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节:史嵩之的靠山 (第1/2页)
“史大人,你这是要挟朝臣,罪无可赦!” “包大人,此事莫急,该你了……” 面对包恢的指责,史嵩之却是脸不红不还口,而是得意地丢掉文书,拿起了一本账本,摇头晃脑地念道: “淳祐三年二月,沿海制置使机要文字包恢,与倭僧在市舶司谈论佛经,对官家出不敬之语,并于酒醉之后拜服于倭皇(即日本天皇),可有此事?” “史大人,你,你是如何知晓此事的……” “包大人,还没完呢……”看着他那副面色铁青的样子,史嵩之却是哈哈大笑,抿了口龙井茶之后,这才慢腾腾地补充道: “淳祐四年,萧晴及谢道清携寿安公主赵珍珠逃出皇城,事发,包恢于心不忍,意图向其报信,却因不知所在,所幸未能得逞,信纸在此存放……” “我……” 此言一出,包恢霎时就面如死灰,而李毓之也是瞠目结舌,他根本想不到,史嵩之竟然暗中搜集了如此多的黑材料,无怪乎,那些朝臣大部分都是三缄其口,不敢一致提出查办他的要求。 “这些……不过只是小事,又能如何?” “如何?”面对李毓之结结巴巴的质疑之声,史嵩之只是抚须一笑,拿起了一个小酒瓶,将其在李毓之的面前晃了晃: “若是本官告诉你,赵嫣曾经想用鸩毒毒死阎婉容,你还会觉得这事是小事一桩吗?” “这……”李毓之愕然无语,悄悄地对着包恢使了个眼神,当即,包恢就从座位上站起,对着史嵩之拱了拱手: “既然这样,我等也不便待在此处,告辞了……” 出得史府,李毓之和包恢两人已然是狼狈不堪,气恼之下,李毓之真想拿起火把,将眼前的屋子连人带屋烧成灰烬……然而,包恢却将他给摁住了: “李大人,看来此人绝非善类,若是要将其扳倒,还需皇上旨意才行……” “也只有如此了,包大人,在下这就去写奏疏报知皇上,请求皇上处置!” 刚开始与史嵩之交手,竟然就吃了这种大亏,李毓之心里当然是心有不甘,为了报复,他当即就将此事写成信件和奏疏,连夜寄往临安府,除了请示朝廷的旨意之外,他还希望萧媞能够帮他一把,将史嵩之的行为公诸于世…… “萧媞,若是你也没有对策,只怕,我等就只能任由他摆布了!” 次日清晨,萧媞正打算给徐姈她们讲课之时,身着齐腰襦裙的萧婈却从座位上起身,拿着一封信来到了她的身旁,一边还对她嘀咕了几句: “此事恐怕不妙,还请早些思索对策……” 萧媞撕开信封,从中取出了信纸,待她迅速浏览了信件的内容之后,脸色却早已经青紫: “此事……非我等能够处置,还需陛下旨意……” 萧婈眼珠一转,伸手拉了拉萧媞的衣袖,说道: “我听说……奏疏已经被登闻鼓院送上去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别急着动手,还是看看朝廷的衮衮诸公究竟有何高见吧……” 此时,李毓之的奏疏早已被放在了朝堂之上,看完奏疏,赵昀却是面露难色,对此怎么也不敢相信……至于那些重臣,他们则大多在为史嵩之说好话,并反咬一口,极力弹劾李毓之和包恢的行为是欺瞒朝廷,目无君上。 “陛下,万不可听从李毓之等人啊……” “陛下,史嵩之曾是宰执,岂会如此行事……” 面对大臣们的反对意见,赵昀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毕竟史嵩之的手里也有他的把柄,若是贸然查办此事,只怕史嵩之会狗急跳墙,将赵昀在端平入洛中犯的错误和盘托出,到时候他岂不是就将为此颜面扫地? “甚好,朕也以为,此事,还是改日再议吧……毕竟,一面之词,不可信也!” 眼看朝会就要这样虎头蛇尾地收场了,左丞相范钟急忙举起了朝笏,对着赵昀鞠了一躬: “皇上,臣想问,那些太学学子,又该如何安抚?学子们对于杜丞相,徐仁伯的薨逝关注颇多,恨不得朝廷处置史嵩之,若是如此敷衍了事,只怕,朝廷威仪必将尽失啊……” ”此事休得外传,否则,行在定将不得安宁……” “遵旨……” 赵昀离开之后,那些朝臣们纷纷围拢上来,看着范钟那副窘迫焦急的神色,一时间也是束手无策……因为他们也知道,眼下,皇宫中定然有太学生们的眼线,而朝臣中一样也有,所以,此事即使没有人去故意捅破,很快太学生们也会借机闹事,到时候,他们这些朝臣,定然会成为抨击的对象而无法自拔。 “范老夫子,你倒给个计策啊……要不我等就要去琼州吃荔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