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9空前成功 (第1/2页)
179空前成功 李柱等人快马加鞭,向着北方最冷的海边前进,绕过大部落,穿过小部落,部落里有些人虽然好奇:大过年的怎么跑起马来了?难道又有地方起冲突了? 但是,也没人阻拦,毕竟这么点人马,能成什么事?何况一看就是赶路之人,没有人理会他们,他们很顺利到达目的地。 他们的集合地点是在一个山谷,渤海湾上面就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叫作大笔架山,山海相辉映也颇为壮观,草原人不喜欢海,也不喜欢山,所以这一代的部落非常稀少,为他们提供了便利条件。 李柱他们整整跑了一夜零半天,其中只休息了半个时辰,相当辛苦,人和马都累坏了,到了地点什么都顾不得了,躺在地上休息起来,兴奋,紧张,劳累,难以说出的感觉,他们是第一批到达地点。 休息够了,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平台郡来接应的船只,由于时间仓促没有确定下来具体的地点,只能寻找了,不过,应该很好找,从山上望海,肯定能够望出老远,一眼就能看到船只的。 其实在大海上朴天赐领着王福生和刘明礼正在静静的等候,他们前来接应李柱,王福生。 刘明礼和李柱他们都是老朋友了,以前都是朴天赐的亲兵,相处的非常融洽,从平台郡走海路到笔架山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当然这是在逆风的情况下,顺风的情况肯定就用不了这么长时间。 古代行船情况非常落后,靠人力划和风帆,所以速度十分的缓慢,人们的意识里根本没有海战一说,所有的船全都用于经商运货,也没有系统训练的海军。 这次驾驶船的人就是平台郡最大的商人,名字叫,李得,海鲨帮帮主属于半官半商的那种,后台相当强硬,他是胡洪山的女婿,这船可以随时征用。 朴天赐等人已经在此驻扎五天了,早就找好了最佳靠岸地点,这里不愧被称为最冷的海,在岸边居然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足以跑马了,结合着木板,这就是天然的港口啊,说上天都在帮他们,豪不为过。 李柱休息了一个多时辰,吃了些干粮,体能渐渐恢复,运银子的队伍已经到了三十人了,还剩下最后一批没有到达,不过猜想也快了,毕竟一路上十分顺利,没有经过一点波折。 怪不得王宇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他深以为然,对他的佩服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不是拍马屁,是真的佩服,对于剩下的人,他丝毫不担心。 自己领着几个人向一座山的山顶爬去,他必须尽快找到接应自己的人,时间拖的越长越危险,只有到了船上,这次任务才算完美完成,几个月没有回家了,心中甚是想念,这次可以和家人多团聚一些时日了,听伍将军讲,完成这次任务,他们这些老兵,年后可能跟随王宇去练兵场了,他非常期望和王宇相处,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会给自己一个锦绣前程的,这豪无疑问,想想当初背着竹篓的他,多么稚嫩,自己还瞧不起他,然而,现在让人不得不仰望,这才多长时间,真是奇迹。 李柱登上山头向海面望去,蔚蓝的海水在太阳底下闪闪生辉,辽源广阔,波澜壮阔,大海对于他来说,再平常不过了,毕竟在海边长大嘛,但是,从山顶望海还是第一次,有种新奇的感觉,环境改变心情的确没错,然而,让他失望的是,比较平静的海面上,一条船也没有。 心里暗暗着急:怎么回事啊?难道情报没有说清楚,没有船接应自己,这些人就是死路一条,人死了不要紧,关键是,银子怎么办?郡守大人和王宇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再找找,再找找,李柱眉头深深的皱起。 将军您看,那不是船吗?一个小兵卒指着自己脚下一个断崖的山窝里。 哦?李柱探身向脚底下望去,靠,真的是船,就在自己脚底下,隐藏的够隐蔽,所谓灯下黑,不过如此吧,三艘三千料大船居然隐藏在山窝里,只是视角问题,自己没有发现而已,这肯定是接应自己的船了,别的船不会跑到这里来的,而且,最里面的船上还打着一面旗帜,上面绣着大大的‘朴’子,难道是朴天赐将军亲自来了?看来真得比较重视这批银子啊。 走,我们下山集合队伍,去和船队会合,只要上了船,老子的心才算安定了。李柱说道。 好。众人答道。 到了山下,最后一批人刚刚到达,也是累的够呛,不过各个精神面貌还好,毕竟每个人掌管着好几百万两银子呢,想想都兴奋。 都不要休息了,我们沿着山根走,我们的船队就在那边接应我们,到了船上再休息吧,坚持一下。李柱说道。 没问题将军,快走吧,到了船上,睡他三天三夜的。一个副将开口道。 好,走吧,回家过个晚年。李柱说道。 走喽~回家喽。大家立马精神起来,回家这个词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激励人们最好的动力。 四十个人八十匹马,沿着山路向着船队方向进发了,踏上了回家带征程,他们在这里尽可以大摇大摆的走动,根本不会有草原人到这里来,平时都很少有人来,更不用说过年期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