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节:尘埃落定(2) (第1/2页)
“这个赵嫣,什么事都做不好,就是一件事做的挺对,那就是搞新式水师……” “是啊……倘若,我军能够多些军舰,只怕,大败鞑子、甚至是收复幽云,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淳祐五年十一月初,经历了漫长的海上颠簸,李毓之率领着宋军舰队终于靠近了杭州湾外海,此刻,面对着即将回家的愿景,那些久别家人的官兵们纷纷开始了筹划,打算回去探望日思夜想的亲人们。 只不过,和那些焦急回家探亲的士卒不同的是,李毓之此刻却是焦虑不安,这种焦虑并非源自对于亲人团聚的期盼,而是源自对于大宋海军未来发展的期待,事实上,为了这些,赵嫣也和他一样,已经等待了很久了…… 为了说服赵昀,李毓之特地将此次海军镇压土人暴动的过程写成了一篇长达一万多字的奏疏,打算在回朝之时呈送给赵昀过目,从而让他下诏,全力支持海军建设扩充……至于扩充的目标,李毓之想的似乎比萧媞和赵嫣走得更远。 “诸位,我们靠岸了……” 在凛冽的寒风中,舰队陆续下锚,将原本并不大的海湾停得满满当当……不过,等到李毓之登岸之后,他却发现,此刻的码头已经是一片萧条,船坞里也早已是空无一人,还没建成的军舰寂寥地停在船坞里,任凭着寒风的吹拂……这些与他出发时那副忙碌的场景,可以说是迥然不同。 “这……” 李毓之瞠目结舌,但却毫不知晓其中的缘由……或许,朝廷内部已经变天了,而赵嫣经营了几年的海军,也将因此被放弃。 …… “当日,若非卿直言敢谏,朕也曾想放弃勃泥,退回广南……” 在垂拱殿里,赵昀看起来似乎心情不错,对于李毓之也是多有褒奖。不过李毓之的心里却是五味杂陈,不知该何时开口,说出自己的疑问。 “臣等不敢居功,一切皆赖陛下之福也……” 听闻此言,赵昀只是抚须摇头,并没有再说些什么。趁着机会,李毓之上前一步,拱了拱手,郑重其事地禀报道: “陛下,臣有一事要问,还望陛下成全……” “爱卿请讲……” “陛下,臣此次归来,只见盐官码头一片萧条,鲜有人迹,想必,定是有jianian臣攻讦赵嫣,才至于此吧……” 霎时,赵昀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铁青,沉默许久,他的脸上这才勉强挤出了一丝笑意: “卿所言极是,然,赵嫣一案,还需查明,方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对于赵昀那几乎就是搪塞的言语,李毓之只是嘴角一翘,对着皇上再度拱手启奏道: “陛下……此次,若不是赵嫣之功,只怕,我军无法剿灭叛贼……赵嫣虽然桀骜不驯,然,只需严加看守便可,完全不必对其除之而后快……” “甚好……容朕考虑!” 待李毓之告辞之后,赵昀这才猛然发觉,李毓之不知什么时候,就已将一份奏疏给放在了自己的桌案之上……打开一看,赵昀却只能苦笑作罢: “李毓之啊李毓之,若不是为了这事,只怕,你也不会替赵嫣说情吧……” “启禀陛下,萧媞求见……” 听到这个消息,赵昀只是不动声色地放下了诏书,之后,他才挥了挥手示意道: “让她进来吧……” 不多时,身着紫色斗篷的萧媞,亦步亦趋地走进了殿中,向着站在桌案旁的赵昀屈身行礼。 “妾身已犯下死罪,还望陛下饶恕……” “卿何出此言?” 看着赵昀那副诧异的神情,萧媞不禁苦笑一声,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妾身前去探望赵嫣,却发觉,赵嫣和萧晴被董宋臣之流打得体无完肤……激愤之下,妾身怂恿谢皇后重责董宋臣,并将其轰出皇城……” 一听萧媞说起此事,赵昀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起愠色。眼前这个萧媞,简直和赵嫣就是一类人,擅自行事,我行我素…… “此事,卿不免过了……” 赵昀摇了摇头,伸手摸了一下萧媞的手,忽然,他抡起手,对着萧媞的脸颊就是“啪”地一记耳光。 “陛下,臣妾冤枉……” 萧媞捂着脸,却依旧没有跪下,见此情景,赵昀也不由得感到十分奇怪,许久过去,他这才叹了口气,问道: “卿为何不跪?董宋臣之事,乃卿之过也……” “为此事,萧媞虽死,而无悔……” 听着萧媞那轻微却又坚定的言语,赵昀默然,似乎,他也开始思索,自己对董宋臣的言听计从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岂料,看着他那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萧媞则冷哼一声,将斗篷褪下,而后,径直解开齐腰襦裙,露出了自己那缠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