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节:变故又起 (第2/2页)
原来,宋廷此时已经发生了一场巨变,在萧晴“陪同”赵璧前去参观造船厂之时,拿了黑钱的余晦便迫不及待地拿着奏疏跑去见赵昀,向官家表明了赵嫣已经有“谋反”的意图……而对此,赵昀虽然半信半疑,但却对赵嫣大失所望,决定不再让她干预政事,并将其软禁在宫中。 而为了扳倒赵嫣,或是因反对而反对,余晦还别有用心地怂恿赵昀同意以赵珍珠和亲北国,意图让她赵嫣就此颜面尽失。 “陛下……臣和谢方叔谢大人都以为,虽然,我大宋并无和亲之例,然,艺祖之法并无明说,不能以大宋公主和亲夷狄,况且,和亲之事,汉唐以来即有,倘若我朝效仿,何足挂齿?” 对于余晦所请,赵昀虽然有些赞同,然而,碍于脸面,他仍旧不肯点头答应: “若是如此,只怕萧媞的在天之灵,会怪朕刻薄寡恩,而赵嫣也因此心灰意冷,不再为朝廷制作火器……” 对于赵昀的小九九,老jianian巨猾的余晦已然是早有准备,只听,他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而后朗声道: “陛下既然要做天下之主,又何必在乎几个妇人的所思所想呢?若是赵嫣要证明她并无谋反之意,那也只能继续替朝廷劳作……至于萧媞,陛下又为何要考虑她呢?” “嗯……那就照你说的做吧……” 有了赵昀的首肯,余晦当即就是眉开眼笑……而同样为之欣喜若狂的,就是忽必烈的使者赵璧了……在福宁殿的正堂,除了就赵珍珠远嫁达成了一致之外,赵璧还提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痛痒的请求: “南北和议,天下太平无事……故,臣请国主能够同意臣携带糕点及rou菜罐头归国,如此一来,则也好向大朝朝廷交差……” “可……” 听闻赵璧以赵珍珠和亲的要求被皇上接受,董宋臣的心里当即涌起了一股幸灾乐祸的感觉。次日清晨,他就提花带酒,大摇大摆地来到了和宁殿向赵嫣“贺喜”。 “赵皇后,别来无恙啊……” 对于董宋臣的到来,赵嫣依然是不理不睬,她一边用汤勺给赵珍珠喂饭,一边却摆出了一副视而不见的态度。 “董公公,你可真是悠闲啊,竟然有时间到此闲逛?” “也没什么……”董宋臣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狞笑,只见他上前摸了摸赵珍珠稚嫩的脸颊,而后才嘿嘿一笑,轻描淡写地说道: “官家有旨,以寿安公主赵珍珠为和亲公主,远嫁北国……赵皇后,你还是和谢氏好好陪着她,以免以后再无机会见到……” “什么……”霎时,赵嫣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而后胸口发闷,看着她无力地跌坐在椅子上,幼小的赵珍珠吓得手足无措,只得泣不成声地伸手摇晃着她的手臂。 “嘿嘿,在下告辞……” 董宋臣离开之后,赵嫣几乎是一跃而起,一把搂住了赵珍珠,而后就是泣不成声。 “赵嫣,你这是……” 这时候,萧晴端着托盘和熏香走了进来。看着跪地痛哭的赵嫣,再想想董宋臣离开时得意忘形的笑容,她一下就明白了,定是有大事发生了。 “萧晴,朝廷已经……和赵璧狗贼定了,赵珍珠长大后要被送去与鞑子和亲……我……我该如何向萧媞交代啊……” “这……”萧晴大惊,她先是一把捂住了嘴,而后两眼一黑,也跟着“扑通”一声昏倒在地。随之,她手中的托盘和熏香炉也跟着砸到了她的脚,炉内的香灰粘在了她的长裙上。 “萧晴……你没事吧……” 见此情景,赵嫣哭了,而后,她才反应过来,先让萧婈去把正在暴室受罚的谢道清找回来,而后,她才和徐姈她们一块将萧晴先抬上床铺歇息,等待宫内御医的到来。 赵嫣不知,在昏迷之中,萧晴却仿佛来到了西湖畔的孤山上,在林和靖的墓碑前,一个熟悉的人早已经在此等待着她。 “晴儿,赵珍珠要被送走一事……我也听说了,你和赵嫣就别自责了,照顾好她就是了……” “萧媞……”一听是萧媞的声音,萧晴当即就是泪如雨下。然而,萧媞却丝毫没有责怪她的意思,她只是轻轻地走到她的身边,然后指了指墓旁盛开的梅花,轻笑一声,说道: “看,孤山的梅花开了……再过几日,等有时间,我一定和你们一起,来这儿赏梅饮酒,一醉解千愁……” 萧晴愕然,看着萧媞那幸福的微笑,她这才想起,萧媞已经不在了。眼前这些,终究只是她的梦境罢了……而梦醒之后,留下的终究只有遗憾和痛苦。 “嗯,我一定来,还请你保重身体……到时候,我们再见……”说着,萧晴上前,想要抓住萧媞的手腕,但却如同海市蜃楼一般,伸手亦无法触及。 听了她的保证之后,萧媞也不禁点了点头,轻声细语地说道: “晴儿,你也保重,一定要替我照顾好赵珍珠……”之后,随着一阵晨雾泛起,萧晴就这么站在原地,看着萧媞渐渐的消失在了雾气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