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内外皆热闹_第八十六章,永别了,母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永别了,母亲 (第3/3页)

这些事情都是村里的乡亲们以及邻居们帮忙打理好,肖求才兄弟俩啥事也不用管,只管全身穿戴好孝服,跪在母亲的棺木左右低头守孝,求贵的老婆也跟他们一样身穿孝服跪在求贵身边流泪不止,低声哭泣。她二十几年与老人相处,虽说刚刚嫁过来的那几年,和婆婆间有些小摩擦,那也是正在难以避免的相处磨合期。因为婆媳都是通情达理,善良诚朴的女人,后来婆媳关系一直很好,邻居的媳妇们看求贵老婆对老人家很孝顺,个个都打心眼里服她,也都学她做榜样。

    求贵这人性格比较内向,但很坚强,从不轻易掉泪,这次不一样,他跪在那里低着头默默流泪。求才就不用说了,哭得像个小孩子,人家怎么劝他都没有用,眼泪湿透了衣襟。他真正的十分后悔,觉得自己太对不起老娘了,没有及时孝敬她老人家。想想自己平常没有把老娘接到城里去住个一年半载的,没让自己好好的为老娘尽责尽孝。这次他又为了自己的所谓事业也同样忽视了母亲的身体健康,更感到十分的后悔。想想早年家里困难,母亲一人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并培养他读高中读大学,现在家里经济条件好了,完全有条件让老娘享享清福,或者说有时间一步不离守在老娘身边照顾她,陪伴她,可是自己远远没有做到,所以非常的内疚和悲痛,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邻居兄弟在聘请厨师和其他师傅之前,他及时帮忙给红桃他们打电话,哀告他们说肖大娘于今天下半夜过世,红桃一听到这个伤心的消息,当场失声呜呜的哭起来,立即丢下生意,在门口打的士先走一步。红桃先走一步,接着小枫和牛牛在城里买了一些烟花炮竹和草纸以及两个大大的花圈,然后带上小花,三花和小俊楠一起动身去拜祭仙逝的肖大娘。俊俊和婷婷刚好昨天动身去学校了,所以大家没有通知他们。

    红桃首先回到家门口,她刚一进门便双脚一跪,眼泪禁不住唰唰直流,接着嚎啕大哭起来,跪着爬向老娘的棺木。这时有两位婶婶捧着一套女人穿的孝服过来,准备给红桃穿上,她们没有劝她不要哭,而是被她的哭声感染了,跟着也情不自禁的默默流泪,她们一边掉泪一边叫红桃穿上孝服。说说那些邻居女人们吧,都主动过来给求才家帮忙,洗菜的洗菜,洗碗的洗碗,煮饭的,洗桌子凳子的都有,也有帮忙接待客人的。等小枫,小花,牛牛和三花回到家门口,她们这些女人在大门口便让他们换好孝服,然后带领他们去安放老人家棺木的客厅那里行礼下跪。

    小枫他们一一穿好孝服走向棺木的幕布前行跪拜礼,作三个揖,然后有人领着他们到棺木旁边下跪行礼。小枫,牛牛和三花跪在那里,都默默掉泪,想不到小花刚一跪下也嚎啕大哭起来,她一边哭一边哭诉:“妈耶,你怎么说走就走了,啊,我们还没来得及孝顺你,啊,我们还有很多事得由你老人家做主,啊。”

    小俊楠看mama哭得那么大声音,又那么煽情,也哇哇的哭起来。那些来看热闹的乡亲女人和亲戚女人们被小花那种煽情的哭声也都跟着默默掉泪,她们小声议论说:“这个肖婆婆真是命好啊,大媳妇,二媳妇都有孝心噢,就是没有等到孙子的结婚酒,遗憾啰。”“是啊,是啊,他们家呀,儿子好,媳妇好,婆婆也好,都是好人。”

    接着,鞭炮响起来,锣鼓敲起来,悲伤的喇叭情调吹起来,听得人人都感到伤悲似的,整个现场沉浸在悲悲切切的气氛之中。他们那里的规矩是这样,老人去世后必须在第三天才能出殡,去世老人的晚辈们在白天,除了一天三顿吃饭时间轮流吃饭,夜间罗鼓手以及所有的客人都走了,他们也只能轮流睡觉,整个二十四小时都得有人跪在棺木旁边守孝。当然,他们的膝盖下都垫着一个用稻草制作的草团,这样才不至于膝盖疼痛,即使有些疼痛,他们也感觉不到,因为最后的尽孝时间是极其有限的。

    第二天上午开始,儿子,媳妇,孙子等亲人首先围着肖大娘的棺木绕三圈,行拜别礼仪,这时的哭声和锣鼓喇叭声连成一片,凄凄切切的,好不感人。接着,亲戚,邻居,朋友分成各家各户,一一给老人的棺木绕三圈,行拜别礼,这种跪拜仪式断断续续的一直延续到下午。也有很多村里或邻村的乡亲过来看热闹的,所以场面即悲悲切切又热热闹闹。他们乡下是这样的,把给老人家仙逝cao办酒宴以及跪拜的事情叫白喜事,所以也欢迎乡里乡亲们过来看热闹以及顺便默默送一程。

    第三天中午,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在悲悲切切吹吹打打的锣鼓喇叭声中,在老人所有的晚辈悲痛的哭声中,八仙师傅把老人的棺木慢慢抬出了肖求贵家的大门,他们首先在大门口作揖跪拜一下,然后在激烈的鞭炮和五彩的烟花声中,齐心合力抬起棺木一步一步向附近的山腰上走去,后面紧跟着老人的晚辈亲人以及亲戚朋友的晚辈们,还有乡里乡亲的晚辈们形成了长长的送葬队伍。

    因为棺木里放了很多白石灰,雄黄等防腐剂,所以八仙们在途中还会休息几次,休息时,有人首先把又高又长的两条凳子垫在棺木下,最后经过八仙师傅奋力的一步一步前行,终于到达了安放老人棺木的半山腰,锣鼓喇叭暂时停下来,之后,十多个男人齐心合力把老人的棺木小小心心的放下一个事先挖好的大坑里面。安放好之后,八仙师傅齐声喊一句;“阿弥陀佛”,鞭炮锣鼓喇叭齐声响,八仙们用铁锹和锄头锹起泥巴便开始掩埋老人的棺木,就算是给老人做坟墓了,这时,所有的晚辈们跪在坟墓的前面跪拜作揖,这时有师傅交代大家在这里不能大声哭了,说是老人回“老家”了,不能吵闹到她安息的灵魂。。。。。。

    就这样,老人诚朴善良,勤劳苦难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在她的有生之年画上了一个永远的句号。

    就这样,求才兄弟俩领着媳妇等亲人在悲痛和后悔中,在悲情的锣鼓,喇叭声中,还有热闹的鞭炮以及五彩的烟花燃放中,在乡里乡亲们不计酬劳的帮助下,就这样匆匆的告别了生来受苦,希望死去能安息安乐的母亲大人。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