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梅花_第一百九十二节:阿芙蓉(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二节:阿芙蓉(2) (第1/2页)

    “多有得罪了……”

    听闻此言,两个蒙古兵急忙让开一条路,让这队浩浩荡荡的人马进入了沧州城中。

    “停下——”

    “大人,有何吩咐?”

    驿馆门前,看着萧晴坐的马车,赵与葱只是冷哼一声,指了指那辆其貌不扬的马车,吩咐道:

    “给本官看好这个妇人,别让她随意行事!”

    “得令!”

    “你们……你们这是?”

    看着赵与葱和属下官吏走进驿馆,而自己却被士卒拦住不能下车,萧晴不禁感到有些焦急……然而,就在她再度走下马车,打算进入驿馆之时,两个宋军士卒一把上前,伸手拦住了她:

    “萧司宫,赵知府有令,你暂时不能下去,还是先回车上坐着吧!”

    萧晴无奈,只好爬上马车继续等待,岂料,就在这时,一颗手雷突然从驿馆附近的一间屋子里丢出,径直落在了马车旁。

    “啥玩意?”

    闻到一股刺鼻的烟味之后,那些士卒不由得看了看脚底,只不过,不等他们低头,随着“轰——”地一声,火光骤起,鲜血四溅,将那些士卒连同马车径直炸翻在地。

    “快去看看……”

    听到爆炸声传来,赵与葱急忙朝着李书文挥了挥手,示意他赶紧带人出去看看情况。

    萧晴推开燃烧的木板,艰难地从马车里爬了出来。起身后,看着七零八落的马车和在地上哀嚎的士卒,萧晴先是一愣,之后就赶忙脱下身上的官服,将其撕成布条用以包扎士卒身上的伤口。

    “快来人啊,有人受伤了!”

    李书文匆忙跑来,只见,身着白色齐腰襦裙的萧晴单膝跪地,正忙着给那个被炸断腿的士卒包扎止血,而她身上,也已经是鲜血淋漓,显然是伤者的血溅到了她的身上。

    “我会……我会死吗……”

    “不会的,看着我,千万别睡着……”

    面对垂死者的恐惧,萧晴一边按住他的伤口,脸上露出了温婉可人的笑意,然而,这些却都是徒劳,随着一阵剧烈的颤抖,他就四肢瘫软,再也一动不动。

    “醒醒……”

    意识到一切已然是无法挽回,萧晴也只得痛苦地闭上眼睛,双手合十,为死难者祈祷……见此情景,李书文赶忙上前,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臂,不由分说就把她拖进了驿馆。

    “萧司宫,你难道也想死吗?”

    “不!”听闻此言,萧晴怒气冲冲地瞪了他一眼,当即驳斥他道:

    “难道,他们不也是人命吗?”

    一听这话,李书文的脸抽搐了一下,沉默一会,他也只好点了点头,故作镇定地回了她一句:

    “是是是,不过,萧司宫,本官也提醒你一句,多愁善感,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夜半,趁着夜黑风高,李书文悄悄地派人潜出驿馆,径直去了作为秘密据点的旅店将一整箱的福寿膏连同烟枪运到了驿馆。为了保险起见,在将福寿膏悄悄地移到一只精致的木箱之中的同时,赵与葱还拿出了事先准备好明黄色封条,将箱子的开口连同大锁给贴上了一个黄叉。

    忙活完成,看着已经被装箱的福寿膏和烟枪,汗流浃背的赵与葱总算是松了口气,转身对正在洗手的李书文说了句:

    “此处必有鞑子细作,明天一早,我等就快些离开,前去和林!”

    “哎……”

    听完这些,早已经满面愁容的李书文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还重重地叹了口气。见此情景,赵与葱不禁心里直犯嘀咕,却又不知他究竟有何忧愁之事。

    “不知,汝如此忧愁,究竟所为何事?”

    听闻此言,李书文犹豫许久,还是和赵与葱说出了自己心底最忧心如焚的事情:

    “在下只是觉得,我们这些大丈夫,带着一个女人前去北国出使,恐不合适……”

    对于李书文所指的女人,赵与葱已然是心知肚明。沉吟片刻,他却是轻轻叹息,并没有同意李书文的意见:

    “此事,我不是没有考虑,然,如今军船已经南下,我等又怎能将其留下,任由鞑子摆布?”

    天明之时,赵与葱命令属下找了一辆新的篷车,打算带着萧晴继续北上——对此,李书文只得作罢,换上了随员的官服,押送着福寿膏和其他“贡品”,骑着马跟在队伍后头向北行进。

    “萧媞,你还好吗?”

    使团出发之后,萧晴悄悄地掏出了一根金簪,将其放在手中仔细端详着。这根金簪是萧媞的珍玩,而在出发之前,她并没有将其带走,而是将它给了萧晴,不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