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五昼夜艰辛转战路 (第2/2页)
闯过来了,后面不能再这样闯了,王辛德道:“大路不能再走了,我们上山,走大梁”。起义部队离开大路,往山上树林里钻去。 走了一天,水米未进,摆脱了后面的追兵,天将傍晚时分,来到白腊树垭子。这是两座山间的一个垭口,翻过垭口,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小镇子。 袁作州对王辛德道:“跑了一天,大家一口水都没顾得喝,太累了,进村子去弄点吃的,叫大家在树林里休息一下”。 王辛德道:“好,派几个人先进村子侦察一下情况”。王泰诚带着赵恩普和其他两个战士,下山了。其他人横七竖八地躺卧在草地上休息。 王辛德靠坐在一棵大树上,对袁作州说:“我们今天虽说绕路多走了二十几里的路,但总还算平平安安的,照这样走,我们可能要多走几天的路,才能到万源”。 袁作州道:“从安康走的匆忙,连口粮都没来得及带,我看等到下一个村子,要多筹些粮食带上,不然——”,话没说完,听到前边村子方面响起了枪声。 袁作州翻身爬起来高喊:“不好,有情况。赶紧起来转移”。躺在地上的战士一翻身都坐了起来,袁作州带着大家又往对面的山林里钻去。 村子方向响了一阵枪声后就停了。袁作州带队走了不远,天黑了下来,就隐蔽在树林里,一直等到后半夜,王泰诚才带着三人找到大部队。 袁作州问:“前面村子啥情况?”,王泰诚道:“我们刚到村口,就遇见了民团,他们已经知道我们往这里来了,见到我们就开枪。后来村里又出来了不少的人,还有穿军装的”。 袁作州道:“我们的行踪已经暴露,看来不能再进村了,趁现在月亮还没落坡,赶紧走”。起义部队又消失在茫茫群山中。 第二天,袁作州带着队伍进行在人迹罕见的大山里,见到有村子就绕开。走了一天,来到一个沟里,发现一块洋芋地,叫战士们挖了一些洋芋,生着吃了,叫把剩下的都带上。 走了一天的路,又饥又渴,赵恩普毕竟年纪小,实在走不动了,听到继续前进的命令,刚爬起来就摔倒了。王泰诚看赵恩普身体单薄,拿过他的枪,叫另一个战士把赵恩普扶起来走。 月亮下山了,四周漆黑一片,部队摸黑走了十几里路,有几人从悬岩上滚了下去。袁作州叫大家抓紧时间睡一觉,等天亮后再走。 躺在地上,王辛德问袁作州:“我们现在到哪里了?”袁作州拿出地图,借着火把看了一阵道:“我也不晓得这是哪里,可能到岚皋地界了吧”。王辛德道:“我们的方向是往紫阳走,现在却绕到岚皋来了?”袁作州道:“地图上标的这里是两县交界的地方,前面应该是晓道河,这里有驻军,明天还要绕更远的路”。 天刚亮,部队又出发了,走了两个时辰,来到一个大梁上,这里有一户人家。袁作州派一个战士前去,一会,战士回来说:“屋里只有老两口,他同意给我们做饭”。 来到农家,老人正在点火做饭。王辛德问:“老人家,这里离晓道河还有多远?”老人木纳地道:“我们这里是紫阳的洞河,你们要去岚皋的晓道河,路还远呢”。王辛德又问:“你这里这几天镇上来军队没有?”老人边洗锅边说:“昨天来了十几个民团的人,说是有叛军”。王辛德不敢说实话,对老人说:“我们就是来追叛军的”。 锅里的水烧开了,老人从一个大木桶里舀了几勺浆粑放进去,熬了一会,浆粑熟了,舀到水桶里说:“我只有两个碗,你们轮着喝”。 来到屋外,王辛德对袁作州道:“这里不可久留,大家吃完了马上就走”。