鹰翱翔的天空,慈儿记住,不要辜负你父亲大人传给的一身武艺。”说完太史母头也不回的踏出了门口。 看着空空的门延,太史慈‘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义无反顾的朝着自己的未来走去,当他踏出这一步之时,也注定了他将名垂千古。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