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节:谢方叔落马(1) (第2/2页)
是议论纷纷,其中最流行的“传言”莫过于:嘉定十二年(1219年)秋天,因为皇子赵竑对史弥远毫不掩饰厌恶之意,因而史弥远决定换掉赵竑,取一听话的宗子来取而代之…… 正在这时,恰好,负责寻访宗子的余天锡在回乡的途中邂逅了一位绍兴僧人,两人结伴同行,当二人乘坐小船至绍兴府西门时,天不作美突降暴雨,僧人建议到家住西门的旧交全保长家避雨,余天锡随即与他来到了全保长家中。而善于逢迎的全保长听闻来客是史弥远的门客余天锡之后,唯恐招待不周,赶快杀鸡做饭,热情款待,礼遇甚为周到…… 随后,全保长唤出两个少年侍立一旁,全保长介绍说,这是他的两个外孙,都是赵宋宗子,一个叫赵与莒、另一个则是赵与芮。并称赵与莒早有异象,当大富大贵……对此,余天锡深以为然,并将其推荐给史弥远,最后在史弥远的“帮助”下,赵昀才得以登基称帝、君临天下。因而,作为从龙功臣之子,余晦才得以平步青云,成为京官。 “当年若无史弥远相助,恐朕如今仍是一介草民,对此,卿以为如何……” 在马车中,面对赵昀的“明知故问”赵嫣似乎一下子显得有些羞涩,不知该说些什么: “陛下,妾身以为,史丞相之才完全不亚于其父,只是……” “只是什么?” 赵嫣欲言又止,然而,赵昀似乎一下子就加深了对她的怀疑: “恐怕,卿是想着济王赵竑之事吧……” “妾身不敢……”赵嫣惊慌地用手捂住了嘴,直到下车之时,她这才跟在赵昀身后,说出了自己准备好的话语: “妾身只是以为,余天锡虽然对陛下有着莫大之恩,然,其子余晦却是一介草包,不足以担当大任,希望陛下明鉴……” “朕自有考虑,卿本佳人,切勿违背祖宗之法……” 看着赵嫣那副惊慌的模样,再听了赵嫣和赵昀的对话之后,谢方叔不由得心花怒放,待赵昀和全氏一门准备用膳之时,谢方叔忽然“扑通”一跪,说道: “启禀陛下,臣有要事奏报!” “爱卿所为何事?”赵昀端坐在一张太师椅上,看起来似乎显得波澜不惊。然而,谢方叔的下一句话就让他坐不住了: “陛下,臣要奏报之事,就是赵皇后贪污军饷,鱼rou百姓之事!皇上,自嘉熙四年以来,为了赵皇后所谓的水师和空军,我朝已经花费钱粮无数,而取得的成绩却依旧寥寥无几,若是再这么下去,臣以为,不出数年,则大宋必将国库空虚,财力耗尽!故,臣请求陛下速速裁撤造船厂及发电处等机构,则天下幸甚,朝廷幸甚!” “哦……”赵昀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接着冲着谢方叔就是挥了挥手: “罢了,爱卿已经在奏疏之中提及此事,今日朕特来旧宅只为探望生母,卿勿言之……” “圣上,请去用膳吧……” 忽然,赵嫣掀开门帘,不慌不忙地走了进来,看着跪在地上的谢方叔,她只是笑了笑,然后对着赵昀就是一拜: “陛下,这回妾身特地亲自下厨,还望陛下前去品尝……” 一听赵嫣说自己亲自下厨,谢方叔霎时脸色发白,然后起身指着赵嫣,用不怀好意地眼神打量着她: “赵嫣,你……你恐怕是想要下毒吧……” “大人何出此言?”赵嫣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珠,接着道: “赵嫣不过是想替官家做点事,并无其他意思,难道,侍候好官家不是我们这些嫔妃的分内之事吗?” 谢方叔的老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看着他那志在必得的表情,赵嫣不禁悄悄地咬了咬嘴唇,在心里,她不断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若是扳不倒谢方叔,则她就将前功尽弃,甚至是倾家荡产。 “陛下,臣弹劾赵皇后之言绝非无中生有,而是有证为凭,且有艺祖之法作为依据!臣之所以敢怀疑赵皇后妄图下毒谋害圣上,是因为近日其与四郡主勾结甚密,意图以其子魏关孙冒充宗子作为皇子,到时好继承皇位……” 一听谢方叔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的jiejie四郡主,赵昀霎时勃然大怒: “谢方叔……难道,你就不怕朕把你贬到琼州和马天骥一起吃荔枝?马天骥诬陷赵皇后通jianian之事,恐怕你是忘却了吧?” “臣不敢……”谢方叔连连叩首,战战兢兢地对高高在上的赵昀解释道: “陛下,臣绝不敢造谣诬陷赵嫣及四郡主,若无凭据,则臣绝不敢言及此事……” 面对谢方叔的“解释”,束手而立的赵嫣只是冷笑罢了: “呵呵,谢大人若有凭据,你也快拿出来呀,别和我这个女子一样犹犹豫豫的……” 虽然赵嫣的话不大中听,但是赵昀还是点了点头,对她的话表示赞同: “赵皇后所言有理,谢方叔,朕以为,凡事需讲凭据……若是汝无凭据就说朕之姊与赵皇后图谋不轨,或是赵皇后贪污军费,不仅朝野不服,而且还有伤风化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