袁作州展开地图道:“我察看了这一带的地形,前面就是洞河街,我们得绕开洞河,从边上的那条沟插进去,翻过梁十几里就到苗河,再往前就是深磨,走到这里,紫阳的地面就走了一半了,估计再有一天多的路程就能到万源”。王泰诚道:“趁现在吃饱了,赶紧走”。 大家分着吃了浆粑,王辛德给老人留下两个大洋,带着队伍又出发了。 部队绕开洞河街,刚进一条山沟,只听后面响起了枪声。 袁作州对王泰诚道:“我带一些人在后面掩护,你们赶快走”。 王泰诚道:“你是纵队长,你带人先走,我来掩护”。 王辛德道:“不要争了,泰诚,你带几个枪法好的断后,时间差不多了就快跟上来”。 王泰诚带了几个人往后去了。一会后边响起了断断续续的枪声。 王泰诚很快跟了上来,袁作州叫队伍加快前进速度。到晚上,终于摆脱追击,后面安静了下来。 前面探路的回来报告说:“前面有一个空寨子”。 袁作州把队伍带到寨子里住下,问探路的战士:“这是啥地方?”战士说:“我们现在的地方叫高桥,这个寨子叫龙凤寨”。 王泰诚道:“好呀,又是龙又是凤,是个好地名”。 袁作州道:“跑了三天,我看到有的战士实在走不动了,又没得吃的,有人在说牢sao话了”。王辛德道:“给大家再鼓鼓劲,坚持一下,最多到后天我们就能到万源地界,到了万源就好了”。袁作州道:“叫大家先休息,我带人去找些吃的来”。 龙凤寨下有个村子,村子不大,只有六七户人家,袁作州带着三名战士,悄悄来到一户人家,买了两袋红苕和一萝框包谷,背着回到龙凤寨,给大家分着吃了。 白天只顾赶路,出了一身的汗,到了晚上,山里又彻骨的寒冷。虽然几天来大家又饥又渴又累,这时却冻得睡不着,都东倒西歪地围在火堆边烤火。 王辛德昨天脚上就打起了水泡,水泡又磨破了,钻心的痛,血水把鞋子都浸透了。他一边揉着脚板,一边在想,还有两天的路程,大家能不能坚持住?他想到要给战士们鼓鼓劲,把袁作州和王泰诚叫来,商量道:“在这个时候,大家的气一定不能泄,我们分头给大家做做工作,叫大家一定坚持住”。几个人分别到战士们中间去了。 袁作州到村子买红苕的这户人家姓谢,兄弟两人,土匪出身,见袁作州几人带着枪,便打起了“提枪”的主意。袁作州离开村子后,谢家兄弟纠集了村上的几个人,悄悄来到龙凤寨,等到后半夜,见哨兵睡着了,就摸上来准备抢枪。 王泰诚查夜走到寨墙边,见几个黑影正向上爬,王泰诚问:“什么人?”黑影见有人发现,拔腿就跑,王泰诚拔出手枪,对着黑影“砰”的一枪,枪声将大家惊醒。 袁作州赶过来问:“咋回事?”王泰诚道:“有人偷袭来了”。袁作州问:“来了多少人?”王泰诚道:“天黑看不清”。赶过来的王辛德道:“不管啥情况,我们暴露了,得赶紧转移”。 起义部队又连夜离开了龙凤寨,消失在茫茫黑夜里。 天黑路滑,到天亮时,队伍才翻过两座大山。经过三天的转战,有的战士一瘸一拐地仍在坚持往前走,但行军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高山上的雪已结成冰,一走一滑,行军的速度更慢。 走了一天,来到一座破庙,只见庙门上一块匾,上面依稀写着铁佛寺三个大字。走了三天,大家又饥又累,不等王泰诚开口,十几个战士齐展展地就躺在了雪地里。 袁作州把昨天剩下的红苕切开,每人分了一小块吃了,短暂休息一下。 欲与作者探讨本小说,请加扣扣:27244149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