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三节:董槐入相 (第2/2页)
断!” 听到禀报,谢方叔当即丢下了书,沉吟片刻,他这才拿起官服,对着几个下属吩咐道: “甚好,来人,将奏疏带上,随本官进宫面圣!” “是!” 小吏咧嘴一笑,像只虾米一般朝着谢方叔鞠了一躬,紧接着,他就从书柜里拿出了奏疏,随同主子骑上了高头大马。 “驾驾——” …… “爱卿日理万机,不去处置政务,来此见朕,究竟所为何事?” 垂拱殿内,面对赵昀的疑问,谢方叔只是笔直而立,一脸严肃地说道: “陛下,臣此次前来,不为别的,只为禀报一事!” “说吧……” 有了赵昀的允许,谢方叔这才咳嗽一声,郑重其事地说道: “陛下,如今边关之事甚紧,对于王惟忠这样的将领,即使有背国法,也需从宽处置,否则,恐失人心啊!” 此言既出,赵昀沉默了,思索许久,他这才拿出了余晦的奏疏,将其放在了桌案上。 “余晦上书朝廷,称王惟忠勾结鞑子,意图不轨,而今,爱卿又称其忠,究竟有何凭据?” “陛下,臣以为,王惟忠与余玠并无勾结,相反,他与余玠,还有不少矛盾。而此次大理之役,若非王惟忠在大理拼死抵御,只怕,鞑子已经饮马长江,攻克泸州等地了……” 听完谢方叔的一席话,赵昀不由得拧紧眉头,沉默良久,他才冷哼一声,说道: “朕亦知,卿所言非虚,然,余晦所言,也并非无事生非……” 直到这时,谢方叔这才发觉余晦的影响力显然是难以制衡,即使,他作为宰执,也不能取代官家对他的绝对信任……无奈之下,已然萌生退意的他只得向赵昀推举一人,用以替代自己: “陛下,若是如此,臣欲推荐一人,与臣一起,执掌宰执权柄……” “爱卿请讲!” 谢方叔不假思索,就对着赵昀说出了一个功绩显赫的封疆大吏的名字: “陛下,臣以为,董槐可以担当大任……” “董槐?他有何能,能够担任宰执?” 谢方叔有没再说什么,只是递上了一份奏疏,赵昀阅毕,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 “便依卿意……卿还有何要求,可以和朕说出!” “陛下,臣将告老还乡,如今,大敌当前,朝廷更需举荐贤才,一致对外,故,离开前,臣只想见赵嫣一面,请陛下恩准!” 谢方叔的要求,让赵昀有些不解,在大宋的历史上,尚未有宰执主动向皇帝要求见一位嫔妃,因而,他并没有轻易答应。 “卿且去,容朕考虑!” 对于皇上的“推诿”,谢方叔已然不再注重,离开皇宫之后,他就回到家中,吩咐家里人准备行装,并派亲信前去送信,要求赵嫣出宫与他见面,商量朝廷大事。 收到信件的时候,赵嫣仍然病的不轻,和几天前相比,她的病情似乎根本没有好转,相反,她还发起高烧……而根据经验,赵嫣敏锐地发觉,若是这样下去,只怕,她的病就将转为肺炎,最终不治。 “赵嫣,反正谢方叔与你一向不和,这次他邀请你,你就别去了……” 虽然,萧晴劝她不必理睬这茬,然而,赵嫣还是丢下了额上的湿布,起身换上盛装,显然是打算亲自前去。 “哎,如今谢方叔就要退隐,而我也曾有求于他,若是能够与之和解,则对我们,对大宋,也是好事……” 萧晴愕然,犹豫片刻,她还是决定,无论如何,自己都要跟着赵嫣前去,以免发生意外。 在萧晴的陪同下,赵嫣趁着夜色,乘坐马车来到了谢方叔的私宅,萧晴向仆人说明来意之后,她们得以进入私宅,这才发现,谢方叔已经穿上官服,恭候多时了。 “赵皇后,臣以向官家请辞,不知,你意下如何?” 一听这话,赵嫣伸手,摸了摸guntang的额头,不假思索地说道: “本后虽与大人有矛盾,然,如今乃是危急存亡之秋,还望大人以江山社稷为重,切勿轻言离去!” “多谢皇后挽留……”面对赵嫣真切的挽留,谢方叔只是拱了拱手,紧接着,他毫无掩饰,对赵嫣说起了他选择离去的原因。 “想必,皇上心意已决,打算处决王惟忠,臣虽与余玠一向不和,然,余玠之死,皆为余晦陈大方之流所为,还望皇后全力保住王惟忠,以免让天下寒心!” 赵嫣轻笑一声,伸手遮住自己因为发烧而通红的脸颊,一边故作无事地说道: “大人放心,妾身一定做到……”赵嫣话音未落,她就感觉一阵头晕目眩,之后,便摇摇晃晃地摔倒在地,失去了知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