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传_第二十九章 金顶论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金顶论政 (第1/3页)

    转眼,到了重阳之日。一早,王惊来到竹屋,叫沈若寥起床,跟着他们一起上山。沈若寥本不想见人,尤其害怕袁珙和南宫秋再次追问自己回北平的事情。他推说不舒服,却骗不过王真人的法眼,被他硬拖下地,拽出了门,和等在门外的袁珙、南宫秋一起,带着早已备好的桂花糕和菊花酒,一起登上了金顶。

    他们在金顶上逗留良久。还丹真人拿出随身上山的古琴来,临风而坐,即兴抚琴一曲,一时间却让四个人都有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的感觉。他们席地而坐,一起品着香甜的糕饼和美酒,武当之巅的无限风光在面前一览无余。

    王真人兴致盎然,呷了一口酒,悠悠吟道:

    “自古有琴酒,

    “得此味者稀。

    “只应康与籍,

    “及我三心知。”[1]

    袁珙对外孙女笑道:“秋儿,王真人又吟诗了。你也来一首;重阳佳节的好诗,你知道的可比外公多。”

    南宫秋随口背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2]

    “外公,我们怎么没有插茱萸啊?”

    袁珙哈哈大笑:“茱萸在你的酒里呢,还不快喝。”

    “外公你骗人啦,这酒里分明是菊花!”

    王惊笑问道:“若寥,秋儿,可知还丹真人道号的来历?”

    沈若寥摇了摇头。南宫秋叫着要听。

    王惊悠然说道:

    “太白诗《庐山赠卢侍御虚舟》,末尾八句,乃是贫道平生最爱:

    “闲窥石镜清我心,

    “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

    “愿接卢敖游太清!”

    沈若寥低下头,拨弄着手中的酒杯,望着杯底浸泡的菊花。

    还丹真人刚刚吟唱的,太白的这八句诗,却让他莫名其妙间,突然感到不安。他这才注意到,还丹真人刚刚抚过的琴弦之上,不知何时插了一朵菊花。

    手中的菊花酒——为什么是菊花?

    菊花是什么?黄巢曾经这样咏菊:“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山外那个刚刚驾崩的老皇帝朱元璋,起兵反元的时候也曾经写过一首咏菊:“百花发,我不发,我若发,都该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周敦颐说:“菊,花之隐逸者也”;奇怪的是那个连出家都只是虚晃一枪,征战天下,终于登极九五之尊的皇帝,胡蓝党案一口气杀掉四五万人,光凭这点,他在史书中就能大放异彩,怎么竟然也看中了隐逸之士的菊花呢?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身在尘外,心并不在尘外。是不是这样呢?其实每个隐士都如此,陶渊明不也是如此么?时时处处以菊花自比。连四大皆空的得道高僧道衍大师,都能辅佐燕王左右,涉身宫廷政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还丹真人,身处江湖之远,却似乎无时无刻不与朝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是心比天高,“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他究竟是谁,在做什么?内心深处,真正又是怎么想的?

    袁珙却在此时,突然开口道:

    “若寥,你可知道,朝廷出大事了。周王被贬了。”

    沈若寥还没来得及反应,南宫秋便叫起来:

    “周王被扁了?谁这么厉害,敢打周王?”

    王惊忍俊不禁。袁珙笑道:

    “贬黜的贬,我的小姑奶奶;就算真有人敢打周王,那也是天王老子;谁敢用这么个词来说天子家事?”

    这是上个月发生的事情,现在才传到武当山,还是因为王真人和袁高人消息灵通。坐藩宋都开封的周王朱橚被新登基的天子,曾经的皇太孙朱允炆废为庶人,全家流放到云南蒙化。朝廷的说法是,周王行为不轨,数有异谋,天子依太祖皇帝所制《皇明祖训》为据,不得已出此下策,绝不是有意要伤害骨rou感情,而正是为了维护皇族的亲情和团结,希望就藩各地的亲王引以为戒。

    周王朱橚是太祖朱元璋第五子,也是燕王朱棣仅剩的唯一一个同母胞弟。周王爷好学不倦,文采出众,擅长词赋,于草药也颇有造诣。朱元璋二十多个儿子里,才华超群者不在少数,楚王朱桢、潭王朱梓、蜀王朱椿、湘王朱柏、宁王朱权都是当世数一数二的风流才俊之士,博古通今,文采斐然。这其中,尤以宁王、蜀王和周王为最。不过,相比蜀王和宁王来,朱橚在为人自律上却远远不及自己的这两个弟弟。沈若寥上一次去开封,已经见识了周王的风格,私下里对梁铁寒总结为幼稚任性;而周王朱橚的性情大抵上也确实可以归纳为如此。他放纵不羁,风流恣肆——贵为亲王,恐怕难有不如此的。然而这位周王爷却连风流都风流得与众不同,因为看上了自己王宫里的一个田姓宫女,痴情过了头,竟然闹着要废掉自己的原配王妃冯氏,连带着冯氏给他生的长子朱有燉也一并遭殃,非要夺了朱有燉的世子之位,赐给田氏所生之子朱有爋。

    即便是一般人家,嫡庶之间也有着不可逾越的尊卑之分,何况是血统高贵,万众瞩目的亲王家里;更何况周王的原配冯妃并不是一般女子,乃是开国元勋、战功赫赫的大将宋国公冯胜的女儿。朱元璋将冯胜之女册为周王妃,与他册常遇春之女为太子妃、邓愈之女为秦王妃、徐达之女为燕王妃、蓝玉之女为蜀王妃一样,本意是想笼络这些功臣宿将,通过结亲来结他们效忠的死心。结果,天真的周王以为自己可以率性而为,不但触怒了老岳丈宋国公冯胜,更激怒了父皇朱元璋。老皇帝把周王召至京师,一通破口大骂,将那个倒霉的田氏赐死,让朱橚终于明白了自己享受亲王特权的同时必须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夺嫡之事这才算作罢。

    然而,这件事的教训显然很快就被朱橚抛到了脑后。他继续胸无大志,随心所欲地生活,或许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