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张鸿远疲惫追红军 (第1/3页)
唐嗣桐带领警备第一旅,追踪红军来到黑山镇时,又听说红军到山阳县小河镇了,唐嗣桐马不停蹄地赶到小河镇时,红军却突然消失不知去向。他立即向杨虎城发报,请求各地加强警戒。 却说驻防在镇安的警备第二旅旅长张鸿远,自唐嗣桐离开镇安后,接到杨虎城电报,称红军在山阳县失去踪迹。张鸿远便将布防在旬阳县的韩子芳第五团收集到镇安,将沈玺亭的第四团和鲁秦侠的第六团布防在镇安、柞水一线,以防堵徐海东西窜。 第二天,张鸿远又接到杨虎城要求警二旅配合唐嗣桐部到山阳一带搜寻围剿徐海东的电报,张鸿远本不想前往,但限于杨虎城有“顾全大局”的话,军令难违。反复思考后,决定将韩子芳第五团仍留在镇安,以防止徐海东又杀回马枪。 过了一天,张鸿远才带领沈玺亭四团和鲁秦侠六团,从镇安出发,沿大路一路向东,往山阳而来,配合唐嗣桐围剿红军。 走了两天,才来到一个叫铁厂铺的镇子。这里虽是山区小镇,但镇上商铺林立,往来客商颇多,张鸿远带六团在镇上住了下来,命令沈玺亭带四团搜索前进。 沈玺亭带领四团一路向东,部队经过崖屋河、七里峡,第三天下午来到一处高山脚下。 沈玺亭从马上下来,问团附张惠民道:“我们现在行到哪里了?” 张惠民从勤务兵手里接过地图展开看了看道:“前面这座山应该是钻天岭”。 沈玺亭察看了一遍地图,又举着望远镜四周观察了一阵,才道:“命令一营搜索前进,其余人加快速度跟上,天黑前翻过钻天岭去”。 张惠民道:“旅长你看,前边山高林密,不便于行军,如果遭遇红军,我们将会吃亏,况且太阳就要落山,就地宿营,明日再走如何?”。 沈玺亭想了想道:“照你的话办,叫一营派一个连上山警戒”。其余人马在钻天岭下就地宿营,埋锅做饭。 刚吃过饭,三营长汤飞生来了,一见到沈玺亭,便道:“二哥,这次出来,我看有点不对劲哟”。 沈玺亭正在察看地图,头也没回地问道:“有啥不对劲的地方?” 汤飞生道:“刚才有人对我报告说,有些人在悄悄准备想搞哗变”。 沈玺亭听后一惊,放下地图,望着汤飞生道:“有人想搞哗变?是哪些人?” 汤飞生道:“七连的沈继刚、苟树林、孟子明。八连的沈继林、徐海山、刘泉山。九连的何济周、洪九畴、张孝德这些人整天在一起趋趋弄弄,有人说就是他们想搞哗变”。 沈玺亭听后笑了笑道:“我当是哪个呢,这几个人的事我晓得,他们不就是拜把子嘛,没啥大惊小怪的”。 汤飞生道:“你不晓得,他们一直在底下议论,说是人家红军官兵平等,当官的不打当兵的,从不槽踏老百姓,私底下还有人在传抄红军的宣传单”。 沈玺亭道:“哦,有这事?你看到红军的宣传单了?” 汤飞生道:“宣传单我到没见到,可下边都在这样说的”。 沈玺亭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再打听清楚,最好把把凭拿来”。 汤飞生正要走,沈玺亭叫住道:“等等,这事你莫管了,我去找他们,你办事不稳当”。 汤飞生道:“二哥,我们是亲兄弟,你可不敢大意哟”。 沈玺亭道:“沈继刚、沈继林他们都是我们同族兄弟,事情搞大了,回去我哪有脸见他们的父母?还有你说的其他人,都是我从汉阴带出来的,我信的过他们,他们不会搞哗变的”。 到第二天一早,吃过饭,沈玺亭命令部队开拔上山,刚行到半山腰,便听到山上响起了枪声。 不一会,从山上跑下来一名士兵向沈玺亭报告:“前面发现红军,已交上火了”。 沈玺亭问:“来了多少人?” 士兵道:“好象不多”。 沈玺亭对身边的七连长沈继刚道:“快快,带你的人赶快冲上去,不要叫他们跑了”。 沈继刚接到命令,喊了一声:“弟兄们,跟我来”,带着一连人快速往山上冲去。 等沈玺亭上到山顶时,听到远处山沟里还有零星枪声。沈继刚报告:“红军已被我们打跑了,我连正在追击”。 沈玺亭知道,今天遇到的是小股红军,说明红军主力离此不会太远。 命令部队停止追击,部队收了回来。 团附张惠民道:“对红军的战法我是清楚的,他们一般大部队行动时,都有小股部队在四周活动,说明附近有红军的主力部队,我们得晓心行动才是”。 沈玺亭道:“不管附近有没有红军主力,我绝不盲目行动的。前几次柳彦彪、王劲哉就是他们太大意,吃了红军的大亏,我们得汲取教训”。命令报务兵:“给张旅长发报,就说我部已发现徐海东部主力,经过激战,徐部已被我打跨,现向北逃窜”。报务兵正要转身,沈玺亭又叫住道:“后面再加一句,我部略有损失。就这样,去吧”。 张惠民道:“团长,刚才只是小股红军,你这样报告似乎不妥吧?”。 沈玺亭道:“有啥不妥的。这一带以前就有红军在活动,管他是不是主力,就照这样给张旅长发去,免得他说我们不敢与徐海东交手”。 过了一会,张鸿远发来电报称:“昨晚郧西驻军第四十军一部与徐部主力在郧、旬边界交火,钻天岭之敌似为散兵。令你团速转向南,限明日此时前抵郧、旬边界,参与汇剿,不得有误”。 沈玺亭展开地图一看,这里到郧西、旬阳交界地最少二百多里地,一天时间如何能够赶到? 沈玺亭看完电报,叫传令兵给三个营长传达张鸿远的命令,召集部队立即向南进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