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梅花_第二百一十六节:董槐中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六节:董槐中计 (第2/2页)

道,你还想用水泼?”

    “对啦!”

    赵嫣浅笑安然,用手指画了画自己的娥眉,说出了自己心中酝酿已久的计划:

    “我觉得,若是能够对制度进行彻底的变革,并对朝廷内部的庸人贪官进行查处,实行近代化的监察制度,那么,余晦这种人,还会有在官场生存的土壤吗?”

    “难道……你想学王安石?”

    “心里知道就好,可别多嘴哟……”

    宝祐二年二月,新年刚过不久,大宋海军的第二艘重型航空母舰瑞国号终于成功建成下水,前后历经十年,而在这十年,大宋已然发生了巨变,至少在目前看来,端平——淳祐更化取得了极其巨大的成功,但是,赵嫣却仍旧闷闷不乐,自认为危机已然降临。

    出席了军舰入役仪式之后,回到宫中,赵嫣连夜赶写了一份要求彻底更化的奏疏,将其上呈朝廷。

    在奏疏当中,赵嫣提出,要对朝廷的官职政体进行彻底改革,废除衙役制度,代之以警察和税务局工部局……并要废除旧军队,代之以使用火器战车大炮的近代化军队,淘汰厢军,整顿潜火军。

    至于宫廷制度,赵嫣也提出了一些改革意见,她建议皇帝应该制定用度预算,精简宫女,确定内命妇和嫔妃的数量,并将女官纳入朝廷官员的编制,允许她们作为“特殊官吏”为皇室工作。

    “赵嫣,你想多了吧,这些意见,又有谁会听你的呢?”

    “就是,要是赵与莒会吃你的这一套,我和萧媞就去御街上当众学狗爬……”

    不等萧晴说完,萧媞就捂住了她的嘴,嗔怪似的说道:

    “哼,你可真是乌鸦嘴,要是赵与莒脑子短路了,你该咋办?”

    赵嫣耸了耸肩,看着萧媞那副气恼的模样,她只是轻声一笑,说道:

    “呵呵,咋不可能?你就等着吧……”

    赵嫣的奏疏一上,霎时,就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时之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有些人对于赵嫣的意见表示了支持,认为按照她说的去变法,可以让天下为之一振,而大多数人则指责赵嫣为“牝鸡司晨”,甚至,还有人指责赵嫣,意图学习王安石和蔡京,通过变法牟取私利,意图勾结鞑子,动摇国本。

    原来,经过了蔡京当政的误国殃民和建炎南渡、中原沦陷的惨痛,宋人普遍认为,就是王安石的新法和之后蔡京的“绍圣”,导致了靖康之难和建炎南渡,大宋因此丧失了北方大片领土……因此,与宋徽宗时期截然相反,南渡之后,宋人对于王安石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到了宁宗朝,王安石被彻底请出了孔庙,变法,也成为了一个不祥的词语。

    “驾!”

    深夜时分,一辆马车停在了宰执府门前,车停稳后,一个身着红色公服的官员匆忙下车,叩响了府邸的红漆大门。

    “汝是何人?为何深夜到访?”

    “本官是朝廷的御史吴衍,有大事要想宰执大人汇报!”

    一听对方说有大事要向自己的主子禀报,仆人急忙拉开了一条缝,让吴衍进了府邸,穿过院子中的花园和拱桥,吴衍被径直带到了董槐的书房当中。

    “启禀老爷,这位是御史吴衍吴大人,称有大事要向大人禀报!”

    听到这话,正在灯下读书的董槐轻轻放下书本,朝着仆人摆了摆手:

    “知道了,快给这位大人上茶!”

    落座过后,吴衍的国字脸上挤出了一丝笑意,双手一抱,对着董槐拱手说明了来意:

    “董大人,深夜打扰,多有不便,在下这次来,是为了向大人禀报赵嫣的阴谋诡计!”

    “哦……”

    此言既出,董槐应了一声,连连示意道:

    “嗯,很好,吴大人请讲!”

    “大人,是这样的,前些天赵嫣上书朝廷,请求进行更化,所涉条目,几乎个个关乎大宋国本及天下万民的身家性命,然,经过仔细翻阅,在下却发觉,赵嫣此举,表面上在为朝廷献言献策,实则牝鸡司晨,借变法夺取皇上和宰执手中之权!”

    一席话说下来,董槐却是喜怒不形于色,只是微微点头,附和了句:

    “这些,本官也不是没有怀疑……”

    吴衍思量片刻,觉得董槐此时分明就是将信将疑,于是乎,他摸了摸自己的衣袖,从中掏出了一份更具分量的文书:

    “大人,在下还有实物为凭,请大人过目……”

    董槐接过了文书,借着灯光开始仔细端详起来,果不其然,才看了几行字,他就脸色大变,而后,怒气冲冲地拍了拍桌案,吼道:

    “这个贱妇,简直是把大宋的江山社稷当做儿戏!”

    看着董槐那副愤怒的脸色,吴衍心中窃喜,表面上,他还是装出了一副老实的模样,劝说道:

    “哎呀,大人息怒,这不,我等通过宫内女官,得以偷窥到赵嫣的阴谋,大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