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这个三国 (第1/2页)
李铭缓缓翻开脑海中的《世界概述·神昏系统修改版》,一段段的内容涌入他的脑海中。 这个世界被称为周天人界,历史大致与宿主理解的地球历史大体相同,但其他方面大不相同。 周天人界,人人皆有百寿,修为有成者,更可达至数百岁,乃至千岁。 然,天道有定,四时有序。人寿之极,便是千岁。 先秦之时,百圣革天。各自立道,竞相争鸣,上下求索,企图复兴神话时代的修者盛世。 后,天人孔师立儒道,周游列国,笔撰《春秋》,《春秋》书成,达修者之极,无病无灾,千寿而终。 期间,上效周礼,遍学百家,初创文修雏形。 后又经诸子百家诸位大贤不断完善,始创出一条康庄大道。 此道殊途同归,直指天命。中间又因道途不同,千差万别。诸子百家,各有其法。 又经万载发展,传至今之三国,文修一脉之根基,修习体系已然是无可撼动。 而与文修相对的并是武修。 武修一途,以力破法,通过强大的体魄,从而达致领悟天命的奥义。 此法乃兵家始祖孙武草创,传入军中,自身并未修习,后千年虽有进展,却甚是缓慢。 直至兵鬼吴起出世,统合孙武草创的武修之法,再行革新,后武修之法,传入七国,此七国凭借武修之法养兵,荡平诸国,史称战国七雄。 又经千年,战国七雄,不断征伐,不断革新自家的武修之法,于战国末时,有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达至武修之极,开武修新篇。 再之后,一代天骄秦皇天帝横空出世,扫平六合,一统天下,统一文字,焚天下之书,融天下之兵,铸十二镇国铜人,留名青史。 这位秦皇天帝不仅一统天下,更是整合七国武修体系,开创出一套真正的武修道途,直指天命大道。 但这位秦皇天帝深知人寿不过千,此乃天数,所以其欲挣脱天数,逆天而行,达致万寿无疆,长生不死,召天下之方士,遍访海外神话时代遗址,以求破限,最终却因违逆天命,而受天道反噬,其所立大秦帝国,竟是存在不足百年,二世而亡。 秦皇天帝之后,武修又出了霸王项羽与兵仙韩信二人,此二人一者开创武修兵阵之道,一者将自身修为淬炼到连昔年秦皇天帝都未曾达到的境界。 此二人,虽都未曾达至人寿极致,却也是一世之雄。 传至三国时代,武修一脉,又有变化,但大同小异,不足称道。 但宿主谨记,这个世界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子百家的实力虽不如先秦春秋之时那般举手抬足皆惊天动地,却也有着左右天下局势之力,于这个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说三国是表象,其内部则包含着一个庞然大物,也就是里世界,这个世界被称为武林,也叫做江湖。 这个里世界,好似与国家毫无瓜葛,实际上却是与国家旁根错节。 想四百年前的黄巾起义,便是道家三脉之首的黄巾道所为,黄巾道天公张角,一身修为直追昔年道家三祖,因不满大汉昏聩,揭竿而起,更以自身滔天修为,断大汉龙脉,自身也因此受天道反噬,疾病缠身,郁郁而终。 这个世界的病也与宿主的地球不同,这个世界的病,凡人不会得,反而是修士才会得病。、 修士一途,本是逆天而行,夺天命而用之,乱天道时序,是以天道会降下三灾九劫,而这疾病并是其中一种。 尤其是五百岁后,更是会有天人五衰,若想不受天人五衰所扰,有两种方法,一者以力破之,一者以法避之。 以力破之,只是一时之法,可渡一时,待到天道发觉之时,则会降下更大的灾祸。 修行之路,何其漫漫。系统写此书,是希望宿主莫要好高骛远。 下面则是关于如今之世的势力分布,请宿主谨记。 为了方便宿主理解,我们才用最为直观的表现手法。 儒家:自天人孔师立道已来,除在秦皇天帝之时被重拳打压外,一直强盛不以,万年间更是能人辈出,传至三国时期,以臻鼎盛,与国家机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乃为国之重器。 影响力:五颗星。 派系:建业太学(吴),颖川太学(魏),天府太学(蜀)。 代表人物:张昭张子布(吴,寿元将尽。) 道家:道家一派自初创,便以出世为念,学派影响力一直不温不火,直至东汉末年,黄巾道天公将军之位传于张角。始祖老聃西出函谷关,虽历代皆有不世之才鼎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