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节:突袭李璮 (第2/2页)
,李毓之抓起舰上电话,对着士卒们吼了一句: “舰首炮,调整高度,锁定目标,登州城墙!” “轰——” 刹那间,登州城的土墙豁然炸开,紧接着,便是第二发、第三发炮弹爆炸而引起的火光和尘土。同时,庆元号放出了小艇,一百多名宋军士卒随船登陆,刘蕴一马当先,带着四十名士兵趁机控制了登州码头及靠海的登州北门。 “掷弹筒,山炮准备!” “得令!” 此时,听到炮声,整个登州城霎时炸开了锅,蒙古军被混乱的民众堵在了州衙和军营里动弹不得,情急之下,蒙古军只得靠砍杀百姓才得以杀出一条血路,赶到宋军控制的北城门。 “娘的!”看着残杀百姓的蒙古军,刘蕴骂了一声,拿起一个铜皮喇叭,冲着惊慌失措的民众尽力狂吼: “大宋的遗民们,我们是大宋官军,深知汝等在鞑子统治下所受的苦难,还请诸位,与官军一起诛杀鞑子及其走狗,到时候,大宋皇帝重重有赏!” 刘蕴的话显然是点燃了民众压抑在心底已久的怒火,霎时,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些方才还在狼狈逃窜的民众顿时炸开了锅,一些人更是抄家伙,冲着那些措手不及的蒙古兵就是一阵乱棒。 “乡亲们,还愣着干啥,杀鞑子!” “杀——” 民众奋起,冲着那些往日不可一世的蒙古军就是挥刀舞棒,连那些为虎作伥的汉兵也不放过,霎时,蒙古军的惨叫声、宋军的呐喊声、民众愤怒的吼叫声连成一片,整个登州转瞬间就成了蒙古军的修罗场。 看着那些肥头大额的蒙古兵被群众打得*迸裂、一命呜呼。刘蕴也不禁琢磨起了蒙古军的实力,按照蒙古军的规矩,每个中小城池只有几个蒙古人或是色目人驻扎,并派驻“达鲁花赤”一员,只有蒙古人和色目人能担任……而今,他们在民众的帮助下消灭了为数不多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接下来,就应该轮到那些并非士卒汉jianian官吏们了。 “弟兄们,随我来,占据州衙……” “是!”宋军官兵异口同声地答应着,然后,就跟随着主将,杀向了蒙古军据守的州衙。 天亮时分,宋军终于将蒙古军全部消灭,而后控制了全城。看着满目疮痍的城墙及码头,李毓之不禁摇头叹息,并将刘蕴拉到了州衙的一角,对他说了接下来的打算: “想必,再过一段时间,李璮必将集中全力向我等发动反扑,故,我等需要尽早有所准备,调集军舰和帆船,将登州民众撤运至南方!” “这……有必要吗?如果这么做了,到时候朝廷又会如何看待我等?”刘蕴不解,然而,接下来,李毓之的一句话却让他不得不开始思索这些人的退路: “你觉得,我等将此处的蒙古军消灭的一干二净,鞑子就不会前来进行报复和屠杀?倘若你真是这么想,那就把他们当成善男信女了……” “那好,我就速速发报告知朝廷,请求派遣军舰过来,将民众及时疏散!” 登州失陷,整个山东的蒙古军为之哗然,而为之最感到如坐针毡的,莫过于割据山东的军阀(蒙古称其曰汉世侯)李璮了。 在接到登州失陷的报告之后,李璮当即命人率领着数千兵马,向着登州方向奔来,并派人星夜兼程向寿春前线的蒙古军告急,要求出兵援助,帮助他打败宋军,粉碎宋蛮子从海路夺取山东的阴谋。 在寿春前线,收到李璮的告急文书之后,老谋深算的张柔向塔察儿提出了自己对于登州之战的看法: “蛮子此次以数百人乘坐军船孤军深入,定有蹊跷或是阴谋,因此,我军还是小心为上……故,我等只需将其赶进大海便可,万不得与其争夺海岛……” “甚好,增援一事,还是交由史天泽前去吧……” “王爷放心,在下一定击溃蛮子,协助李璮夺回登州!” “甚好……” 当即,塔察儿就拨给史天泽精兵数千,命其前去与李璮合兵一处,共同向着登州进发。然而,不等他休息一会喘口气,一个惊人的消息却从河南行省传来了: “报——小宋京湖制置司突然出兵,袭击我蔡州、唐州……我军死伤惨重,已经快不行了!” “想必是本王的安答孟璞玉所为吧!”听闻信使禀报,塔察儿冷哼一声,心里却不得不佩服孟珙反应神速……然而,各为其主,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也不容得他有所马虎: “张柔,此战还是得交给你了,至于围攻寿春,还是由本王负责吧……” 眼看又要和孟珙交手,张柔的心里除了五味杂陈之外,更多的恐怕就是暗暗叫苦了……前段时间宋军用毒烟袭击的阴影未散,这回他真不知宋军究竟还会玩些什么花样……但是,军令难违,因此他也只能领命出发: “是!王爷放心,在下一定击败宋兵,得胜归来!” “甚好,本王等着你们胜利的捷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